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將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進一步理論化,指出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要內核。這就要求我們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切實探究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機制。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入人心,融入社會,以期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發展、大繁榮。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機制研究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一)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基于國家層面,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倡導民主,文明,和諧,繁榮。富強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核心價值觀,即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意味著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提高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實現共同富裕。民主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追求,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價值的集中體現。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的積極成果。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中國共產黨不懈追求的價值目標。
(二)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基于社會的角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必須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命題,是社會主義的終極價值和基本方向。平等是保證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權利,以確保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它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公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法治不僅是治國方式,也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公民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從個人的層面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必須提倡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愛國主義是對祖國和民族的忠誠,和報效祖國的思想和行為的有機統一。敬業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化,是每個人熱愛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工作認真,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誠信是“誠實守信”。誠信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社會主義社會健康發展,文明和諧,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法治的現實需要。友善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社會基礎,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能夠更好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與實踐,強調“三個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才能更好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落實到實處,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的法制,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一)突出黨員干部表率作用,建立示范引領機制
社會是一個大整體,社會風氣對于每一位成員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風氣的矯正和引導。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黨性錘煉,自覺抵制不正之風,以自己的行為和人格引領社會風氣。發揮黨員干部的宣傳作用,深入基層群眾開展宣傳活動,提高人們的理論,政治,情感的認同。不斷提高群眾參與的廣度與積極性,促進宣講的影響力。
(二)注重引導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建立教育培訓機制
青少年階段是價值形成的重要的階段,應對不同年齡的青少年進行不同的方式引導。如在學校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廣泛開展感恩教育,誠信教育主題教育活動,使青少年更加直觀具體的領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把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發揮義工和志愿者幫扶作用,建立長效幫扶服務機制
志愿者具有奉獻,友愛,互助的精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公民的社會責任在志愿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因此,要注重搭建志愿服務的平臺,能夠讓志愿者方便快捷的對服務對象和項目進行了解,更好更快地投入服務中。健全志愿服務制度,在多領域多行業進行多種形式的志愿幫扶活動,最終形成促進志愿服務的強大的合力。
(四)激發企業家參與公益熱情,建立公益慈善機制
積極倡導誠信守法、熱心公益、扶貧濟困的企業家精神,充分發揮企業家參與公益積極作用,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通過重商,扶商等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大力發展壯大民營及實體經濟,增強經濟實力。積極培育一大批熱心家鄉建設、熱心公益事業、具有高度責任心的經濟能人,增強這些企業家的認同感、自豪感。此外,公益慈善機制的建立亦是一個重要舉措。
(五)凝聚各界力量,建立全社會參與機制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涉及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凝聚全社會各界力量。充分發揮典型示范的引領作用,堅持用身邊的典型事例來引領、教育和推動廣大群眾自覺投身參與“好人社會”建設,切實增強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感染力,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各界人士的力量。加強部門聯動,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融入到各單位、各行業的具體工作和活動中,加強部門單位、行業的溝通聯系,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的合力。進一步把建立完善彰顯社會主流價值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職業規范、學生守則等具體行為規則,作為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在全社會培育文明和諧社會新風尚。
參考文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新華出版社,2013.
[2]宣兆凱,韓震.中國社會價值觀現狀及演變趨勢[M].人民出版社,2011.
[3]鄭承軍.理想信念的引領與建構——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艾文禮.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行合一的生動實踐[N].光明日報,2014,(3).
[5]程恩富,劉偉.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理論解讀與實踐剖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6).
作者簡介:
汪燕(1992.06.04—),女,漢族,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向,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