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禮鵬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受到廣泛關注。探析了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并就如何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出如下意見:巧設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結合學生實際,因人制宜教學;開展實踐活動,講練結合教學。
關鍵詞:農村初中;信息技術;粵教版;興趣
《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必修課程,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拓展學生適應現代社會所需的信息技術技能,對于培養國家建設所需的信息技術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加強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研究分析,對于增強素質教育質量具有現實意義。遺憾的是,縱觀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我們普遍發現這當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
回顧當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情況,我們發現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一提及上網、打游戲,學生個個勁頭十足,但是想讓他們正正經經坐在教室里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學生則紛紛如同霜打了的茄子,全部垂頭喪氣,不太愿意配合課堂教學活動。
2.學生學習基礎不同
初中生來自不同的小學,由于小學階段接受的信息技術教育存在差異,因此學生信息技術基礎不同。同一個教學班之內,有學生信息技術基礎較好,但同樣有學生連Office辦公軟件的使用都不太熟練,讓教師深感為難。
3.理論灌輸占據教學主流
相比較于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受長期灌輸式教育理念的影響,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普遍采用理論灌輸的填鴨式教育。學生看似掌握了知識,實則應用操作能力并未有效得到培養。
二、如何開展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1.巧設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誠如盧梭所說:“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激發他愛好學問的興趣,并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之時,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學習興趣的激發是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第一個關鍵問題,只有在充分產生學習動機的前提之下,學生才會愿意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呢?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導入信息技術知識,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同時可以引起共鳴。
Windows XP窗口操作和鼠標操作的知識教學過程中,筆者一步步演示窗口的排列、鼠標的拖動、指向、單擊、雙擊、右擊、推輪內容,但是學生注意力始終不能集中,個別學生用微機房的電腦聯網,悄悄打起游戲來,整體狀態非常不好。看到這一情況,筆者打開計算機自帶的紙牌和掃雷游戲,通過游戲過程演示窗口操作和鼠標操作。一看到是游戲,學生紛紛來了興致,聚精會神觀看起來,不一會兒,他們就提出想自己演示一下,比一比誰的積分最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注意力被集中到課堂上,對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表現出了極大興趣,教學效率自然而然提高。
2.結合學生實際,因人制宜教學
農村地區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情況不盡相同,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同樣存在差異,自然導致同一年齡層學生信息技術水平不同。但是這種情況一時之間難以轉變,教師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尊重個體發展差異,結合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實際情況,因人制宜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相應水平上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這不僅滿足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教育理念,同時也符合課程改革要求。
Office辦公軟件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針對班級三個不同層
次的學生,筆者分別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優等生熟練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軟件,掌握操作技巧;中等生了解這三種常見辦公軟件基本操作方法,學會進行簡單的編輯、演示任務;后進生認識三種軟件,具備基本常識。這樣一來,每位學生都獲得了相應發展,學習負擔大大降低。
3.開展實踐活動,講練結合教學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只有借助于動手實踐,學生才能掌握相關技術,提高信息技術素養。在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農村初中引入了計算機教學設備,這為實施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保障。教師應當主動開展信息技術實踐活動,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操作計算機。每次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聯系本堂課所教內容,為學生留下相應的操作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自主探究,在操作中鞏固課堂所學知
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實踐操作技巧顯著提高,同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效增強,這樣就不愁提高不了教學質量了。
七年級下冊《文字處理》一章教學結束之后,筆者在班級里面布置了如下作業:本章我們學習了文字處理,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已經對信息時代的文字處理、文字的編輯與排版、表格的設計與制作、圖文混排的設計與制作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老師想把課本第五節綜合活動“創作校園報刊”這一任務布置給大家,希望同學們分組合作,綜合運用Word知識創作一份電子報,下次課上我們舉辦一次評選活動,優勝者將進行神秘獎勵。這一設計任務一布置,學生立即踴躍組合成小組,誓要一較高下。筆者將微機房提供給學生使用,讓他們放學之后自由在微機房內進行設計。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學生掌握了運用信息技術對信息進行整理和編輯的方法,養成了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好習慣,實
踐操作技巧大大提高,可謂一舉多得。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可避免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方法落后的問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依然有很多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探索。我們應當努力克服傳統灌輸式教育的缺陷,促使信息技術課程成為一門實用易學的課程。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較為落后,我們必須根據環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大膽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設計能力和業務水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占波.淺談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機遇與挑戰[J].電子世界,2014(18):7.
[2]王海.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技術課程評價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1).
[3]陳玲,劉禹.跨越式實現高效課堂[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