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伽利
【摘要】今年3月美聯儲主席耶倫宣布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并且預計今年將加息3次。次貸危機后,美國曾長期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已經給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造成了一定影響。在當今這個開放的國際經濟形勢下,美聯儲加息必然又會對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沖擊。本文通過對美聯儲加息給中國帶來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分別探討此次加息將會對我國商品進出口、資金流動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提出了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我國可以采取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美聯儲加息 新興市場 中國經濟
一、引言
受次貸危機的影響,美聯儲為了刺激美國經濟的發展,從2007年8月開始采取了一系列量化寬松政策,其中一方面連續降息10次,使得聯邦基金利率從5%左右一路降至0%~0.25%之間。另一方面通過公開的市場操作,比如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間接地向市場投放貨幣,增加流動性。通過這兩個主要手段,美聯儲放松了銀根,使得長期市場利率一路下降,債務人的實際還債負擔減少,美國經濟開始復蘇。2015年12月,美聯儲自2006年6月以來時隔9年首次宣告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0.25%,同時也就意味著美聯儲將開啟新一輪的加息周期。今年3月16日凌晨,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宣布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將會提高到0.75%~0.1%之間。而受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加上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加快,中國經濟必然受到沖擊,最直觀的表現為去年年底以來的人民幣匯率的較大幅波動。因此,分析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影響的機理,從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顯得十分必要。
二、美國長期QE對于新興市場的影響
要分析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沖擊,首先需要分析美國長期QE(量化寬松政策)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已經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根據國際金融中的流量理論,在不考慮資金流動中的各種風險因素時,那么投資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收益率就是各個市場的利率。此時投資者會引導這些資金不斷的退出利率較低的市場,同時進入利率較高的市場,由此進行套利活動,賺取收益。因此,美聯儲的一系列量化寬松政策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抑制了新興市場國家商品的出口,惡化其經常賬戶
美國采取量化寬松的政策后,最直接的影響是持有美元所能獲得的利率降低,而其他國家的利率相對上升。此時出于追求更高的收益的考慮,理性的投資者會選擇在外匯市場上拋售美元,同時買入持有其他國家的貨幣。這樣就會導致美元貶值,同時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升值。而當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升值時,意味著該國商品的相對價格上升,在外國居民的國民收入水平不變時,外國居民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就會減少,從而抑制了新興市場國家商品的出口。而與此同時,美國商品的相對價格降低,該國居民就會增加對美國商品的購買,外國商品進口增加,進一步惡化了其經常賬戶。
(二)增加了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貨膨脹的壓力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即使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時代一去不復返,但是美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仍然十分巨大,從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SDR中美元占比最大能體現。而黃金和國際上大多數的大宗商品則直接以美元標價。特別是對于大宗商品來說,在其實際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因為美元不斷貶值,那么以美元表示的其名義價格就會不斷的上漲,從而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進口成本不斷上漲,造成輸入型通貨膨脹。而另一方面,人們一直都存在著“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在人們普遍存在通貨膨脹預期的前提下,對于其他商品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從而形成賣方市場,導致通貨膨脹更為嚴重。
(三)加劇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泡沫化
當外國資本不斷流入新興市場國家,該國所持有的外匯儲備也在不斷的增加,此時為了維持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平衡,該國的中央銀行會被迫“擴表”,不斷的超發貨幣。而這些超發的貨幣最終會由新興市場國家的各個價格洼地來吸收,造成以該國貨幣表示的資產泡沫不斷增大。上個世紀的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秘密的與美國等國家簽訂《廣場協議》后,日元一路升值,日本的股市和樓市空前繁榮,僅在1986年到1989年這幾年時間里,日本的房價就翻了一番。然而在國際投資的熱錢紛紛獲利逃離后,資產泡沫終于破滅,日本的樓市全面崩盤,日本經濟由盛轉衰。因此,資產泡沫的不斷增大對于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是一個定時炸彈,需要引起這些國家的高度重視。
三、美聯儲加息對于中國的影響
