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化的迅速發展推動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迅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實行的財務管理既促進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有效運行,又反映了社會發展中取得的成績,為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質量與效率,人們對財務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會計制度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方式與會計分類等都發生了變化,對財務管理有著積極促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新會計制度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一、前言
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對財政資源功能的發揮、資金合理使用率的提升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同時還能避免財務領域內發生貪污的現象。新會計制度實行涉及會計法律的眾多方面,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新會計制度,摒棄傳統的財務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財務安全,應用新型會計手段可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有效性與真實性,所以在新會計制度下推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至關重要。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
(一)缺乏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
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是將社會視作服務對象的重要部門,無論是部門運作資金還是管理資金都來源于國家財政補貼等。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欠缺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忽視了對財務資金管理的關注,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安全,且在會計操作、費用清算與財務監管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風險。
(二)新舊會計制度難以有效銜接
舊會計制度下,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對賬目設置較為隨意,缺乏統一標準,在具體的解決過程中,賬目管理常常不精確,難以反映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際狀況。新會計制度的實行促使舊會計制度喪失了解決舊賬目的契機,另外,還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尚未實施新會計制度,直接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三)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豐富的財務管理知識與良好的財務管理技能,難以較好地管控財務信息,且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職業素養與法律觀念,存在貪污行為,這無疑增加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難度,可見,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有效提高。
(四)財務預算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一般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所以,預算管理對財務管理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行政事業單位的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良好的預測能力與管理能力,難以落實整體性、全局性原則,影響了預算編制合理性,進而影響了財務資源運作效率。
(五)缺乏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目前,不少行政事業單位都沒有正確認識到財務風險及經營風險的必要性,缺乏完善的財務管控體系,在處理問題時,過于注重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個人經驗,沒有制定財務風險管控對策,這無疑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控體系作用的發揮。
三、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
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充分了解與掌握新會計制度規定,加強對財務管理積極作用的認識,也就是說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貫徹落實先進的管理理念,熟悉相應的工作內容,而且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切實做好自己的工作,科學分配作業,保障各部門各司其職,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監督,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同時需要依據實際運行狀況對財務資金功用與結構進行合理劃分,一旦發現濫用資金的現象,需要找出相關負責人,并進行處罰,實行公開化管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二)順應新會計制度的實施
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等式與記賬模式發生了變化,轉變了舊會計制度下的記賬模式,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客觀真實地展現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凈產值及負債,加強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聯系,從而為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利用率的有效提升鋪墊基礎。
(三)加大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力度
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需要專業知識較扎實、業務水平較高的財務管理人員的支持,但當前不少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良好的財管意識與業務水平,為此行政事業單位應拓展管理范圍,大膽招納高素質高技能的財務管理人員,及大力培養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定期安排他們參與培訓,邀請優秀專家來單位開展講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了解與掌握新會計制度內在涵義與運用要領。同時財務管理人員應抓住機會加強溝通與借鑒,樹立良好的財務管理意識,并應用于實踐之中。另外,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創建和諧寬松的培訓環境,完善激勵機制,通過他們之間的競爭挑選優秀的業務骨干加入財務管理,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在工作中培養員工,可以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員工的歸屬感,通過給予他們公平公正的培訓機會、發展機會,使他們更加充滿熱情的參與工作。
(四)強化單位內部的預算管理
新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最大限度地提升財務預算管理質量與效率。就現在來說,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是管理開支,所以在具體的預算編制中,除了要保障編制的有效性與合理性,還要保障收入與支出的平衡性,著重體現重點。同時還要健全財政評價制度,創建財政資金績效目標體系,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各項目特征與實際的基礎上展現個性化,適應各財政支出共享項目,以及需要提升預算執行的監管力度,促進完整有效預算管理體系的形成,提升資金利用率。
(五)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對策的落實
當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都意識到改革創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動順應新會計制度,積極解決受舊會計制度影響存在的一些問題,但在具體解決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除了要提升財務風險防范意識,還要完善財務管理體系,落實財務風險管控對策,不可僅憑財務管理人員的個人經驗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發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控體系積極作用。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越來越高,但舊會計制度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施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及行政事業單位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需要主動改革,順應新會計制度,摒棄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黎筍.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J].財會學習.2015(18).
[2]王微.新會計制度對國庫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
[3]熊津.信息化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27).
[4]鄭姍.淺析新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3(36).
作者簡介:紀海英(1976-),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任職于城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