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 要: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應構建嵌入信息化資源的教學平臺,并針對課程的重點、難點內容開發微課,課前讓學生按照學習任務單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實踐操作,教師指導學生安全操作規范、答疑解惑,課后教師布置拓展任務。
關鍵詞:高職 翻轉課堂 教學平臺 微課 學習任務單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c)-0216-02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課、慕課、多媒體技術等不斷在教學中應用,使傳統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發生了改變。在創新理念引領下,“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需要進行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1 課程分析
“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是我院機電一體化專業針對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崗位設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課程圍繞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崗位職業技能要求,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能力培養規律,以亞龍YL-335B型自動生產線實訓考核設備為載體,設置了供料單元的安裝與調試、加工單元的安裝與調試、裝配單元的安裝與調試、分揀單元的安裝與調試、輸送單元的安裝與調試及自動生產線整體調試與故障分析6個項目[1]。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自動生產線的基本知識、PLC程序設計方法、變頻器驅動、伺服驅動、通信技術、組態等相關知識,能夠進行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及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該課程綜合性、實踐性較強,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上講,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課后練習,很難達到課程培養目標。
2 翻轉課堂的教學平臺
在學院現有“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網站上嵌入信息化資源,構建嵌入信息化資源的“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教學平臺。該教學平臺不僅包括課程設計資料、各種學習指南和微課等大量信息化資源,而且也是學生和教師之間交流的平臺。學生通過教學平臺在課前領取學習任務單,利用平臺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線指導,也可以對學生提交的學習任務單進行評價。課程教學平臺的建設使教學內容得到永久保存,便于學生通過平臺跟進教學進度、復習或補課,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3 翻轉課堂的教學資源
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微課,因其短小精悍、資源多樣、實施靈活等特點,逐漸被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喜愛[2]。因此,針對“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開發出系列優質微課。采用“微課”形式將課程中的認知內容、原理分析內容、拆裝演示內容和成果演示內容進行有效組織,并通過課程的教學平臺供學生學習和參考。
課程組根據國家及省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職業技能鑒定所涉及內容,并結合亞龍YL-335B型自動生產線實訓考核設備的組成、工作過程,設計了“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的微課內容,如表1所示。
4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在“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教學中,嘗試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面以“供料站的安裝與調試”項目中的“供料站氣動控制回路的連接與調試”教學內容為例,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課程授課對象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二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氣動控制技術知識基礎,也具有利用網絡課程教學平臺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學平臺上已上傳“供料站中用的氣動元件、氣路連接方法、氣路調試方法”的微課視頻。
4.1 課前學生自主學習
課前,學生在課程教學平臺上領取該次課的學習任務單,按照學習任務單的要求,觀看微課視頻并完成學習任務單上的所有任務。
4.2 課內教學活動的展開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以小組形式對實際供料站的氣路進行連接和調試。根據供料站的氣動原理圖,連接供料站的氣動元件,并對連接好的氣路進行調試,解決在調試中出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技術指導和裁判,指導學生安全操作規范、答疑解惑,并觀察小組成員表現,處理突發事件。
4.3 課后教學活動的拓展
教師將學生在供料站氣路連接和調試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梳理,通過教學平臺將課堂動態資源分享給學生,并布置“供料站的PLC控制”拓展任務,同時上傳完成拓展任務所需的素材供學生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將課堂教學進行延伸,不但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而且通過微課、學習任務單等教學資源的制作和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和專業技能,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5 翻轉課堂的自主學習方式
學習任務單是翻轉課堂課外教學設計的關鍵,是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內容、目標和方法的指南[3]。在學習任務單的指引下,學生可以在課外利用學習平臺、移動終端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設計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任務單,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學習方法和途徑,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表2是“供料站氣動控制回路的連接與調試”教學內容的學習任務單。
6 翻轉課堂實施的條件
良好的教學平臺建設是翻轉課堂順利實施的基礎和支撐,其網絡化教學平臺應具有在線管理和演示視頻資源、在線互動交流和收集處理數據等教學和管理功能。同時,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學團隊是翻轉課堂實施的保障,課程團隊教師必須具有微課設計能力、翻轉教學活動設計能力和不斷學習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宋云艷,張鑫.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房美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習任務單的設計[J].中國培訓,2016(2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