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陽峰

摘 要:農田節水技術為農業部重點推廣的一項技術,該項技術主要的一種模式即為水肥一體化,可將水肥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進而提高農業生產量。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為響應國家農業部的號召,率先將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到果林中的獼猴桃園中,本文即對具體的應用效果做出分析,旨在為其他果樹種植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羅城;水肥一體化;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S6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55
1 羅城獼猴桃園灌水施肥現狀
羅城的水能資源非常豐富,全縣水能的理論蘊藏量為12.32萬kW,不過,利用水資源灌溉獼猴桃園時,仍主要采取傳統方式,即挖渠大水漫灌,此種方式不僅缺乏科學性,而且水資源浪費也比較嚴重,不利于節水。現階段,羅城獼猴桃園管理時,在施肥方面存在的問題包含未能在準確的時機追施化肥、硬套用其他果樹的施肥方法、有機肥補施不及時等,嚴重影響了獼猴桃樹養分的補充,增加病害的發生風險,甚至造成樹體死亡。
2 羅城猴桃園應用水肥一體化的效果
2.1 實驗地點
該實驗在羅城果林的獼猴桃園中實施,獼猴桃品種均為“紅陽”,屬于紅心獼猴桃,果樹的平均年齡為7a,株行距3m×4m,樹形主要為單主干、雙主蔓羽狀。
2.2 實驗材料
以全效有機全營養液肥作為水肥一體化液肥,市面上即可購買;以普通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作為化肥,市面上購買即可;以自行發酵腐熟的豬糞作為有機肥。
2.3 實驗過程
在實驗區域中,選擇相鄰2行作為施肥小區,共選擇3個施肥小區,2個施肥小區中間間隔1行,避免相互之間產生影響,將3個施肥小區分別編號為A區、B區、C區。A區采取傳統的灌水施肥方法,在一年中,每株果樹施入0.87kg尿素、1.25kg過磷酸鈣、0.48kg硫酸鉀,以全年用量為依據,分3次施入,其中,30%作為花前肥、40%作為彭大肥、30%作為優果肥,溝施為施肥時主要采取的方式;灌水方式為大水漫灌,每株果樹24L/次。B區采取有機肥與化肥水肥一體化的方式,在一年中,每株果樹施入32kg有機肥,同時,施入0.52kg尿素、0.18kg過磷酸鈣、0.22kg硫酸鉀,以全年用量為依據,分3次施入,其中,30%作為花前肥、40%作為彭大肥、30%作為優果肥,利用簡易水肥一體化施肥,每株果樹灌水20L/次。C區采取有機全營養液肥水肥一體化施肥,在一年中,每株果樹施入2kg全效有機營養液肥,以全年用量為依據,分3次施入,其中,30%作為花前肥、40%作為彭大肥、30%作為優果肥,滴灌水肥一體化為使用的方式,每株果樹灌水16L/次。
2.4 實驗結果及分析
2.4.1 獼猴桃產量
獼猴桃收獲后,A區每株果樹的產量為19.2kg,B區每株果樹的產量為20.1kg,C區每株果樹的產量為22.1kg。與A區相比,B區增產率為4.7%,C區增產率為15.1%;與B區相比,C區增產率為10.0%。由3個試驗區的獼猴桃產量數據可知,應用水肥一體化后,泥猴桃產量能夠顯著的提高。
2.4.2 獼猴桃品質
由表1數據可知,C區獼猴桃的單果重、果實硬度等指標值均明顯的高于A區B區,這說明,采取水肥一體化液肥后,獼猴桃單果重量、硬度明顯增加,有利于果實的彭大發育;可提升獼猴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促使果肉的營養結構得到改善,促進獼猴桃品質的提升;對于獼猴桃來說,其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時,越有利于積累和提升果實中的糖分,增強獼猴桃食用時的口感。此外,獼猴桃的灌水施肥采取水肥一體化液肥后,果實中N、P、K、Ca等養分的含量也可得到明顯的增加,提升獼猴桃整體的營養價值。
3 結論
羅城獼猴桃園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后,試驗結果顯示,獼猴桃的產量及品質均得到明顯的提高,這說明,在果樹生長過程中,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即可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而且可以節水節肥,提升水肥資源的利用效率,可在果樹種植中廣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