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薈宇
【摘要】企業是組中眾多個人開展經濟活動的一種方式,隨世界經濟全球化與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企業生存面臨嚴峻挑戰。財務杠桿在企業財政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分析金融市場的利率和財務杠桿的基本理論,探討利用金融市場的利率對財務杠桿的影響,提出優化財務杠桿的思路以提高企業融資能力,創造良好融資環境,使我國企業蓬勃發展。
【關鍵詞】利率 財務杠桿
一、金融市場的利率與財務杠桿的基本理論
(一)金融市場與利率的概述
金融市場是指資本市場,是提供資金的人和需要資金的人兩者通過信用工具來交易而融合貫通資金的市場。換言之,是實現各種票據和證券交易活動的貸款資金的市場。
利率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利息的金額和貸出的資金額(本金)的比率。利率在經濟學的經濟變量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討論金融市場的利率。市場利率是指由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
(二)利率的作用和利率決定的基本理論
1.利率的作用。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利率的財務杠桿功能主要表現在:第一,吸納籌集資金的功能。通過利率吸納剩余資金,用于生產,使其服務于經濟發展。第二,調節信用范疇的功能。中央銀行借款的利率、再貼現率對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以及以投資銀行為例的其他機構的信用規模的作用的功能。第三,調節國民經濟資本結構的功能。利率主要是通過采取才別利率和優惠利率調節國民經濟結構,以此來實現有效資源的有傾向性的配置。第四,控制壓低通貨膨脹的功能。第五,平衡國際收支的功能。
從微觀經濟的角度看,利率財務杠桿的主要功能表現在:第一,鼓勵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功能。利息始終與利潤密切相關,因此為了企業利益,企業(包括商業銀行等)就一定要增強管理,加速資金周轉,減少借款額,通過調整資金使用情況來改變利息支付的情況。第二,影響家庭和個人的金融資產投資的功能。在安全性和流動性一定的情況下,適度調節利率,可以使各種金融資產走進人們的生活。第三,作為計算租金的基礎的功能。
2.利率決定的理論分析。古老的各種投資理論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但他們有一個缺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沒有考慮收入因素。然而現實中,如果不把收入因素考慮進去,就無法確定利率水平。而且收入和利率聯系密切,兩者必須是同時決定,由此有了IS-LM模型。IS曲線和LM曲線分別代表利率決定收入和收入決定利率,將二者放入同一坐標中時,可以求出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同時均衡的點,我們稱之為均衡點。均衡點是的收入和利率在彼此決定中達到平衡。
(三)財務杠桿的基本理論
財務杠桿是指企業在對資本結構做出戰略決定時對債務資金的籌集的利用。據財務杠桿定義可知,財務杠桿隨公司的資本結構的發展而變化,并在財務治理中不斷調整。財務杠桿的理論分析來源于對公司資本結構的深入理解與不斷研究。
二、金融市場的利率與企業財務杠桿的關系
即使學者們對于資本結構與利率有著不同的理論見解,但基本上都肯定了利率會對經濟社會發展與企業成長造成影響。我國目前的情況極為符合麥金農和肖的觀點。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機制尚不完善,金融市場的發展較為落后,經濟呈現分割狀態,以至于金融與實務資產的收益率出現差異。人們在對資產的選擇上,較為偏向貨幣形式的金融資產,認為這是財富保值的主要形式。另外,在以我國為例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組織主要依靠內部融資,這就要求經濟組織有一定的貨幣積累。此種現象說明,實物資本與貨幣需求間呈現互補的關系。利率與儲蓄投資同方向變動。由此可見,利率越高,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越高。
三、基于金融市場的利率變動對企業財務杠桿的優化舉措
(一)以完善的基礎財務工作提高決策水平
任何好的決策制定的前提都離不開完善系統的基礎分析工作。為了反映真實的財政狀況,提高財務基礎性工作水平,完善財務管理水平,引進先進財務管理思想,革新財務管理手段,制定合理財務管理策略,以提高決策水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使我國經濟蓬勃發展。
(二)以成熟的財務管理手段創造良好融資環境
本文中提到,我國除上市公司外,多數企業采用貸款方式取得資金。而且即使是上市公司在企業融資時,也是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借款很容易受到影響。由于資本市場的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避免國家政策的影響,企業應變換融資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比如融資租賃和民間資本借貸的方式。其方法靈活便捷,可增強企業總體負債能力。
最后企業應順應國際趨勢發展,針對市場有計劃有策略地優化財務杠桿,合理接受培養人才,完善機制,使之在市場經濟競爭愈演愈烈的局面下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