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偉
摘要:戲曲需要伴奏,戲曲伴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技術,還是一門藝術。戲曲樂隊要與演員演唱時的聲、腔、韻、味和樂隊演奏的風格要協調一致,溶為一體,以達到突出本戲曲音樂風格和特點的完美。因此說,戲曲樂隊是戲劇演出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整個演出是否成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
關鍵詞:戲曲;樂隊;伴奏;特點
音樂是情感藝術,又是時間藝術與聽覺藝術。伴奏音樂與舞臺美術及演員表演的空間藝術與視野覺藝術緊密結合在一起,就收到了時空結合與視聽結合的最佳審美效果。尤其是營造舞臺氣氛方面,伴奏音樂更充分發揮出強化環境與情緒的優長。
一、戲曲樂隊的伴奏特點
戲曲音樂伴奏的首要特點,就是一個“伴”字,所謂“伴奏”,系指以器樂配合演唱或表演,這里,“伴”與“傍”意思頗為相近,均有幫襯、烘托之意。所有的戲曲都一樣,演員在進行人物形象塑造時,主要是通過唱腔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展現人物的心理圖像。因此,樂隊伴奏,主要是通過唱腔伴奏幫助演員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演員要演情、唱情,樂隊伴奏也要伴情、奏情,演員要“以情帶聲,聲情并茂”,二者聯手同步,相輔相成,共同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在這方面,成功的例證很多。地方戲《雷劈劉一》中老太太在上房挨兒子一頓打,跑到老頭墳前“哭墳”那一段戲,樂隊伴情、奏情達到了極致,音樂的如泣如訴與老太太的又泣又訴讓觀眾不禁掩面悲泣!再如評劇《血濺烏紗》中,劇中人物嚴天民的[反調]大段唱腔,樂隊伴奏就采用了“嗩吶跟腔”的方法,以凄婉的音色,襯托出人物自責、悔恨、內疚的思想感情,樂隊伴奏充分發揮出“托腔保調”的作用,使伴奏成為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段。
二、戲曲樂隊的伴奏作用
總結起來戲曲樂隊伴奏特點有四種,即稱為“領、托、送、補”四個字,也叫做“一領、二托、三送、四補”。在這里“一領”在先。以“引”作“領”,戲曲上就叫做樂隊先領起來,或者說先奏個“引子”。對演員的演唱來說有句俗話叫“哪領哪去”。這就是說“領”起一個定腔、定板、定曲、定調的作用。也就是說樂隊領奏起來演員根據演唱習慣和演唱經驗通過聽覺和支配能力敏感的掌握起唱的高低和板腔的定位(演唱位置)定韻(演唱韻味)。這樣,就不會唱跑了調,也不會唱錯板式。二、“托”相繼。托即稱為“伴”,演員起唱后,跟著演員的演唱相隨而奏、捧涌而托、以唱為主、以奏為伴,突出演員的演以演唱所表達的內容、字詞的清晰,以劇中人物抒發思想感情為主,伴奏音樂為輔而奏樂。絕不可喧賓奪主,使樂器演奏淹沒了唱腔的字和詞。“三送”相承。“送”即稱為“烘”。演員唱至句落,押韻合轍,放聲長嘆,聲氣不足,氣氛不夠,用樂隊演奏以樂代聲,以聲代情,聲放樂蕩,送韻至極。烘托氣氛,感染觀眾,三方互動(樂隊、演員、觀眾),以達到最佳效果。“四補”其“缺”。“補”即為“填”,演員演唱的字詞間歇和句段間歇處為“缺”,唱吐之后,情語轉換之際“填補”上大小長短不同的順聲韻隨聲腔音樂,傳統上叫做“過門”,即“大過門”“小過門”。用以補墊上演唱空缺之處,以便更好的運腔運氣、情轉意合,同時渲染了舞臺氣氛、感動觀眾。使其視聽統一,全神貫注,和諧共振,達到最佳的舞臺戲曲音樂效果。戲曲音樂伴奏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為營造舞臺氣氛服務。
三、戲曲樂隊演奏員自身的音樂素養
音樂是一門依賴于聽覺來表現的藝術,是動態的時間藝術,音樂從創作、表現到感受的任一環節都離不開聽覺的支持。它不像語言、文字一樣具有確定的語義性,而是在音符豐富復雜的變化中為聽眾展示了比文學、歷史、舞蹈、繪畫、雕塑等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演奏者通過對作品準確的二度創作,才能做到真實性與創造性統一、歷史性與時代性統一、技巧性與表現性統一。
音樂表演并不僅僅是一種技巧行為,其生命在于傳達音樂中豐富的精神內涵。作為演奏員來說,在眾多的樂器演奏中,準確掌握較高且較全面的演奏技巧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不可或缺。首先,要博覽群書。不但要多看中外音樂著作、音樂史、和聲分析、曲式分析等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文學基礎、美學理論、歷史地理知識,甚至是一些邊緣化的學科知識;現代視聽發達,可以通過網絡、傳媒等途徑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綜合修養。其次對音樂作品要不斷、不停地研究。“樂由心生,樂如其人”,現在琢磨起來覺得不無道理。所謂“演奏”,不僅僅是能夠準確地演奏各種音樂表情與力度標記,而要能夠讀懂在這些標記背后的真正用意,不能機械地僅僅去執行那些表情標記與力度記號。因為即使在同一首作品中在不同的地方運用同樣的表情記號也并不意味著它們需要的演奏效果就是一樣的,而是很可能不同。
總之,作為戲曲團體的演奏員,應積極配合樂隊指揮盡可能準確地把本想要的效果演奏出來,更應該重視的是“伴奏”。這就要求演奏員不僅要有專業技能,更需要對作品的風格、本身的作品特征與結構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排練時,要做到“嚴謹”對待。說到嚴謹,就不僅僅是不錯音地演奏曲譜,要對樂譜非常熟悉,嚴格地把譜面的標記、表情記號、力度對比關系等,流暢自如地表現出來。這些準備工作是需要自覺完成的,這樣才能讓樂隊指揮在排練時將主要精力放在各聲部的協調、音樂的處理、以及與演員的配合上。可以說,戲曲伴奏音樂同其它各藝術環節一起,共同的目的都是為表現全劇的主題思想服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