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棟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治療宮角妊娠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宮角異位妊娠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行開放手術,觀察組則行腹腔鏡手術。比較手術相關情況及術后3個月兩組性激素水平;觀察隨訪1年兩組宮內妊娠情況及術后性生活開始時間與恢復規律性生活時間。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下床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E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RL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宮內自然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宮外妊娠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恢復性生活時間及存在恢復規律性生活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結論 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術對宮角妊娠患者的內分泌影響較小,術后較快恢復規律性生活,且有效減少再發宮外孕概率。
[關鍵詞]腹腔鏡;開腹手術;宮角妊娠;宮角楔形切除;輸卵管切除
[中圖分類號] R71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7(b)-01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aparoscopic uterine wedge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 salping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horn pregnancy.Methods Eighty cases with uterine ectopic pregnancy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routine open surger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laparoscopic surgery.The surgical situation and levels of hormones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intrauterine pregnancy during 1 year follow-up;time of sexual life regain postoperation,time of recover regular sexual life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ime of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he hemorrhage during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arli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he level of E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PR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he time of sexual life regain postoperation,time of recover regular sexual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 salpingectomy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endocrine and it is quickly restore regular sexual life and i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recurrent ectopic pregnancy.
[Key words]Laparoscopy;Laparotomy;Uterine horn pregnancy;Palace wedge resection;Fallopian tube resection
宮角妊娠臨床上主要指受精卵定植于近子宮及輸卵管口交叉部位的宮角處[1],臨床發生率相對較少[2],但其一旦發生,隨著孕囊的增大時刻存在宮角或輸卵管破裂導致大出血甚至威脅患者生命的可能[3],同時該部位妊娠亦是早孕、流產以及滋養細胞性疾病的高發因素[4],臨床上多漏診及誤診。宮角妊娠作為異位妊娠中最兇險的一種類型,一旦病灶破裂導致大出血,極易出現失血性體克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以往針對此類患者多行開腹患側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6]。近年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以及醫師臨床操作技能的提高,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手術越來越多的在臨床得到開展[7]。以往研究證實腹腔鏡手術相對開腹手術,其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8]。但目前極少有研究針對腹腔鏡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術術后患者性生活質量、妊娠方式及相關性激素變化進行研究,為彌補以上不足,本研究主要探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下行宮角楔形切除患側輸卵管切除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宮角異位妊娠患者80例,所有患者入組前均通過盆腔超聲、血液生化檢查以及陰道后穹隆穿刺等確診為宮角異位妊娠,入組前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20~40歲,結婚時間或存在未避孕規律性生活時間超過2年,排除既往合并內分泌系統疾病、合并盆腔手術史、合并腹部手術史、合并泌尿生殖系統手術史、合并心理功能障礙、使用長效類避孕藥物或使用雌、孕激素類藥物治療、夫妻兩地分居或感情不和分床居住以及簽字拒絕入組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0~40歲,平均(29.5±1.3)歲;病程1~12 h,平均(3.0±0.2)h;月經初潮年齡12.0~16.5歲,平均(13.5±0.2)歲;術中可見盆腔積血200~1500 ml,平均(1050.0±55.0)ml。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29.6±1.4)歲;病程1~12 h,平均(3.1±0.2)h;月經初潮年齡12.0~16.5歲,平均(13.6±0.2)歲;術中可見盆腔積血200~1500 ml,平均(1050.5±55.5)ml,兩組年齡、病程、月經初潮年齡及術中可見盆腔積血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入組者均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下完成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手術,術前常規導尿,術中采用截石位。對照組行開放手術,選擇恥骨聯合上方3橫指為切口進行手術治療;觀察組選擇臍周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充分暴露并對腹盆腔內情況做到全局觀察,使用垂體后葉素12 U稀釋于1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注射于子宮肌層,以減少術中出血,術中使用電凝鉤處理宮角膨大部位,沿與輸卵管縱軸平行的方向作梭形切口,如有破口,超出破口范圍作梭形切口,使創面整齊,盡量大塊取出妊娠組織,并以吸引器吸刮肌壁,當出血明顯減少,則可認為達到完全流產。最后于著床部位肌層注入甲氨蝶呤50 mg,創面漿肌層間斷縫合。術畢送病檢確診。
