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是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式,只有強化改革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豐富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實際內容,才能促進校企合作長久的開展下去。本文主要探討高職教育校企合作重要作用,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發揮政府、企業、高職院校作用的原則,探討有效的校企合作方法。
關鍵詞:高職;校企合作;機制;策略探析
高職教育主要為企業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不僅為高職學生找到實踐的途徑,同時還能滿足企業人才的需求。探索有效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機制,可以實現高職教育與企業雙贏的目標。
一、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的重要作用
(一)形成高職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徑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特色重要體現,也是高職實現辦學目標的重要途徑,通過企業化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給高職學生更好的發展環境,在促進高職學生就業的同時,能夠滿足培養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需求。當前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面向一線生產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科學長效機制,有利于給高職學生提供培養專業實踐能力有效環境,能夠補足高職校內實習實踐氛圍不濃厚,技術設備水平有限,學生不能接觸前沿先進設備和生產實際情況的問題。有助于高職學生接觸一線生產實踐的真實環境,對于積極積累高職學生的實踐經驗,發揮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培養優勢,形成教育合力有重要的價值。
(二)深化高職教育創新的重要體現
當代高職教育更強調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注重全面培養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給學生提供創新發展的空間,使學生在良好的實踐氛圍中更好的形成綜合性的技能。深化高職教育發展,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特別是在多元化辦學思路的倡導下,通過校企合作的教育培養模式,有助于健全高職的教育體系,可以形成社會廣泛參與高職教育辦學的良好循環,這在補充企業人才需求的同時,也給高職院校發展指明了方向,實現了高職教學更加貼近實用性的目標。學生可以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學到更有價值的行業前沿知識,可以給學生更多接解實踐環境和選擇的空間,能夠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解決高職學生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成長的不足與困惑。
二、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校企合作法制方面問題
探索高職校企合作的有效機制,還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支持,存在著立法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實際的問題。首先,我國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還缺少必要的實施和監督條例,國家還沒能出臺完善的指導校企合作運行的有效法規,現執行的職業教育法也沒能對校企合作進行有效全面的界定。由于缺少配套的校企合作參考標準,導致校企合作過程難以有效的監控。而且我國校企合作的地方法規進程緩慢,地方政府還沒能出臺促進高職院校企合作廣泛開展的相關法規文件,沒能有效的規范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權力義務,導致校企合作權利義務不甚明確。目前雖然有一定的校企合作的指導性文件,但是指導性文件的可操作性不強,國家僅僅是鼓勵開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但是對具體實施的指導性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政府支持,校企合作模式的界定不清晰,存在著較大的法律爭議,制約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廣泛開展。
(二)缺乏校企合作人才隊伍建設
校企合作從配置上來說是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充分挖掘企業對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術培養的教育職能,只有形成完善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才能促進高職校企合作機制的長久有效運行。但是高職校企合作長期缺乏完善的教育隊伍體系。首先,高職院校缺乏可以進入企業帶隊實習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有不少高職從事專業技術教育教師只具備理論教學能力,不能帶領學生到企業實習。其次,高職院校現有教育力量不能圍繞校企合作研究新問題,無法就校企合作中學生表現出的專業知識、能力素養、心理問題進行充分的研究,不能有效的提高高職學生的企業實習的質量。第三,企業無法提供更多有著良好專業素養的師傅,由于企業的崗位專業技術性較強,技術人員的精力有限,因此沒能發揮出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作用,影響了校企聯合的效率,如何構建起完善的人才培養師資隊伍體系,成為制約校企合作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的創新原則
(一)企業應當成為校企合作發起方
