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楠 李亞 王喆
[摘要]“龍江絲路帶”建設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部分,黑龍江省雖然與俄羅斯接壤,但是雙邊貿易通道通行能力偏低且分布不均,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以及硬軟件對接不暢制約了雙方的經貿合作深化及升級。因此,黑龍江省應積極與俄國搭建互利共贏的合作平臺。從路線規劃、布局及運行效率等多方面完善兩國貿易通道,為實現中俄雙邊貿易對接奠定基礎。
[關鍵詞]黑龍江省;一帶一路;中俄貿易;貿易通道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6-0009-03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并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黑龍江省于2014年4月提出“龍江絲路帶”建設的總構想,2015年3月28日“龍江絲路帶”正式納入國家“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2016年,中俄進出口額為4545.93億元,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額為670.5億元,占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14.7%;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5.5%,其中對俄出口112.2億元,進口495.3億元;2017年1月,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額達57.9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貨運通道建設的支持,但落后的運輸能力已經跟不上雙方經貿合作進一步深化的需求,所以黑龍江省加快邊境口岸建設和改善貨運通道狀況勢在必行。
一、黑龍江省對俄貨運通道建設現狀
作為中俄兩國接壤的重要區域,迄今為止近3000多公里長邊境線上分布著一類口岸25個(河運口岸15個,公路口岸4個,航空口岸4個,鐵路口岸2個),其中15個中俄兩國共同確認的邊境開放口岸,包括1個鐵路口岸(綏芬河口岸—格羅捷闊沃)、4個公路口岸(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密山—圖里羅格、東寧—波爾塔夫卡、虎林—馬爾科沃)和10個水運口岸(孫吳—康斯坦丁諾夫卡、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遜克—波亞爾科沃、呼瑪—斯馬諾夫斯克、漠河—加林達、嘉蔭—巴斯科沃、蘿北—阿穆爾捷特、同江—下列寧斯闊耶、撫遠—哈巴羅夫斯克、饒河口岸—波克羅夫卡),這些口岸在黑龍江省對俄貨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黑龍江省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以加強邊境口岸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個以重點邊境口岸為中心,以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為運輸通道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此外,中國與俄羅斯的管道貿易通道建設與對接也在日漸成熟。
根據黑龍江省和俄羅斯行政區劃、口岸分布和地理位置,黑龍江省國際貨運通道可劃分為中、西、東三部分,如表1所示:
(一) 鐵路貨運通道建設現狀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各種貨運通道中,鐵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目前,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主要鐵路貨運通道有綏滿鐵路過境通道(綏芬河—哈爾濱—滿洲里)、東北巷口至同江鐵路大橋過境通道、哈爾濱至黑河鐵路過境通道等,有4條鐵路干線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貝阿鐵路相連。2016年全省口岸進出口貨運量累計完成2712.3萬噸,綏芬河鐵路口岸累計過貨量達到900萬噸,占全省口岸進出口貨運量的1/3。目前,同江中俄鐵路大橋正在建設中,建設預期工期兩年半,設計過貨能力2100萬噸,這一大橋段建成將結束中俄河界無跨江鐵路大橋的歷史。
(二) 公路貨運通道建設現狀