1.3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比較手術相關情況及術后3個月兩組性激素水平;觀察隨訪1年兩組宮內妊娠情況及術后性生活開始時間與恢復規律性生活時間。雌二醇(E2)、孕激素(PRL)測定使用ELISA法進行,所用試劑盒由上海通蔚試劑提供;患者性生活開始時間即為術后當日開始直至順利完成術后第一次經陰道性交之間間隔時間,規律性生活頻率為患者主觀感覺與術前性生活頻率相同為標準;妊娠方式:自然妊娠、促排卵后妊娠、人工受精及未妊娠4種,妊娠方式統計為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通過超聲檢查確定子宮內存在孕囊為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相關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少于對照組,術后下床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術后3個月兩組相關性激素水平的比較
術后3個月,觀察組E2及PRL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成功宮內妊娠的比較
觀察組宮內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兩組術后性生活相關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恢復性生活時間相對早于對照組,存在規律性生活頻率同樣早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3討論
宮角妊娠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異位妊娠,其發病率雖然較低但如未能及時發現,其預后較差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9]。根據受精卵種植的部位不同患者臨床表現存在一定差異性,多數患者表現為異位妊娠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相對較晚[10],而導致對本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的不及時[11]。該部位妊娠一旦破裂,將有可能導致患者腹腔內大量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2]。故早期診斷同時選擇合理治療方法十分重要[13]。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術是目前較為常用的手術方式,其對操作者手術技巧及腹腔鏡下縫合與打結技術均提出較高要求[14]。但有研究稱[15],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對患者影響較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少于對照組,術后下床時間早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手術具有術后耗時短,術中出血較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針對術后3個月兩組相關性激素水平對比發現,觀察組E2、PRL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手術對患者術后性激素相關激素影響較小,且術后較快恢復正常水平。另外隨訪1年兩組成功宮內妊娠情況發現,宮內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宮外妊娠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針對宮角妊娠患者行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患者術后自然宮內妊娠率較高,有效地較少了術后再發異位妊娠的比例。最后針對兩組術后針對性生活及相關指標比較發現,觀察組術后恢復性生活時間相對早于對照組,存在規律性生活頻率時間同樣早于對照組。提示針對宮角妊娠患者行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患者術后能較快地恢復正常性生活規律,提高生活質量。究其原因可能為觀察組行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一方面有效地保留健側子宮及輸卵管的完整性,進而更好地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減少開放手術的術后導致腸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術后恢復[16];另一方面腹腔鏡下宮角切開后縫合修補有效的對宮角部分解剖結構進行重建,一定程度上減少再次宮角妊娠及其他類型異位妊娠的概率[17-18],而且腹腔鏡手術視野更為清晰,能最大限度的取出妊娠組織,盡可能減少術后持續性異位妊娠的發生,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對患者心理影響小,故患者術后較早恢復規律性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19]。
綜上所述,對宮角妊娠行腹腔鏡下宮角楔形切除聯合患側輸卵管切除術者,對患者內分泌影響較小,術后較快恢復規律性生活,且有效減少再發異位妊娠概率。
[參考文獻]
[1]楊孝軍,徐建英,沈宗姬,等.倒刺可吸收縫線在腹腔鏡下宮角妊娠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1):55-58.
[2]凌丹,趙仁峰,胡曉霞,等.腹腔鏡手術治療未破裂型宮角妊娠的手術技巧[J].微創醫學,2013,8(5):630-631.
[3]李揚,劉貴鵬,俞麗娜.腹腔鏡下子宮體楔形切除術對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4,43(4):368-371.
[4]朱瑩瑩,范盈盈.腹腔鏡下宮角妊娠部位楔形切除修補術在宮角妊娠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9):1137-1139.
[5]陳燕,張紅洋,翟愛琴.腹腔鏡下縫扎術保守治療宮角及輸卵管間質部妊娠[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4,44(11):832-834.
[6]余云霞,毛茶仙.腹腔鏡治療輸卵管間質部妊娠19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1):218-221.
[7]張冬雅,史惠蓉,郭紅軍.各孕周宮角妊娠38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3,12(5):355-358.
[8]張儒英,索靜,蘇日娜.宮角妊娠的診療要點與治療[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37(2):176-178.
[9]潘成榮.宮腹腔鏡聯合方案對宮角妊娠患者的診療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0):87-90.
[10]王文霞,林利紅.腹腔鏡下子宮體楔形切除術實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4,21(5):21-23.
[11]江祖德,曹麗燕.胃間質瘤采用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分析[J].外科研究,2015, 5(18):93-95.
[12]傅繼寧,肖冰,高克強.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在肝膽外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4,28(1):23-28.
[13]羅鈺銘,李靜波,周燕,等.經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后同側宮角妊娠5例診治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6):3110-3111.
[14]潘曉華,譚潔.輸卵管間質部妊娠腹腔鏡下病灶切開縫合與楔形切除的比較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 13(2):149-151.
[15]陳少鋒,梁明,熊斌,等.血管內介入治療子宮宮角妊娠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6):6124-6125.
[16]趙紅軍.胃間質瘤開腹與腹腔鏡胃楔形切除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5):516-520.
[17]張蕾,周懷君,周白,等.子宮內外同時妊娠39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7):697-698.
[18]師俊梅,楊建華.B超介導下宮腔鏡對宮角妊娠的診治[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4):75-78.
[19]王清芬.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18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3,11(19):4709.
(收稿日期:2017-05-05 本文編輯:任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