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用球
摘要:當前,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機制逐漸構建與健全,形成了較為穩固的就業指導團隊。可是我們應當意識到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依舊存在很多不足,依舊面臨諸多難題,尤其是當前實施的就業服務機制無法滿足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高校在就業工作中不斷增大指導團隊構建力度,才能持續提高就業服務品質與水平,使高校畢業生更好地就業。本文主要探討高等學院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關鍵詞:高校就業;就業指導;就業觀
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高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多,大學畢業生也急劇增多。據調查2013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71.9%,其中就業率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特點:博士生與碩士生的就業率均為86.2%;其次是專科生為79.7%;本科生為67.4%。2014年,被稱為史上“更難就業季”,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27萬,相比2013年增加約30萬人次;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為749萬,比上年增加22萬人,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在嚴峻的就業形式下,畢業生對于就業方向把握不準確,自我優劣勢剖析不足,期望值和要求過高,同樣加大了就業壓力。
一、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開展的現狀
1.1 現今,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第一,高校及其相關領導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課程設置地位邊緣化,大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中不能達到教育部對就業創業指導課程不能低于 38 學時的規定,甚至少部分高校將此課程作為選修課或講座進行安排。第二,該課程重理論而輕實踐,大部分高校將此課程當作普通的理論課進行教授,理論滯后、內容空洞、實用性不強,淪為了學生戲稱的“太空課”。第三,該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單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形成很好的差異化職業引導,致使學生對該課程的認同度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第四,該課程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專業化程度較低,且任課教師的授課方式傳統,較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解決策略
(一)幫助大學生建立科學的就業觀
當前,我國大學生存在著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的問題,畢業生還不能清楚認識自己的能力特長、專業水平,也不清楚自己的發展前途和方向,不能準確定位。我國高校應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日常生活方面,學校應該從各個方面進行學生培養,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實踐中認識自己;同時,要給學生進行就業方面指導和就職前的培訓,協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愛好和特長,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基礎上選擇工作單位、職業類型,并朝這個方面不斷努力;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校友懇談會、行業和企業研究人員與畢業生的座談會,介紹企業現狀、人才需要、人才素質要求等,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二)加強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功能
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各自的教育實施過程中能夠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相互滲透,而作為就業指導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業指導課在各高職院校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與改革,才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功能和導向功能。一是建立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一般為三年制學生,由于各個年級的學生身心特點存在差異,因此就業指導課教學要根據學生在校期間不同階段的特點,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二是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根據就業指導課程的特殊性,可以采取教師、學生、專家相結合的授課形式和教學方法。教師講的內容要精心選材,簡明扼要,關鍵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觀和就業觀。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要注重實踐活動的鍛煉,深化職場體驗,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教育和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選擇職業都有一定的動機和目的,教育和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第一,要教育學生以國家需要為重。要清楚地認識到個人理想和前途根基于國家的前途、人民的事業,個人擇業要充分考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第二,要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的職業準確定位。每一位畢業生在進入就業市場前都應該首先剖析自己,然后針對就業市場的現狀,以務實的態度,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第三,要確立積極主動、平等就業的觀念。要讓學生認識到競爭就業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要改變消極等待就業的依賴思想,樹立積極主動、競爭就業的新觀念。第四,要提倡艱苦奮斗的精神。學校應采取多種方式,提倡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讓學生知道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努力奮斗,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四)考核評價機制向著多元化的方向轉變
當施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就業指導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予以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重視,與此同時也是對以往的教學模式的根本顛覆,所以說在此情況之下施行的考核評價機制也應當發生轉變,逐步研究并施行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機制。針對學生學習過程展開的考核工作的力度應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就業指導課程隸屬于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包含的范圍之內,所以說應當注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展開考核,在學生和教師、教師相互之間以及學生相互之間構建起來相互評價奇偶之,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第二,應當予以學生學習效果考核工作充分的重視,之所以會在高校中開展就業指導課程,其實也就是為了能夠使得學生的就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說在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就業能力展開考核,在此基礎上應當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將應屆畢業生求職能力以及往屆畢業生就業能力劃歸到教師綜合考評機制中去,以此為基礎來使得教師的責任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結束語
高校就業指導及管理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目前我國各高校努力實現大學生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為此,高等院校應當增大就業指導團隊建設力度,提升就業指導成效,緊跟社會發展步伐,不斷更新觀念。就業指導隊伍應當轉變觀念,積極探索,與相關單位加強溝通,以便從本質上提升高等院校就業指導工作水平,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敏. 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類課程教學模式[J]. 教育與職業,2016,(03):88-90.
[2] 曲升剛,嚴懿. “帕森斯AGIL理論”視角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設想[J]. 高教論壇,2017,(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