公路是中俄對接的第二大通道,黑龍江省對俄直通公路里程634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8.4公里,一級公路585.6公里,包括哈爾濱至綏芬河、東寧、同江、孫吳、密山、虎林、蘿北等;二級公路30007.6公里。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濱海邊區、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赤塔州接壤的12個國際道路運輸口岸已開通國際公路運輸線路,其中客貨公路線路59條。此外,自“雙西交通走廊”開通以來,中國通過“雙西交通走廊”到達俄羅斯的貨物量比過去增加了大約2倍;2016年7月20日哈俄公路大道開通,輻射周邊14個邊境陸路口岸,在對外通道戰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目前中俄首座跨界江公路大橋——中俄黑龍江大橋正在火熱建設中,該大橋計劃試用期100年。
(三) 江河聯運通道建設現狀
黑龍江省對俄水運通航里程2981公里,其中能通行千噸級船舶的三級以上行道2586公里。2014年,黑龍江省水運口岸實際通過68萬噸,占全省總量的7.8%(不含管道)。黑龍江已經開通11條國際水上運輸航線,黑龍江省水運通道以哈爾濱港和佳木斯港為樞紐,黑河、撫遠等口岸為節點,以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行道等重要水路運輸通道構成了江河聯運通道,這些水上運輸行道是黑龍江省與俄國之間重要的物資流動通道。為解決冬季江河聯運運輸困難問題,2011年黑河到布拉戈維申斯克的浮箱固冰通道正式開建,2014年底,同江到下列寧斯闊耶口岸的浮箱固冰通道建成。2015年11月開始建設蘿北到阿穆爾捷特的浮箱固冰通道,目前該通道建設已接近尾聲;該通道由34節浮箱組成,總長960米。
(四)航空通道建設現狀
2013年11月26日俄速通開通了哈爾濱—葉卡捷琳堡跨境電商航線,該航線為主要運輸1公斤以下的商品,該航線已實現日常化運行,每周固定發送三班,高峰時期增加至每日一班。截至 2015 年,黑龍江省對俄通航城市有10個,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四個航空口岸已成功開通哈爾濱—莫斯科、哈爾濱—葉卡捷琳堡、齊齊哈爾—布拉戈維申斯克、牡丹江—海參崴、佳木斯—哈巴羅夫斯克等多條國際客貨運航線。截至2016年2月5日,哈爾濱—葉卡捷琳堡跨境電商航線累計運行179班,每班運輸量為20噸,運輸總量為4 000噸,貨運總值為4億美元,運輸量占中國對俄羅斯電商小包物流總量的30%。2017年一季度哈爾濱—葉卡捷琳堡對俄航空電商包裹全貨包機共執飛46架次,業務量同比增加200%。
(五) 管道運輸建設現狀
中俄雙方管道合作規模較大,與鐵路運輸同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9月27日泰納線其中的一條支線斯科沃羅季諾通往中國大慶建成,2011年1月1日正式啟用,該條管道全長為1000公里,年輸油量為1500萬噸,該條線路緩解大慶石油資源遞減枯竭,推動大慶能源經濟及其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另外,2014年5月中俄簽署30年供氣合同,該合同總價值為4000億美元,2014年9月開始修建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以俄羅斯科維克金氣田為起點通過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進入中國境內,途徑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九個省,新建管線為3170公里,預計2018年或2019年開始供氣,建成初期供氣量約為50億立方米,以后將供氣量擴大為380億立方米。2014年11月9日中俄簽署中俄天然氣西線管道框架協議,由于雙方在價格上出現分歧導致該管道項目被無限期推遲。
二、黑龍江省對俄貨運通道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通行能力不均衡
黑龍江省對俄貨運通道的活躍區域是以東部綏芬河為中心的濱海邊疆地區。而省內中西部的對俄貨運通道建設則相對落后,造成綏芬河口岸較大的貨運壓力及運費、運時的浪費。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鐵路貨運通道方面,黑龍江省對俄貨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西部通道,即綏芬河口岸和哈爾濱口岸,這樣就使得物流主要集中于綏芬河—哈爾濱—滿洲里線。其中,牡綏鐵路承擔了黑龍江省75%以上的口岸運輸量,而濱州線的過貨量是中俄貨物貿易的60%,如此一來大多數口岸設施處于閑置狀態,作用得不到發揮,而綏芬河口岸和哈爾濱口岸承受能力日趨飽和,運輸能力緊張。另外,公路口岸只有密山口岸、虎林口岸、東寧口岸和汾河口岸這四個口岸,數量較少,但黑龍江省公路口岸實際通過的貨運量占全省貨運量的56%,公路口岸的建設已經無法滿足通貨量的需求。由于雙邊貿易規模與貿易地理方向吻合度低,黑龍江省對俄雙邊貨運通道的通行能力不均衡,需盡快調整貨運通道布局,以適應雙邊及多邊貿易的發展。
(二) 基礎設施落后
一些口岸設備年久老化、國境橋使用期過長、查驗樓設施老舊、貨物檢查場地以及旅客侯檢場地破舊、狹窄等問題是口岸運輸能力達不到理想狀態的原因之一;此外貨運通道受環境影響較大,黑龍江省所在緯度較高,冬季較長,凍土廣布,河流動冰凍期長,對江河聯運貨運通道和管道運輸有較大的影響。
(三) 缺乏產業支撐
