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利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和根本,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投資比重逐漸增加。高校更是成為教育投資的重點領域,但是由于高校會計和財務管理具有復雜性,所以出現不少漏洞,這些問題對于高校財務工作的正常進行帶來了阻礙。為了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需要對高校會計和財務復雜性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高校;會計;財務;復雜性;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8-0097-02
隨著國家對高校支持力度的加大,高校發展趨勢良好,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涉及到很多項目,所以會計和財務工作變得較為復雜。高校雖屬于教育界范圍,但是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不但包含了教育權力機構也包含了行政權力機構[1]。高校是非營利機構,但也需要追求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另外,高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會有不少的不確定因素,所以會計和財務工作也具有復雜性,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財會管理制度,才有利于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高校及其工作復雜性概述
1.高校復雜性的特點表現。高校的復雜程度不亞于一個跨國公司,高校的目的主要是利用管理者或者教職工建立起一種具體的管理系統,想要建設完善的管理系統,必須要使管理者認識到大學在保證自身教育質量的同時遵循根本的價值觀[2]。如今的大學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教授們悠閑地開展著各種教學活動或者教研工作。當前的大學成為了多元化、復雜、需要持續投入的大規模事業。盡管大多數的高校都不以盈利為目的,卻變得越來越像商業公司,在很多工作方面,高校管理的難度要比企業管理更大。
2.高校工作復雜性表現。高校是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并存的地方,屬于一種松散的耦合組織,高校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教育活動和科研活動的不確定特征,正是由于這種不確定性,使高校的復雜性大大增加。而這種復雜性又會在高校的會計和財務活動中得到具體的表現。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高校也是學術和教育機構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影響著高校的各項工作。高校的管理系統也存在一定的復雜性,高校在管理過程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比企事業單位更多,所以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不會如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二、高校會計與財務復雜性的理論研究
1.高校會計難的理論基礎。“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這是由馬克思所提出的觀點,整個商品世界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勞動能力,另一種是不同于勞動能力本身的商品[3]。總而言之,要使勞動能力持續保持下去或者具有專門性特征。比如學校教師所提供的這些服務,購買這些服務,就是要購買可以被出賣的商品。勞動能力是學校所謂的產品,一般而言,這種產品一旦被提供就會隨即消失,幾乎不會留下痕跡。產品和生產的行為無法進行明確的劃分。能力則是針對單位的業績,它并不總能夠被計量。在管理的過程中如果一個東西無法進行有效的衡量,那么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而會計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到確認、計量、報告,這些屬于無形產品,劑量難度較大。比如,科研成本和定價難度就比較大。
2.高校財務難的理論基礎。高校財務管理難度大,復雜性顯著的表現主要為:科研經費和教育成本等具有不確定性,無形資產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人們的認識中,不確定性總是與風險相互聯系的。哈羅德·比爾曼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即:“在一個非營利的組織中,生產目的主要是由外部所賦予的,所以組織的主要目的是要決定怎樣才能在費用限額之內達到既定的目的。”[4]高校的生產目的則是由外部所賦予的。然而在實際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制定預算就變得相對復雜。因此,高校財務也具有了復雜性的特點。
3.高校管理會計難的理論基礎。與單純的制造業企業相比,大多數的政府、非營利組織和服務性的單位更加難以進行管理控制。最主要的原因是,制造業企業生產出的計算機、汽車等容易計量,而非營利性組織與服務性組織所生產的產品難以集料,只有在提供了服務之后,甚至還需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后我們才可以明白這項服務到底是怎樣的。對于任何的一個組織而言,管理控制系統想要取得成功必須要對員工等進行激勵和培養,使他們可以保持一致的目標。對具體目標落實前后進行一貫的監控。而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組織而言,在設置財務利潤指標和相配的激勵手段時還存在別的困難,很多在非營利組織中謀職的人并不是為了金錢。
三、高校會計與財務復雜性的具體表現
1.相關制度建設的難度較大。對于高校和其他的企事業單位而言,會計和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轉必須要一定的制度作為保障和支持。只有比較完善和規范的制度才可以開展有效的財會工作,為財會工作人員提供準則。因此,高校會計和財務管理必須要具備科學合理的財會制度。但就我國高校當前財會管理現狀而言,部分的高校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制度,即便是已經建成的財會制度,也不夠規范、完整和系統,也無法使財務和會計的管理工作得到更快的推進。也正是因為在實際的會計和財務管理過程中缺少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高校會計和財務復雜性才會表現得更加明顯。當前我國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但是從制度的制定到最終政策的出臺經過了五年的時間,其間還進行了幾次修訂,所以制度建設難度比較大[5]。
