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占全
摘 要:針對我國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實事求是地分析了落實宏文精教、大力提升教學效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宏文精教的基本策略,希望可以拋磚引玉,激發更多人關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現實問題,不斷深化中學語文教學改革。
關鍵詞:中學語文;宏文精教;必要性;基本策略
所謂宏文精教,顧名思義就是對教材中的宏篇長文也要進行精講精練,力求在較短時間內集約化地解決主要問題,盡快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宏文精教是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中學語文教師應在熟諳新課標的基礎上,從精講精練、大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出發,認真思考宏文精教的實施策略和具體路徑,精心備課,精心上課,精心布置和批改作業,從而讓宏文精教真正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面積推廣開來。
一、中學語文教學實施宏文精教的必要性
宏文精教作為課改方向,對中學語文教學來講尤顯必要。之所以中學語文教學需要特別強調宏文精教,主要原因有:
(一)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的硬性約束要求必須精講
與小學相比,中學的學科多得多,各科作業多得多,總體的教學任務重得多,因而留給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時間本來就非常有限,學生在一學期的有限時間內,要完成多學科的教材學習,要完成大量作業和考測,要騰出一定的時間開展好期末復習,因而在時間安排上要求語文教學必須精講、精教,必須大幅提升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加之中學的課文普遍比小學的課文篇幅要長一些,因而實施宏文精教更是勢在必行。
(二)克服中學語文教學的多年積弊要求必須精講
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總是習慣于把課文分析得越透徹越全面越瑣碎越好,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彰顯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把握時間、節奏、課堂生成和走向的能力不足,課前準備不充分,問題設計和教學設計不夠科學,所謂的“探究式”教學也由于調控失當,導致上課時常常出現一些無效和低效的環節,由此造成很多課文的教學時間被有意無意拉長,教學效率大打折扣——這幾乎已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通病,以至于一些宏篇長文的教學往往要好幾節課才能完成,這樣一來,不但教師教得累,學生也學得累,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度在冗長繁瑣的教學中不知不覺被分散和降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難以在精神高度興奮和情緒深度投入中感受到課文的精華,而是留下一些碎屑、一地雞毛,寶貴的時間也被浪費了。宏文精教之所以知易行難,難就難在多年來很多教師已經習慣于繁瑣分析,習慣于大講特講,習慣于“上到哪里天黑就在哪里歇腳”。
二、中學語文教學實施宏文精教的基本策略
(一)精心搞好學期教學規劃
欲大面積大幅度地提升中學語文教學效率,把每一堂課的時間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讓每一學期的教學有整體的時間把控,有科學、主次分明的時長分配,搞好學期教學規劃勢在必行。一個明擺著的問題是很多教師愿意花時間針對每篇課文開展教學設計或者進行單元教學設計,但就是沒有做好學期教學規劃的意識和習慣。其實學期(或學年)教學規劃相當于政府的年度計劃,是用來對一學期(一學年)的教學進行宏觀指導和調控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認真做好課前教學設計
雖然新課改強調教學過程的鮮活、動態生成,但一堂高效、完美的語文教學課或活動課,絕對離不開精心的、完整的課前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既可以說是每篇課文教學的指南針、方向盤,也可以說是油門和剎車裝置。沒有好的教學設計,再好的語文教學大師,他也很難把控課堂流程,更難上出一堂完美的語文課。語文教學不像其他科目的教學,它是引領學生對大量文字進行閱讀、欣賞和領會,這里面有太多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有更靈活的教學生成和流程走向,它完全不比按部就班地講幾道數理化習題,或者引導學生記住幾條現成的歷史、地理或生物知識那樣簡單和可控。因而對語文課文的教學,如果不下工夫做好較為詳盡的、科學的教學設計,那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三)全力優化并調控好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主要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上師生開展討論交流、課后指導并檢查學生作業等幾部分構成。在這幾個板塊里,課前預習是基礎,課堂教學是重點和關鍵,課后作業是效果檢核和反饋。質量源自過程,細節決定成敗,教學過程作為一個動態生成的推進式環節,如何針對宏篇長文,將完美的教學設計活化為完美的教學實踐,并在設計的基礎上有所延展和升華,確實是中學語文教師需要吃透新課標、新課改理念并經過長期磨煉才能形成的一項真功夫。
總之,宏文精教是完成繁重的中學語文教學任務的客觀要求,是轉變教師拖沓、繁瑣教學積弊的有力主張,也是讓學生擁有更多自主閱讀和擴散性學習空間的需要。中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在宏文精教這方面樹立更加堅定的理念和信念,并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大力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更好地處置預習、上課、作業等教學基本流程和主要環節,在策略和路徑上做更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以有效改善中學語文宏篇長文的教學現狀,共同促進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不斷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