企業應當成為校企合作活動的發起方,企業不僅要注重引進先的行業技術,注重開展行業技術和生產創新活動,同時還要積極的儲備專業技術人才。企業通過與高職院校的合作,可以更好的承擔相應項目的實施,可以為企業發展充實力量。企業成為校企合作發起方,應當承擔校企合作中企業實踐部分的方案制訂、培養標準、培訓內容設置等方面的主要制訂者,從而實現企業與高職教育體系的結合,在滿足企業發展生產需求的同時,為高職院校提供豐富的崗位機會。企業還可以直接的投資高職院校的建設發展,與高職院校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協議,這樣才能不斷的獲得高職院校的支持,促進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
(二)政府應當成為校企合作主導者
政府應當發揮校企合作的引導作用,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導作用是必須的,只有發揮政府在高職校企合作中的聯絡作用,才能有效的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當中,才能全面的調集社會資源促進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在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可以把握校企合作的方向,可以通過國家對高職教育政策的落實,以及地方經濟發展人才的實際需求,實際對校企合作的科學引導,并且豐富校企合作的多元主體,實現促進校企合作高效運作的目的,解決好校企合作中的實際問題。
(三)學校應當成為校企合作優化者
學校應當根據企業提供的崗位機會,以及具體的合作樣式,科學有效的安排教學,合理組織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實踐當中去,這樣才能在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同時,不斷提高高職教育的職業適應性,促進高職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高職院校應當起到校企合作過程中的調節優化作用,注重對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操作方法、組織形式,合作過程進行必要的維護,注重從合作的細節入手,更好的維護學生的學習權利。學校還應當從滿足企業發展的角度,為企業培養和輸送大量符合未來需求的崗位人才。高職院校還應當監督校企合作的實施,保證校企合作方案的認真落實,從而全面提高校企合作水平,解決好校企合作實際問題。
四、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校企合作的體制
有效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必須是靈活的合作模式,是可以根據外在環境變化進行必要調整的運行機制。首先,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必須改變行政化的問題,在注重壓縮成本的前提下,找出高職院校學生和企業共同受益的合作方式。其次,現代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必須能夠有效的控制風險,能夠在保證學生實訓時間、內容和標準的基礎上全面助推企業實現經濟效益,這樣才能促進相關實踐實訓活動的長久進行下去。第三,現代校企合作還必須從管理理念向著服務的方向發展,要注重服務學生成長和服務企業的發展,這樣才能為高職人才牽線搭橋,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更好融入企業,在企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第四,注重校企合作向著制度創新的方向發展,注重總結完善的高職教育校企業合作辦法,形成校企合作的規模,這樣才能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
(二)創新高職辦學機制
為了更好的滿足高職教育企業合作發展需求,高職學校教學工作必須與企業合作機制進行有效的對接,注重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適應校企合作發展的新常態。首先,轉變辦學機制,注重培育優質的教育人才,實現教學模式與企業一體化,注重構建企業化的教學實踐環境,嘗試引進企業聯合辦學,圍繞著企業發展需要開設特色型學科或專業。其次,全面加強市場調研,注重找準辦學定位,注重完善或調整學科專業人才的培養,并且加強學生對前沿學科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掌握水平,這樣才能形成完善人才培訓目標,推進高職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第三,促進高職學科的升級,必須注重對基礎學科教學內容的再升級,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實現教學內容的全面深化,這樣才能培養出具備企業實踐資格的學生,滿足企業發展實際人才需求。
結論:為了提高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質量,有效的創新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必須注重完善校企業合作的計劃,創新校企合作的新型項目,通過校企合作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不斷的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歐陽河,吳建新.以學生成長為目標構建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長效機制——基于《職業教育法》新修訂的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6):8-18.
[2]田蕾. 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3]歐陽媛,張永敬.高職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內涵與特征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6):30-32.
[4]多淑杰,易雪玲,黃新謀,等.基于四維分析模型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現狀調查與分析[J]. 職教論壇,2015(12):10-14.
作者簡介:劉光平(1978—),男,碩士研究生,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教師、非遺保護研究管理中心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非遺傳承保護。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四輪驅動”長效機制研究”(課題編號:FJB120576)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