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共享經濟進入人們的視野,Uber、Airbnb等代表企業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并將業務開展到世界各地。P2P網貸作為共享經濟的一支近年來發展迅猛,但在迅猛發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網貸平臺跑路、風險管理不足、逾期貸款率高等問題。本文基于共享經濟視角,在分析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借鑒Uber等共享經濟代表企業對P2P網貸已有的問題做出分析和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 P2P網貸 征信
一、引言
2016年,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P2P網貸迎來了業內規范調整元年。P2P網貸作為共享經濟的一支,應該如何運用共享經濟思維模式進行變革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二、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分析
(一)共享經濟產生原因
共享經濟是指整合線下閑置物品、勞動力等資源將其使用權暫時轉移使用或提供服務以獲取收益的新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的產生源于以下四個方面:
1.個人消費觀念的改變。2008年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大蕭條使人們重新思考了提前消費觀念,對物品的占有權與使用權的取舍作了新的判斷,由此共享經濟的消費觀念開始被人們接受,而在消費觀念轉變下,那些為了滿足一時的物質使用需求而非購買占有的人就構成了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需求方。
2.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共享經濟發展的前提,大量的的資源閑置為共享經濟提供了物質基礎。為了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的使用價值以及減少對存儲空間的占用,閑置資源的擁有者便形成了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供給方。
3.互聯網技術搭建了共享平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使得人們可以十分便捷地尋找交易對象和交易信息,降低了交易成本,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由此共享經濟模式相比于傳統商業模式具有較大的優勢并得以迅速發展。
4.個人信用的重視。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網絡購物的普及,個人交易數據得以大量積累,而大數據、云計算等計算機技術的成熟為構建個人信用評價體系提供了技術可能,而個人信用與線上交易信譽及各種業務優惠的掛鉤使得人們重視起自己的個人信用,這為共享經濟降低對手風險提供了風險管理基礎。
(二)共享經濟的特征
1.閑置資源的分散及服務時間的碎片化。共享經濟整合的閑置物品應當是分散的而非集中的,這是區別于租賃的重要特征。而相比于長時間合同化的傳統服務業,共享經濟的服務來源于對碎片化時間的充分利用與價值創造,其更具有靈活性。
2.收益來源于使用權的暫時轉移和服務的提供。共享經濟的收益本質上是對閑置資源使用價值的變現,相比于傳統商業模式購買所有權進而獲得資源的使用,這對于只有暫時使用需求的人群有巨大的吸引力。
3.雙向信用約束。共享經濟供給方是基于個人閑置物品使用權和服務的提供,為了保證需求方能夠獲得優質服務和物品的使用享受,共享平臺通過消費者的評價反饋構建供給方的信譽體系。同時,為了避免消費者對共享資源的破壞性使用及對服務的惡意苛求,共享平臺同樣構建了供給方對消費方的評價體系,通過雙方的信用約束,使得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有了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及較好的消費體驗。
(三)共享經濟的優勢
1.降低了交易成本。共享經濟商業模式通過共享平臺運用互聯網技術減少了傳統商業模式中的中間商環節,使得供需雙方通過平臺可以直接尋找交易對象和交易信息,使得供需的匹配效率達到最優化。
2.提供了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共享經濟由于人人皆可參與,要想在眾人參與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須打造個人品牌,而個人品牌的建立必須以個性化的優質服務為基礎,因此,共享經濟相較于傳統商業模式的規模化生產能夠更好地與個體匹配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3.實現了供需雙方的共贏。傳統商業模式中一方提供產品或服務,另一方提供等價值的財物,以此打造盡可能公平的交易機制。而共享經濟由于建立在閑置資源和碎片時間的使用價值基礎上,使得供給方能夠從閑置資源和碎片化時間中獲得額外收益,需求方也獲得了相較于購買所有權而言更為劃算的租賃使用權和暫時性服務,實現了供需方雙贏的局面。
三、P2P網貸的現狀
(一)規模