2.會計工作的特殊性。高校財會管理工作具體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比如會計人員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多方利益,除了需要考慮到具體的投資收益,還需要考慮債權和投資人的利益,甚至還需要考慮到社會公眾的利益[6]。當前高校會計和財務管理的決策和管理力度都比較欠缺,最終導致所制定出的政策與學校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不少財會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理念仍然較為落后,不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部分高校盡管進行了制度改革,但改革的力度不夠大,因此無法將高校的各項制度具體落實。工作過程中形式主義嚴重,財會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總的來說,高校會計工作管理方面較為空白,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針對高校會計工作發展現狀,必須要進行深層次的改革,使財會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實施。
3.會計財務管理體制改革難度大。我國的經濟和社會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也呈現出新的特點。但是,高校的財務和會計管理體制依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這就導致其與當前的時代不相適用。若沿用舊的管理模式與思維,將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所以必須要針對高校會計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進行改革。高校作為非營利性機構,領導者往往更加重視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社會效益,對于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管理體系不夠健全,管理人員素質比較低,因此高校的會計財務管理體制改革難度較大。
4.公共預算較為復雜。公共預算涉及到的內容和范圍都比較廣泛,具體落實的工程中需要很多步驟才可以完成。高校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屬于公共預算領域,所以其具有的復雜性特點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公共預算特點的影響[7]。我國公共預算工作的開展時間比較短,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作為公共預算的組成部分,高校會計和財務管理過程中也有不少問題出現。因此,高校想要解決在會計和財務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認識到公共預算管理中的根本問題和存在漏洞,改變當前的公共預算模式。在具體的改革過程中,可以以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再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公共預算經驗。針對我國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創新傳統的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提高公共預算的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為高校財務和會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5.財務目標不夠明確。財務目標不明確是我國高校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又一個重要的問題[8]。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經濟利益的獲取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更重要的地位。高校財會管理人員的思想自然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所以他們在制定財務目標的過程中出現了分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應以經濟利益是高校財會管理的核心;第二,學校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三,充分發揮投資的作用,以此來提高學校的教育經費;第四,高校首先需要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教育成本最大程度地減少,使學校所面臨的風險可以降到最低。
四、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事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國家對高校的投資力度逐漸加大,但由于高校是一個行政權力組織與教育權力組織構成的耦合體,因此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難度也逐漸增大。比如,財會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的財務目標不夠明確、公共預算較為復雜等。想要使高校的財務和會計管理工作高效開展,必須要對高校的會計和財務復雜性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找出問題所在,這樣才能夠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 喬春華.論高校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J].會計之友,2014,(36):97-101.
[2] 蔣靜.論高校會計與財務復雜性[J].才智,2015,(5):52.
[3] 彭華.分析高校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5,(9):203-204.
[4] 宋志軍.解析高校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2):25-26.
[5] 蔡玲玲.淺探高校會計與財務的復雜性[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30):63-64.
[6] 佘祥云.高校會計與財務復雜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350.
[7] 鄭東旭,崔文萍.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30):99-101.
[8] 郭曉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6,(31):71-72.
[責任編輯 劉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