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的企業變受到企業信息化潛移默化地影響。本文從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為出發點,分析總結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管理機制
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模式不僅能提高中國企業對國內市場的適應能力,還能增加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僅能引領傳統企業快速發展,甚至對其改造完成跨越式發展;從有人類社會的存在,制度和技術都是相輔相成的,技術革新必然后引起重大的社會制度變革。信息化技術也正在漸漸在企業管理中獲得廣泛認可并應用其中,由此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指的注意的是,能否正確運用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模式是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首要問題,國民經濟信息化離不開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全球規模的信息化浪潮愈演愈烈,深度和廣度的全面發展也是我國的信息化步伐不斷追求的,而且不僅要在宏觀層面深化,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微觀方面。但目前在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探討依然在萌芽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全球壞的迅速發展,強化我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變得尤為重要。下文對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中的問題進行了總結闡述并對其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
一、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人才匱乏
企業信息化管理中,依然逃不過人才匱乏這關,會的人數不勝數,但精的人卻寥寥無幾,在這種企業管理模式升級換血的大工程中,我們需要的是高精端人才,模式的使用情況還有一定的位置性,如果在技術上出現問題,其進程也是前途堪憂的,而且,專業人才需要有高的專業素養、式樣經驗,才能在技術支持上游刃有余的應對各種挑戰,企業想找到這樣的人才,確實存有一定難度。
2.網絡運用不夠充分
當前,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普及,上網的單位、個人數量大幅度增加,已有報道稱,2007年前,我國內地就有1.35 億上網用戶。新華網報道稱,截至2015年6月,我國達到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將近五成,網民總數已經增加至將近七億。
我國網絡信息服務水平依然處于一個較低的層次,大部分企業僅僅是建立了網上的Email地址,商務開展中未能借助網絡,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并不充分。還有些企業雖然自己建立了網站,但不經常更新信息。另外,我國的市場經濟還有待成熟發展,配套的制度保障、信息系統、支付系統、物流系統還不夠完善。
3.信息技術條件落后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高速發展,表面上看貌似我國人民“會”上網的人數多了,但此處所謂的“會”更多的僅限于社交軟件的應用、網游以及網上購物。掌握信息技術的人才卻少之又少。同時,國產信息技術具有相對較弱的支持能力,我國IT企業廠商主要能提供硬盤、顯示器、PC、終端等其他一些低值附加產品,但在高端技術產品方面(如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等)能力顯著不足,既懂得管理又掌握信息科技的人才缺乏。
4.管理信息化投資匱乏
當前,許多企業還沒有認識待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予理睬,有的小型企業運營資金匱乏對管理信息化投資少,將大部分資金用作拓展業務增加收益,許多中大型企業雖然預期加速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紛紛增加了資金的投入。但總的來說,我國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所投入的資金嚴重不足。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統計,隨機抽查的300家企業對信息設備和技術的投資累加也不過占總資產的0.3%,與大型企業的信息化投入占10%的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
二、企業管理信息化實施的策略
綜上分析,可看出我國的管理信息化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問題層出不窮。要想高效的加速管理信息化進程,還需要采取相應的方針策略,在企業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是拔苗助長而是事半功倍。通過對我國國情的詳細分析、對國內外信息化的發展特點及大量文獻報道,先對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對策總結如下:
1.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信息化目標
信息化的過程是動態的、日益完善的。換言之,我們的目光要長遠。未來的企業單位一定是競爭又合作、互利共贏的社會組織。對于未來的發展趨勢,已經有電子商務、虛擬企業等已經成為其實現形式,企業應該從這些形式中總結經驗,預測未來,但也要考慮到自身條件的局限性,不要盲目追求成果,企業應該制定合理的目標,使事半功倍而不是揠苗助長,最貼切的比喻就是,“要摘挑起來能夠到的蘋果”,能夠到是有一定的把握,跳起來是自身的努力,所以說,目標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企業自身,努力奮斗、抓住機遇等。確立目標后,就需要付諸實踐了,僅有一個目標而不付諸行動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重視企業管理信息化對核心業務的支持
多數情況下,企業的資金都是短缺的,這就要求企業將有限的資金用的其所,投入到增加核心競爭力的部分上。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切勿目光短淺,這里吧核心業務支持比喻為磨刀,把總業務額度比喻為砍柴。磨刀看似耽誤了砍柴工,但一把鋒利的刀能大大增加砍柴的效率。每個企業都有能代表自己競爭力的自身核心業務,這些核心業務,是使企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處于不敗之地的前提與保障。因此,在制定信息化項目目標時,需要把提高競爭力的輔助核心業務凸顯出來,使其處于優先建設的位置,也就是先把刀磨鋒利在砍柴。與此同時,集中注意力搞好這些項目,不是做好項目規劃,增加資金投入項目就能成功的。
3.規避信息化風險-冷靜思考,科學決策
企業管理信息化一定謹慎選擇投資方法策略,在保障投資效益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方式規避風險,保障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規避風險應該貫穿整個企業項目運營中,目標的確立是否科學合理;資金的投入是否充分得當;實施過程中的突發狀況是否能及時解決等,都是能否成功規避信息化風險的關鍵所在,在一切準備就緒時,企業也不能放松警惕,信息化時局瞬息萬變,企業應當時刻準備著,面臨挑戰,冷靜思考,科學有效的規避風險,有效規避信息化建設風險的措施有:
第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信息化決策時,要理性分析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尤其是其競爭對手的動向和狀態,只有充分了解敵人的動向與弱點,才能一擊即中,當然,對于其他企業的優點,也應該謙虛學習,在這個信息泛濫的社會,選擇更為適合本企業當前發展狀況的信息化模式,以取得真正的競爭優勢。
第二,在咨詢機構與專家的支持下制訂信息化決策,個人想法終究具有局限性,切勿固執己見,一意孤行,人多力量大,專家對該領域的研究造詣頗深,其意見可用性強,可信度大,當然還要根據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要求以及不同應用系統、不同階段的項目內容,制定標書,這也是項目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
第三,不要僅僅面向國內市場,也要把目光投入到國際市場,對IT 企業進行廣泛招標,在企業信息化方面,與一些科技大國相比較,我國畢竟還處于起步階段。尚需要談摸索中完善那個,在探索中學習,吧穆國光放的長遠些,會加速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
三、小結
我國企業的管理信息化進程是一項既復雜又漫長的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雖然目前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與完善,但隨著我國人民的摸索與探討,實現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陳廣宇.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性及其對策[J].經濟經緯,2000,(2).
[2]羅鴻等編著:《ERP原理、設計、實施》[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年版.
[3]甘利人主編:《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版.
[4]田月一.企業信息化與企業管理變革[J].經濟師,2000(9).
[5]劉景江.我國企業信息化現狀與改革措施[J].經濟問題,2001,(2).
[6]劉毅,徐頑強.企業信息化對企業管理重組的影響及其對策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7).
[7]張松,陳艷.論信息化與企業管理組織的變革[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
作者簡介:艾晨(1972.10- ),女,湖南省新寧縣人,畢業院校:蘭州大學,目前職業:企業經營管理,學歷:MBA,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單位: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