P2P網貸是P2P技術與民間網貸相結合所產生的新金融服務模式,它實現了資金的高效匹配,降低了交易成本、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因此得到了投資者和借款需求者的青睞。據網貸之家發布的《2016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顯示,2016年全年網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0638.72億元,相比2015年全年網貸成交量9823億元增長了110%。2016年網貸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分別為1375萬人和876萬人,較2015年分別增長了134.64%和207.37%,P2P網貸市場仍在快速發展中。
(二)網貸市場迅猛發展的原因
1.資金帶出者對高收益的渴求。在銀行存款利率低于實際通貨膨脹率的負利率時代,我國人民開始拓寬自己的投資渠道不再單單滿足于銀行的理財產品,而大多數網貸平臺的利率在10%至15%的之間,甚至還有個別達到20%利率的網貸平臺,如此高的回報率對于有閑錢有投資需求的人而言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2.小微企業和個人對小額借款的需求。相比于民間的高利貸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小額貸款的不重視,P2P網貸正好滿足了小微企業和個人對小額短期借款的需求,其資金的快速到賬、網絡交易的便捷、以及對借款人資質較為寬松的審核抓住了小微企業和個人的需求。
3.網貸平臺準入無門檻、監管空白。由于網貸市場出現時間較短而發展又十分迅捷,導致監管暫時未能跟上,相關行業標準和監管政策也還在摸索探尋中,使得網貸平臺在誕生的頭幾年得以自由的發展,由于沒有準入門檻導致資本源源不斷涌入網貸市場,網貸平臺的數量一路飆升,每天都有新的平臺建立。
(三)網貸市場存在的問題
1.停業跑路現象嚴重。由于市場需求大,而相關監管政策的空白及無準入門檻使得網貸平臺在2012年至2015年經歷了野蠻式地發展(參見圖1)。而在網貸平臺數量迅猛增長的背后則是層出不窮的平臺跑路及停業事件(參見圖2),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
2.平臺資金不透明存在挪用現象。有些網貸平臺并未引入第三方支付機構,平臺本身充當中間支付賬戶,這就使得大筆借貸資金停留在網貸平臺手中形成沉淀資金,而在已倒閉停業或跑路的問題平臺中,大多數都存在挪用沉淀資金現象,最終導致資金鏈的斷裂。
3.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由于我國征信體系不完善、網貸平臺成立時間短、積累的數據不充分導致對于借款人的信用及還款能力的評估不夠準確,容易產生不良貸款,導致較高的壞賬率。為了降低逾期貸款帶來的風險,當前部分平臺開始設立風險準備金,但是這并不能夠徹底解決壞賬的問題。由于當前網貸風險較大,保險市場對于和網貸平臺的合作還較為困難,只有不足2%的平臺和保險公司合作了履約險。
四、基于共享經濟視角下對P2P網貸當前問題的建議
P2P網貸作為共享經濟的一支,在解決其當前存在的問題時不妨借鑒uber、airbnb等共享經濟代表企業的商業模式,用共享經濟思維指導其下一步的規范化發展。
(一)明確中介性質,隔斷資金接觸
共享經濟的平臺方只是一個信息匯集、信用評級及高效率匹配供需雙方的中介體,并不參與到具體的合同業務和服務中,也不作為資金支付的第三方。因此,P2P網貸平臺應該引入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投資方和借款方的資金往來,避免網貸平臺產生沉淀資金、挪用投資方資金的情況。即使網貸平臺營運不佳導致停業倒閉也不會使得投資者蒙受過大的損失,投資者依舊可以從第三方支付機構要回本息額。
(二)接入征信體系,構建內部信用評級機制
共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基于個人的信用基礎之上,通過雙向的信用互評機制對供需雙方進行行為約束,同時對信用較低、有違約先例的人設置較高的準入標準,使得個人違約成本變大從而促進良好的經濟循環。對于P2P網貸而言投借款雙方的信用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網貸平臺一方面要接入目前我國已有的征信系統,同時也要和其他互聯網企業合作以便共享用戶的信用信息。同時,在大量積累用戶交易數據的情況下建立網貸平臺內部的信用評價機制,對信用較低或者有逾期還款先例的人設置較高的利率,以增加個人網貸的違約成本。
(三)建立網貸業內的自律協會以規范業內行規和促進合作
當前網貸業內監管才剛剛起步,業內的行業規范和標準依舊混亂,各個平臺按照各自的理念進行業務的開展,各個平臺之間的利率、運營模式差別很大。為了在國家的監管之外進行更好的自我約束和提升行業服務水準,P2P網貸應該建立一個基于各個網貸平臺參與的自律協會以便制定統一的業內標準,使混亂的發展走向規范化發展。同時,自律協會也可促進網貸平臺間的合作,使得用戶的信用信息得以交流,構建行業內的信用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高原.共享經濟的現狀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趨勢[J]《經營管理者》.2015年第35期.
[2]泰海濤.共享經濟商業模式探討及在我國進一步發展的建議[J]商業經濟研究.2016年第24期.
[3]沈杰.P2P網貸平臺的成因-問題和發展思路[J]商界論壇.2013年第13期.
[4]沈良輝,陳瑩.美國P2P網貸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征信.2014年第32期.
[5]曹亞延.P2P網貸與征信系統關系研究[J]征信.2014年第11期.
作者簡介:吳東(1996-),男,漢族,浙江龍泉人,就讀于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