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鯨
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會給整個家庭、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財富。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通過推進親子閱讀,開展閱讀指導,推廣閱讀活動,讓閱讀伴隨每個學生的成長。
一、項目背景
有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孩子的閱讀能力越早形成,其未來的綜合發展越好。那么,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能力?“親子共讀”就是最好的閱讀方法之一,它不僅有助于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而且為父母創造了與孩子溝通的機會。為此,學校在組織開展“故事媽媽”進班級活動的基礎上,在小學各年級組建以繪本閱讀為主體的親子閱讀團隊,定期開展閱讀指導、閱讀交流、繪本劇展演、故事繪本化等家校繪本閱讀主題活動,讓家長帶著孩子閱讀,做孩子詩意閱讀的引路人。
二、實施階段
學校繪本閱讀的實施分四個階段逐步推進。
第一階段:感知繪本,激發閱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一些繪本故事,通過“故事媽媽”志愿者深入班級,進行兩周一次的利用中午時間給學生講繪本故事,讓他們在聽覺與視覺的感知中,逐步對繪本產生閱讀興趣。
第二階段:組建社團,培訓體驗。在同步推進“故事媽媽”進課堂的基礎上,在各班級中組建親子繪本閱讀社團。社團主要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每個繪本閱讀社團(又稱“親子繪”)大約有15位家長和15名學生。學校利用周末時間對參與社團的家長進行繪本閱讀專題培訓,內容包括繪本閱讀的意義和價值、基本方法等,并由資深的“故事媽媽”講師團成員給家長們做親子繪本閱讀示范。
第三階段:社團活動,閱讀分享。繼續在班級中同步推進“故事媽媽”進課堂,同時利用周六下午在學校的圖書館開展閱讀分享。社團成員一學期圍繞一個主題,在前期閱讀指導的基礎上,平時與孩子在家進行繪本閱讀,兩周一次由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與繪本閱讀故事分享,每次確定一個主講人(家長或孩子),在分享故事的過程中,其他成員可以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本階段通過分享促進繪本閱讀的持續開展,促進學生對繪本故事的理解以及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第四階段:表現繪本,閱讀移情。在前期深入推進親子共讀的基礎上,學生逐步成長,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有了提高。因此,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繪本的繪畫及表演,引導他們遷移、創造繪本,豐富繪本閱讀的形態,鞏固審美情趣和遷移創新能力。這不僅能提升閱讀效果,而且能讓學生在說一說、畫一畫、演一演的過程中再現繪本內容,注入自我理解,培養豐富的情感。
三、項目開展
基于以上四個階段的目標,學校從分層推進、主題推進、展演推進三個層次開展項目。
1.分層推進
一是在家長中選拔閱讀推廣骨干力量,利用暑期開展前期“故事媽媽”培訓工作,為新學期在小學各個年級中推進“故事媽媽”進班級活動做好相應的師資儲備。
二是定期邀請區內的“故事媽媽”講師團成員為學校“故事媽媽”進行實訓,提升“故事媽媽”的授課能力;邀請學校的語文教師進行繪本故事解讀,提升“故事媽媽”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三是定期邀請專家為家長開講生命教育課程,從生命教育的角度理解當前的家庭教育,以及生命教育對自身、對孩子的影響,從而理解“故事媽媽”從事繪本故事宣講的意義所在。
四是分年級組建“親子繪”家長社團。每個年級根據人數組建2至3個親子社團,每個社團的家長與學生大約各15位,每兩周在學校圖書館開展社團活動,每次活動均要確定主持人,每個年級有一名教師負責統籌協調活動的開展。
2.主題推進
在“親子繪”項目推進的過程中,“故事媽媽”進課堂作為基礎性課程,在全體學生中開展。“故事媽媽”們用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繪本故事,并借助多媒體展示繪本故事中精美的圖畫,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學校共分四個年級、八個學期,分層級推進“單元閱讀”項目,最終完成八個主題板塊的繪本閱讀學習。
成立“親子繪”閱讀社團,利用每兩周一次的周末時間,在學校的圖書館分享繪本故事。有時主講人會準備各種道具,讓孩子們演繹繪本故事;有時會提出問題,讓孩子們發表個人見解。于是,孩子們從《彩虹色的花》中懂得了分享和助人為樂;從《愛心樹》中體會到了奉獻和愛的無私;從《一片葉子落下來》《爺爺變成了幽靈》等書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價值,感受到了親情……
3.展演推進
“畫一畫、演一演”是推進“親子繪”項目內涵發展的有效方法。學生學習完一個繪本故事后,可以通過“畫一畫”的形式,重新展現“繪本故事”內容。因為繪畫是促進兒童左右腦協調發展,提升其豐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還可以通過“演一演”的形式,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布置場景、制作道具、選擇角色,展現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演能力。如在讀完《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后,讓家長和孩子分別演豬大哥、豬二哥、豬小弟和大灰狼。有的孩子最喜歡演大灰狼,他會鼓起腮幫子吹倒房子,然后來抓爸爸和媽媽。這樣,讀書加游戲,其樂無窮。
四、成效展望
在學校實施“親子繪”活動項目的幾年中,很多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一是參加“親子繪”活動的學生的能力明顯提高,突出表現為更加自信、更加陽光、更加愿意展現自我。
二是參加“親子繪”活動的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了,并且有了共同的興趣與愛好。隨著活動的深入,有更多的爸爸參與其中,他們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逐步顯現。
三是參加“親子繪”活動的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了。家長們感謝學校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如此好的平臺與機會,同時也使他們更加了解、認同學校教育。
四是參加“親子繪”活動的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在改變。以前很多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感到非常焦慮,不了解孩子的需求,現在他們看到了親子閱讀所帶來的變化,即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濃了,也懂得關愛他人、學會了思考問題,使孩子平穩地度過了“三年級”的叛逆期。
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推進以“親子繪本閱讀”為載體的家校共育建設,一手抓住閱讀這一核心,另一手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讓閱讀成為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載體,使家長和孩子得到共同提升。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