羅雯+周煜容
摘 要: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美籍意大利學者,他受到德國重異質的思想傳統以及德里達的結構哲學影響,構建了不同于他人的翻譯體系。首先,本篇先解釋韋努蒂筆下所倡導的異化翻譯理論,再以實例說明該理論在翻譯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對韋努蒂的異化翻譯論進行反思,指出唯有適度使用韋努蒂的異化翻譯論,才能在翻譯過程中更好地促進和傳播優秀文化。
關鍵詞:勞倫斯·韋努蒂;翻譯理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1
一.韋努蒂的異化翻譯理論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和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o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都屬于韋努蒂的經典著作,他從后殖民主義視角看待問題,他覺得翻譯中的文化政治等條件也屬于翻譯研究的范圍,翻譯的方法不能和主流話語的意識形態分家。在韋努蒂出版的作品中,從歐美出版的數量僅有2.5%~3%,為此,他認為,發達國家(歐美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非歐美國家)之間展開的翻譯活動是不平等的,文化霸權的現象很是明顯。韋努蒂覺得,就是因為文化霸權的存在,使得歐美文化中譯者和譯作實際上處于一種“隱形”的狀態。
首先,韋努蒂認為,作為主流的歸化翻譯導致了譯者的“隱形”,忽略了作者的存在,這種翻譯方法讓外國文本的中心讓位于英美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因此,韋努蒂主張異化翻譯,他倡導譯者采用抵抗翻譯方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韋努蒂的異化翻譯方法不僅涵蓋譯者所采用的翻譯方法,也涉及了譯者在內容的選擇上,也就是說譯者在“選擇要翻譯的外國文本和翻譯策略時,選擇使用那些被譯入語主流文化價值觀所排除在外的外國文本和翻譯策略”。
其次,在韋努蒂看來,異化翻譯可以將翻譯中的種族中心暴力限制起來,也就是抑制英語國家“暴力”的翻譯文化價值觀。為此,從另一個角度說,異化翻譯也被稱之為抵抗翻譯,也就是讓譯者采用不順暢的翻譯方法,其作用是強調外國文本的翻譯作品中的外來身份,以此方法來保護原文本不受限制于原文本的意識形態。
二.韋努蒂異化翻譯理論中所存在的問題
韋努蒂認為翻譯是不平等的,并且很少有譯者注意到。但是為什么在提出異化翻譯理論后,對異化翻譯理論的支持者還是如此之少呢?對于這個問題,可以歸結于以下兩個原因:1.對于文學翻譯來說,翻譯的主要目的是使讀者看到譯文后心情愉悅。2.翻譯時,必須遵守寫作規則,這和文學翻譯不同,為了能使讀者可以欣賞到異國的風俗、思想,所以在翻譯的性質方面,就要寫作保持相同,因此也必須遵循相應的寫作規范。
英國翻譯學者Munday Jeremy在談及自己翻譯 Garcia Marquez的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時曾說道:“如果 Garcia Marquez 會用英文寫作,他肯定會這樣寫?!庇恼摷襀erbert Spencer提出“效果原則”,在該原則中,Herbert Spencer也認為:“作者應盡可能考慮到讀者的接受問題,保證行文能夠減輕讀者的閱讀負擔,使讀者費最少的力卻能獲得最多的信息?!边@些都充分解釋了歸化翻譯受到廣大歡迎以及眾多知名譯者追求“化境”目標的原因。羅新璋在《翻譯論集》中談到傅雷的翻譯標準,即“假設原作者是精通中國語文的,譯本就是他所使用中文完成的創作”。
由此看來,韋努蒂的異化翻譯理論中仍然有一些細小的問題。韋努蒂忽視文學翻譯的目的和翻譯的性質是他的異化理論在西方寥寥的主要原因。
三.“流暢”/“歸化”翻譯都具有普遍性
Pym在其著作Venutis Visibility 中認為,雖然韋努蒂筆下的異化翻譯觀中強調的是文化霸權,這是存在于歐美國家翻譯作品中的,但是在將作品翻譯成各個不同語言時,“順暢”或者“歸化”的翻譯方法也是極其普遍的。西班牙和法國就是典型代表國家。這樣看來,韋努蒂的異化翻譯論有矛盾的原因。
那么,對于這個問題,韋努蒂也已經認識到了自己提出的異化翻譯理論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異化翻譯這一概念并不是客觀的,絕對的。在韋努蒂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 中,韋努蒂認為異化翻譯和歸化翻譯并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一種引發人們的思考和研究的思維,具有啟發和創新意識。 他說,“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這兩個概念根據具體情況是可以變化的,它們只有在作品被翻譯并產生影響的具體文化情景下才能夠被定義”。
對于從事翻譯工作的人來說,只有適當使用異化翻譯法,將異化翻譯和歸化翻譯合理結合使用,才能在翻譯過程中更好地促進優秀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Routledge, 2001.
[2]Pym A. Venutis Visibility[J].Target,1996(1):165-177.
[3]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98.
[4]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Routledge,1995.
[5]羅新璋.翻譯論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6]謝天振.翻譯研究新視野.青島:青島出版社,2003.7.
[7]孫致禮.翻譯的異化和歸化[Z].全國暑假英漢翻譯高級講習班講義,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