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艷+胡書琴
變化,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當“互聯網+教育”、核心素養等新教育理念颶風般席卷校園時,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邊界也正在快速融合。在這場大變革中,還未迅捷反應過來的家長,便以懵懂的狀態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隱形阻力”,而缺乏了家長支持與助力的學校教育注定是不健全的。基于此,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實驗小學(以下簡稱伍家崗實驗小學)制訂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贏取教育合伙人”的家校協作工作戰略,并以“降低重心,龍頭牽引”的思路,重點進行了“班級家委會”建設,匯聚各方力量,將學生從“校園講堂”導向更廣闊的“生活學堂”。
一、下移重心,立體導航
1.結構導航:縱向三級貫通,橫向自由分組
結構導航是學校班級家委會系統、靈活發展的前提。
縱向:校級家委會由年級家委會匯總產生,現有成員60名,在教導處牽頭下由校委會直接領導;年級家委會是在班級家委會的基礎上由每班推薦2名家長產生;家委會終端組織,即班級家委會由各班家長民主選舉產生,為6~10人不等。分會長、副會長等多個不同崗位,每年度或幾年進行一次改選。三級家委會縱向貫通,并以QQ工作群的方式高度黏合,實現了教育信息常態化快捷分享。
橫向:為破解大班額校外活動組織難等困境,學校班級家委會積極引導家長自由橫向分組,一般分為6~8組,家委會成員深入各組兼任小組長,部分班級的小組家委自定組名、組徽。這種橫向展開的組織形式,使班級家委會深深扎根于家長群體中,成為家長們深度、高效參與學校管理的機動戰隊。
2.制度導航:“學校章程”舉綱,“家委章程”張目
章程建設是學校班級家委會規范、綠色發展的基石。
學校章程:《伍家實小辦學章程(2015)》第三章治理體制第9條明確規定:教職工代表大會、黨支部、家長委員會等組織共同組成學校的權力機構,在決策、師生成長等重要事務上高效協作。這一條款確立了“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的合法地位。
家委章程:學校班級家委會章程由各班家委自主協商制定,在學校章程之下,綱舉目張。學校最早的一份家委會章程,由402班家委會在2013年自主制定;最完整的家委會章程,由205班和202班家委分別制定,準確的宗旨、清晰的規則給家校協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3.理念導航:周期定隨結合,理念層層傳導
理念導航是學校班級家委會科學、正確運行的航標。
周期:利用每月一期的校報以及每學期召開的全校家長會、新生家長會等,定期進行家教理念的專題宣傳;利用校園網、家校QQ群等信息化平臺,隨時推送最新家庭教育指導資訊。
傳導:高度重視家校指導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層層傳導,對家長的理念、方向進行直接“導航”;行政層舉行“家庭教育指導”分享活動,教師層開展“教育合伙人”講座活動,各班級落實“家長學校系列課程”。
二、分類搭臺,校內合伙
學校在原有的校級家委會參與行風評議、校服征訂等部分管理事務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四類核心教育教學活動,吸引家長進校共同育人。
一是探究學習類——開放月特設評委席。在開放月,學校特設家長評委席,讓家長現場觀課、網上點播觀課,通過現場問卷、網絡問卷等形式,全面參與對“班級特色展示” “教師探究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的評教評學。
二是書香文化類——書香節特設親子獎。在每年4月的書香節,學校設有“書香少年”“書香班級”評選活動,還特設“書香家庭”評比活動。書香節里,在班級家委會倡導下,各班紛紛開展“小書蟲”愛閱讀活動,并為學生辦理圖書借閱證。部分班級家委會還讀寫結合,承擔了班級小報、班級電子刊物的編輯、印制工作,為熱愛文學的學生開辟了一個展示的舞臺。
三是陽光體育類——體育節特設互動賽。在跳繩、仰臥起坐等陽光體育賽事中,班級家委會積極參與,并在班級QQ群、微信群里匯報、交流家庭練習情況;家長走進學校與孩子共賽,積極互動,成為孩子們陽光體育運動的助力者。
四是輔導過關類——全職媽媽競聘助教崗。在一年級拼音認讀和生字認讀比賽之前,一年級家委自發行動,全職媽媽踴躍報名,競聘助教崗,自主排班,每天有8~10位家長輪流進行個別指導和過關檢查。
班級家委會帶領下的家長助力行動,讓家長在進校參與中獲得對新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學生在高質量的親子學習陪伴中,獲得了寶貴的心靈滋養。
三、科學分權,校外合伙
學校在“綜合實踐、研學旅行”等教育政策的導向下,以班為單位,充分挖掘、整合家長資源和社會資源,以班級家委會為主導,組織學生走進生活課堂、社會課堂。
一是學校充分讓權。為實現家長主導校外實踐活動的目的,學校一讓選擇權,即由家長自主決定是否參與活動;二讓策劃權,即活動的主題、流程由家委會協商制訂;三讓組織權,即活動的交通、食宿等由家委會全權負責。以上三個方面,教師均只做必要的專業指導。
二是學校智慧用權。家長主導并不意味著學校可以不作為,相反,在“校外合伙育人”中,學校要充分展現應有的專業指導水平。其一是在方案審核時要做方向性指導。各班每次校外實踐活動方案都是由各家委會小組長提前提交的,在應邀參與方案審核時,學校要做好方向性的指導。其二是活動過程中的專業指導。教師在參與家委會組織的校外實踐活動時,應做好學生生活課堂的學習伙伴與良師益友。
三是家校共同投資。家校攜手,共同投資時間、投資陪伴、投資情感,使各班校外實踐活動延展到六大系列中。職業體驗系列:聚焦人與社會,開展小小銀行家、探秘郵政局等系列實踐活動;生態人文系列:聚焦人與自然,開展春游磨基山、夏游野生動物園等系列實踐活動;健康自護系列:聚焦生命價值,開展“牙牙樂”健康講座、火場逃生等系列實踐活動;勞動體驗系列:聚焦勞動價值,開展農田割麥子、家庭包餃子等系列實踐活動;社會民生系列:聚焦特殊人群,開展養老院獻愛心、國防教育基地獻禮等系列實踐活動;團隊建設系列:聚焦團隊合作,開展信任背摔、我比你猜等系列親子游戲活動。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底色”。當前,伍家崗實驗小學通過班級家委會的建設,達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未來,學校將繼續在“變隱形阻力為顯性助力,化校園講堂為生活學堂”的核心素養教育之路上穩步前進。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