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文
【摘 要】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高峰相應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其自身的微妙變化,使其呈現出對體育課不敢興趣,因此,如何提高中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已成為中學體育教師關注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學生對上體育課沒有興趣的原因,并對培養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做出了對策研究。
【關鍵詞】體育課;興趣培養;職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活動的源泉,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據調查,現在很多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以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今天,人們的社會競爭意識比以前任何一個時代都顯得激烈,個人實力決定了人的生存質量的好壞,面對21世紀教育的發展趨勢和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會競爭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勢必成為以后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1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與分析
1.1學生本身原因
原因一:怕跑步、怕苦、怕累。現在的學生一直以來都生活在比較好的環境中,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都由父母一手包辦了。這些學生根本沒具有那種在逆境中克服困難的能力,長此以往這些學生養成了這種怕苦怕累思想。
原因二:自身身體素質的限制。由于身體素質不好,導致在上體育課時,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和標準完成鍛煉任務,在學習中被其他同學逐漸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擊,從而引起體育興趣的降低。這類學生主要是一些身體素質比較低的學生,如特別胖的學生,身體和智力有缺陷的學生。
原因三:對體育不感興趣。主要是學生對體育的價值缺乏切身的實際感受,對體育活動缺乏愉快的情感體驗,沒有培養起體育的興趣和特長。
1.2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很多家長認為體育學好學壞無所謂,只要文化科學好就行,導致許多學生應有的體育鍛煉時間被家長剝奪,同時又向學生傳授這方面的思想,使學生在上體育課時不思進取,贊同家長的意見,完不成學習任務,缺乏應有的恥辱感,導致體育教師的上課任務無法及時完成。
1.3教師因素
表現在教學內容單一;組織形式簡單,以形式化和成人化為主:指導思想陳舊,缺乏新穎性;教學方法和手段偏頗和生硬,使學生體會不到他們應該體會到的樂趣,相反嘗盡失敗的苦澀,必然導至學生不喜歡體育課。
2如何培養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2.1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
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產生動力的源泉,要想使學生愛上體育課,上好體育課,必須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學習興趣的產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當學生對體育有了目的認識的時候,才會心情愉快地參加學習和鍛煉,如果對自己學習的意義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要使他們知道什么是體育,體育鍛煉可開發學生的智力以及對心理起調節作用等知識,以及這些知識技能對自身及社會的意義,喚起他們的間接興趣,同時,體育老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范,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利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培養學生對體育美學興趣愛好。
2.2準備活動多樣化
質量高的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多樣。有隊形新穎的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有適合教材要求和學生特點的擊掌操、行進間操、棍棒操、實心球操、雙人操、手帕操、短繩操、模仿操、藝術體操、啞鈴操、沙袋操、籃排球操和表情操等十幾種。而且在動作的節奏和編排上考慮到盡量使學生注意集中,興趣濃。譬如,擊掌操要求一、三拍時擊掌一次,二、四拍時擊掌兩次。原地徒手操的腹背運動這一節,要求第一、三列體前屈,第二、四列體后屈,這樣交替,使學生饒有趣味。學生對過多地重復一個動作感到厭煩,他們喜新鮮,所以要經常變花樣,尤其是課的準備活動上得好,能一開始就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
2.3通過競賽和游戲引起學生興趣
學生一般都好勝性強,喜歡比高低。不管是小學低年級還是中學生,不論是重點學校還是非重點學校的學生,都對比賽和游戲感興趣,即使是補課班的學生也不例外。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因班教學,例如:在一些紀律比較差的班級,對一些鍛煉目的性不明確、自覺性不高的學生,要更加注意運用競賽游戲來引起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先把興趣激發起來,然后運用興趣遷移的規律,組織學習各項教材。但是有些教師不懂得學生的心理,怕紀律差,競賽和游戲組織不起來,于是一上課就是隊列操,操不好就操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運用競賽和游戲,對一些紀律好的班級也同樣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的質量。有些班級雖然紀律好,但學生不活躍,顯得呆板,如果適當運用競賽和游戲,能使課上得嚴而不死,生動活躍。
2.4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穎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步驟、程序、規則、方式等,包括教法與學法。教法起著組織、控制、激發、引導、示范、說明、評價等作用,學法起著主體、目的、內化、
發展等作用。教學和學法是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有什么樣的教法,就會有某種相應的學法,或者為了建立某種新的學法,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教法。
3總結
培養學生對上體育課的興趣,途徑是很多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始終貫徹以學生主體的思想,堅持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組織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達到預想的效果,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興趣的培養和形成要有一個過程,只有耐心引導,反復強化,才能達到興趣激發、呼喚參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惠志東.上好職高體育課的“六步曲”[J].中國學校體育,2011(1):81-81.
[2]張恃才.淺談中職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3(24):84-84.
[3]路洪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體育課的教學實效——淺談如何提高高職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J].中國科技縱橫,2010(19):73-73.
[4]杜鐵劍.如何讓職高體育課更具特色[J].神州旬刊,2013(34):3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