近年來,美國實體經濟開始回暖,勞動力市場上工資價格逐步增加,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在社會總需求也隨之增加的前提下,美國國內開始出現通貨膨脹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貨幣當局需要“逆經濟風向而動”,因此美聯儲選擇了實行加息政策。美聯儲的加息行為被有些評論稱為“剪了全世界的羊毛”,是指加息使得國際資金流向美國,從而間接地吸收了之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的好處。而美聯儲加息具體對于中國的影響,筆者總結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資本外流,國內流行性縮緊
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美元將會升值,許多投資者為了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率將在中國的資金轉移到美國。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受資本外逃的影響也會不斷減少,這將會間接的使得央行減少基礎貨幣的發放,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大小,國內流動性縮緊。另外雖然我國外債規模不大,但是美元升值仍然會增加我國外債償付的壓力。因此,這次美聯儲加息后,人民銀行雖然沒有迅速的宣布加息,但是未來通過加息防止資本外逃的可能性加大。
(二)有利于中國商品出口,刺激經濟增長
美元日益走強,人民幣則相對貶值。此時我國商品價格相對下降,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提高,國外市場對我國商品需求增大,從而有利于我國商品的出口。與此同時,以美元標價的各類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降低了我國進口該類商品的成本。綜合兩個方面,我國凈出口增加,而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的增加有利于我國GDP的增長,從而達到了刺激經濟的效果。
(三)國內資產價格下降,間接為樓市降溫
人民幣貶值的另一個直接影響,就是會使得以人民幣表示的資產價格下降。對于許多國外投資者來說,如果持有的以人民幣表示的房產價格不發生變化,那么在人民幣貶值時,所持房產的實際價值也會縮水。而之前也提到,美元升值使得國內流動性縮緊,在市場資金較為短缺的情況下,市場利率也會隨之提高,而利率的提高將會打擊國內的投資熱情。因此綜合以上兩點來看,人民幣貶值將會使得一部分資金撤離樓市,這將能為我國最近一直炒作過熱的樓市降溫。另外,由于市場利率的提高,人們投資的機會成本增加,這會讓一部分群眾將所持有的風險資產改為持有銀行存款,對于我國A股市場來說是一個利空消息。
四、美聯儲加息下中國的應對措施
一般認為這一輪美聯儲加息對于我國的影響尚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因為中國外債負擔較低,美元升值所增加的利息負擔對中國影響不大。第二個方面我國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也使得中國不會像1997年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一樣,在面臨國際資本勢力惡意做空時無法維持經濟正常運行。最后一個原因在于我國經濟一直穩健運行,雖然近期GDP增長速度放緩,但是整個經濟的基本面相對較好。但是,中國也不能忽視這次美聯儲加息給我國帶來的負面影響。綜合之前的分析,我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采取措施:
(一)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測和管理
在當前國際金融形勢日益變化的情況下,我國貨幣當局應該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測和管理,防范國際游資大進大出對我國經濟造成的沖擊,而防范跨境資本流動的風險應該從細節入手。一方面需要嚴守銀行關卡,不僅需要對大量外來熱錢的流入保持審慎的態度,仔細調查其是否存在幕后操縱的黑手,而且也需要完善對結匯后資金流向的追蹤核查和監管。另一方面,應該加大外匯稽查的力度,嚴厲打擊“地下錢莊”等非法機構幫助國內資金逃向國外等行為。
(二)鼓勵國外投資者來華投資,堅持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在對進入國內市場的國際機構投資者資格進行審慎的監管的前提下,要鼓勵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積極的進入國內的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市場,包括在為這些機構投資者提供稅收優惠等政策,另外還可以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投資者范圍,豐富這些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在去年人民幣進入SDR一攬子貨幣后,人民幣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邁開了重要一步,但是隨后匯率的波動也使得許多人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持觀望態度。我國央行應該在堅持人民幣國際化的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允許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區間,從而穩定市場對于人民幣的預期。
(三)大力發展國內實體經濟,堅持供給側改革的方向不變
從去年開始,政府開始引導國內經濟“脫虛向實”,并且打出了“去庫存、去杠桿”等口號,試圖擠出當前在金融市場的泡沫。其中供給側改革被認為是其中最主要的解決措施,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整治上游產能過剩的夕陽產業,進而解決我國產能過剩的現狀。一個國家只有自身經濟實力足夠強大,才能從容地應對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因此,我國發展實體經濟是解決當前眾多問題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譚小芬.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金融的負面影響及其應對新視野,2016(01).
[2]陳鳳仙.美聯儲加息困局及可能影響[J].中國經貿導刊,2015(15).
[3]李玉銘.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山海經,2015(18).
[4]李永剛.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及中國對策[J].財經科學,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