我國從俄國大量進口石油、運輸設備等產品,這正是我國目前發展所需要的;相比之下,我國出口俄國的產品已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技術含量和利潤都較低,在俄國的市場空間狹小,不利于出口。此外邊境口岸與內陸中心城市經濟分工不明確,配合度不高,造成邊境口岸以小額貿易為主,地理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使得邊境口岸發展缺乏產業支撐,因而貿易通道的建設也就缺乏動力。
(四) 中俄雙方軌距的不同引發爭議
在鐵路方面,中俄的軌距存在一定的區別,中國采用的是1.435米的鐵路軌距,而俄羅斯采用的是1.520米的鐵軌軌距,兩者寬度相差8.5厘米。不同的軌距嚴重影響了中俄兩國在鐵路對接上的流暢性,從而也導致了運輸效率的低下。
(五)通關效率低下
通關審批手續較為復雜,降低了通關效率。比如河道疏浚的問題,看起來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但是一方面由于是界江則增加了極大的難度,另一方面,審批過程復雜,要通過不同單位的審批,首先需經俄羅斯方面同意、在經邊防審批、最后省河道專業部門審批并具體實施河道疏浚工作,手續繁瑣,等待時間長,常常耽誤了疏浚的最佳時間,對運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也降低了通關效率。現代物流配置模式以及貨物配送方式逐漸依賴現代信息技術,但由于缺乏專業復合人才,使得物流系統無法更新升級,從而限制貿易通行效率和貿易服務質量。
三、黑龍江省對俄貨運通道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 積極完善雙方的貨運通道建設
調整黑龍江省對俄貨運通道布局,加快對中西部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的建設,提高內陸與邊境口岸的經濟關聯度,使得中西部貨運通道有貨可運,從而提高貨運通道的利用效率;此外,加快通往口岸的高速公路建設和口岸界河、界江公路大橋的建設,積極與俄方配合加大對俄羅斯遠東地區公路道路的整修力度,確保公路通道靈活便捷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二)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口岸小時通關制,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科技進步,克服自然條件所帶來的不便;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培養掌握物流、現代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使得現代物流產業更加信息化、現代化。面對管道建設和冬季江河運輸不暢的問題,要積極推進管道建設的進程,優化管道路線,加快冬季浮箱固冰通道建設,以緩解冬季河道運輸困難的狀況。
(三) 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為推動產業結構的化升級,要從供給和需求方面下手,擴大中俄貿易規模,擴大我國企業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同時深入中國內陸,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交流。同時,相關隸屬海關應加強與對應俄方海關的聯系溝通,加快農產品通關速度,降低企業成本,為促進我省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支持,為雙方的貿易往來奠定堅實基礎。
(四) 雙方積極進行溝通解決軌距問題
黑龍江省應該積極推進和完善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加強與俄方的聯系與溝通,通過“標軌輸出,寬軌引入”解決兩國鐵軌寬度不一致的問題。從而推進促進雙方在鐵路對接上的流暢性,不斷提高貨運通道運輸效率。
(五) 合理簡化行政手續
加快推進黑龍江與俄羅斯雙方的貿易往來,提高通關效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首先貿易雙方的政府應當進行及時的協調,其次簡化審批手續或者設立專門的部門去進行管理。以確保能在最短時間內把手續的審批工作進行完。
[參考文獻]
[1]呂萍.黑龍江省邊境口岸發展現狀[A].經濟,2015(2):43.
[2]刁秀華,劉暢.俄東部地區開發與中國東北振興的互動發展[A].西伯利亞研究,2009(10):20.
[3]張金萍,袁佳奕.黑龍江省對俄羅斯貨運通道布局及存在的問題[J].對外經貿,2016(4):9.
[4]張瑩娣. 加快黑龍江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研究——兼論沿邊開發開放戰略實施的對策與建議[J].統計與咨詢,2014(5):8~9.
[5]張天驕,潘繼南.東興口岸物流發展思路探討[A].現代商貿工業,2010(6):86.
[6]朱永浩.中俄鐵路運輸通道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A].經濟,2015(1):49.
(責任編輯:顧曉濱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