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電子商務,在21世紀蓬勃發展,不僅對全球貿易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也給我國國際貿易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以此為基,本文針對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在貿易方式、貿易主體、貿易成本構成等多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深入探究我國國際貿易在應用電子商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強針對性的應用策略,旨在優化我國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問題;對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電子商務主要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B2G)、C2A(即C2G)、O2O等。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使其在我國的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針對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和帶來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
一、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重要影響
1.國際貿易方式的改變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豐富了我國國際貿易的手段和方式。傳統國際貿易的金融交易手段比較單一,銀行轉賬,跨國資金交易。而電子商務虛擬貿易平臺金融模式比較靈活便捷,雙方可以通過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等手段完成交易。線上交易是電子商務中的創新貿易方式,具有快捷方便,高效自動化的優勢。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交易,首先,是信息的傳遞的快捷有效,尤其是國家貿易,往往貿易雙方是兩個或者多個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易。互聯網使貿易雙方在不同的地點,不同時間可以隨時對商品在線查看、咨詢、下單、支付等,簡化了國際貿易的消費過程。其次,電子商務減少了中間商環節,節約了消費成本。電子商務使消費者實現了與生產商家的直接交流,在國際貿易中消費者節省了中間商的差價消費,節約了消費交易時間,而生產商家也可以獲得了更多的利潤。
2.國際貿易市場的沖擊
電子商務給我國的國際貿易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傳統的國際貿易市場在范圍和主體上有了更廣泛的擴展。國際貿易市場范圍擴大到各個國家的各行各業,現代的技術貿易和服務業貿易有了長足發展。電子商務降低了進入國際貿易的門檻,使得國際貿易的主體從大企業、跨國公司等轉化為一些中小型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的數據貿易平臺也可以參與到國際貿易中來,促進了我國國際貿易主體的多元化,帶動了國際貿易收益的增加。另外,電子商務運營商的出現為電子商務普及搭建了貿易平臺,是我國的國際貿易更快更好發展的基礎。
3.國際貿易的“無紙化”和“電子化”
電子商務推動了我國國際貿易的“無紙化”和“網絡化”發展,我國國際貿易在進出口通關、出口退稅、外匯核銷、申領發放進出口許可證等方面逐步實現了“電子化”。這種新型的國際貿易交易方式是電子商務得以迅速推廣發展的優勢之一。
4.國際貿易成本的構成
傳統國際貿易,交易雙方不僅要考慮產品的生產成本和消耗,還要投入一定資金在尋找供應商和客戶,貿易雙方雙方簽訂合同,以及交易的后期保障等方面,既消耗了大量的資金,交易雙方也付出了大量的時間。電子商務的數據處理方便了交易過程消耗的資金,縮短了交易時間。但是,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的成本構成中也產生了新的成本消耗,比如信息技術成本,數據平臺處理方面的人才成本,網絡安全保障成本等等。
二、我國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1.稅款流失較為嚴重
電子商務在交易過程中的“無紙化”和“數據化”,一方面使交易的真實情況難以判定,稅收沒有真實可靠地數據依據;另一方面國際貿易主體的擴大,貿易主體的經營地、國籍、征收稅款對象不明確等問題,導致稅務機關稅收證據難以收集;稅收征管政策方式滯后,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技術加密也加大了稅收征管難度。部分商家利用國內法律法規在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方面的漏洞,偷稅、逃稅,利用國家政策騙取國家的進出口退稅等,導致我國國際貿易應征稅款大量流,從而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2.電子技術有待提升
人才方面,電子商務復合型技術人才的需求,我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領域的技術人才缺口比較大,網絡宣傳、后臺數據支持與維護需要專業人才,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交易信息技術手段也有待提高。網絡推廣和基礎設施方面, 我國網絡推廣的進程受地域、環境、資金等限制,在一些地區網絡使用率不高,基礎設施不完善網絡速度慢,信號差,這些客觀因素導致電子商務在進行國際貿易時信息傳遞,交易進程受到一定影響。物流方面,單一的貨物運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國際貿易尤其是電子商務交易的物流需求。
3.法律政策不夠完善
我國在國際貿易方面的法律法規在不斷地完善,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對進行國際貿易的國內商家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的產品質量、銷售手段、信用可靠度上,需要國家法律政策的規范與支持;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在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缺乏國際法的有效指導,在處理國際貿易糾紛中出現了一定的阻礙。
三、我國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策
1.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
加強我國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加大資金投入,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培訓,在一些院校設立電子商務專業,完善教育培訓機制,為我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提供更多技術人才。國內企業積極強化企業員工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綜合素質,努力擴大企業名牌效應,提升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地位。我國為了推動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電子商務列為“十二五”規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大規模投資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加大力度推廣網絡到各個城市鄉鎮。加快光纜鋪設,建設高速通訊網路,為我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的進程提供堅實的基礎。
2.逐步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政策
打擊偷稅,預防漏稅,對那些騙取國家進出口稅的商家進行有效的法律制裁。完善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保障電子商務的健康持久發展。我國相繼頒布的《電子簽名法》、《電子商務模式規范》和《網絡購物服務規范》等法律法規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加以修訂、補充甚至制定新的法律條款。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表示,國家工商總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推進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客體和交易過程中的基礎信息的規范管理和服務;質檢總局也在著力研究建立電子商務交易產品基礎信息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建立基于統一產品編碼體系的質量公開制度;商務部著力推進信用檢測體系的建設。
3.構建現代信息化的物流系統
在B2C、O2O市場營銷模式下,物流體系已成為電子商務國際貿易開展的重要條件。物流不再是單一的送貨或運輸,而是涵蓋了倉儲、貨運、交通等配送一體化的現代模式。因此,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物流觀念與物流模式,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信息物流體系,努力構建現代信息化的物流系統,如我國郵政局重點研究的在核心地區設置的快遞準時通報機制和商務快遞服務機制等,已在我國國際貿易中廣泛推廣與運用,并取得顯著成效。然而,我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的物流配送體系,仍需要進一步整合與完善,建立現代化快捷信息物流系統。
綜上所述,信息網絡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帶動了電子商務的全面發展,而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提升,對全球貿易有著重大影響。電子商務為我國國際貿易的高質高效開展提供了極為便捷的平臺,其逐步興起促進了國際貿易的革命與創新,尤其是其迅猛發展更為推動了國際貿易的巨大的變化。對于我國國際貿易而言,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并獲得更多的利益,則必須高度重視我國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提升我國對外貿易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總之,在我國國際貿易中推廣電子商務的運用,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佳進.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現狀分析[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12):22-23.
[2]劉安華.探究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現狀[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01):66-68.
[3]張環宇.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深度及方式創新[J].商業時代,2013(08):43-45.
[4]許云霞,李欽.國際化視角下新疆農產品品牌運營問題分析[J].對外經貿實物,2009(06):112-113
[5]魯蓓麗.淺談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與發展及應對策略[J]. 國際市場,2011(10):120-121
作者簡介:常冠齡(1990- ),女,漢族,河南省鄭州人,碩士研究生,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