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文
5月10日上午8時9分,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一槌敲下,文在寅作為第十九任韓國總統的任期正式開始。
在確信當選后,文在寅來到首爾光化門廣場發表講話稱,他將竭盡全力建設一個全新國家。他很熟悉這里: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故發生后,他曾與遇難者家屬在此絕食靜坐。2016年“親信干政”事件爆發,他多次參加這里的燭光集會。
上任當日,文在寅訪問國立顯忠院,到國會宣誓就職。他不搞盛大就職典禮,而是馬上上班,這種樸實作風反映了他的個性。他一向不愛出風頭,助手評價他“總是一本正經”,他則在接受采訪時自稱最大缺點為“無趣”。但民眾公認他是個正派的人,而這正是當下韓國政壇的最可貴品質。
在拘留所收獲了愛情
1953年1月24日,文在寅在巨濟島出生,是5個兄弟姐妹中的老二,也是長男。他父親曾到戰俘營打工,母親背著年幼的他,從巨濟島收購雞蛋到釜山倒賣。他上小學時,全家搬到釜山影島,父親經營襪子批發業務,做了幾年生意后被越來越多的賒欠款壓垮了。
貧困的生活,讓文在寅早早領悟了什么叫“民間疾苦”,也讓他很早就關注社會不公平現象。他曾回憶,自己小學時因為無法負擔學生會的會費,每到繳會費時都逃學一天“跑到海邊玩耍”。從政以后,他強烈主張給予貧困子弟半價學費的優待。
兩次競選總統的文在寅自嘲“重考先生”。他首次參加大學入學考試失利,復讀后考入慶熙大學法學系,還得到全額獎學金。1973年,韓國多所大學發生了反對樸正熙獨裁統治的示威運動,身為慶熙大學學生會總務部長的文在寅是該校示威組織者之一,并因此在1975年被拘留,遭到學校開除。他被判處8個月有期徒刑、緩刑一年。
在首爾西大門拘留所被關押的日子,一位名叫金正淑的女生幾次來探望,這讓文在寅既意外又感動。其實,兩人早就在學校的法律慶典活動上認識,當時讀大三的文在寅與剛入學在音樂系就讀的學妹金正淑是搭檔,彼此有了好感。后來,文在寅服兵役,退伍后又因參加示威游行而再度入獄,她探望他的地點不斷變化。金正淑說,回想兩人的戀愛史,似乎就是一段“探望史”。相識7年后,兩人結婚。
秉持“三不”原則,做干干凈凈的律師
文在寅回憶當年剛退役的日子,卻覺得是一生中最尷尬而無頭緒的。復學不成,在家閑著也不像回事,進退兩難時父親又突然離開了人世。為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文在寅決定參加司法考試。在父親49天祭后,文在寅離家住進了頭輪山大興寺的庵堂,準備考試。韓國的司法考試要考兩輪。大三那年他曾通過首輪考試,這次重考順利過關。他立志第二年通過第二輪考試。
就在此時,韓國再度發生了示威抗爭。1980年3月,文在寅復學,又投入到大學生民主化運動中,5月被指違反戒嚴令再次被捕。在拘留所里,金正淑給他送去好消息:他通過了第二輪考試。讓他意外的是,他被釋放了,后來還拿到學士學位,并順利通過司法考試的面試。
1982年,文在寅完成在司法研修院的學習,以總成績第二名畢業,獲“法務部長官獎”。他立志成為一名法官,但因參加學生集會和入獄的“前科”而未能如愿。他后來說,自己很失望,但法治夢想沒有泯滅。他決定當個為百姓辯護的律師。
回到釜山,文在寅在朋友的介紹下見到了律師盧武鉉。文在寅在自傳中說,見到盧武鉉好像是命中注定一般。當時,盧武鉉也正因時局動蕩而感到迷惘。
盧武鉉和文在寅相差6歲,但兩人都抱著“做干干凈凈的律師”的信念,一拍即合。很快,兩人成立了聯合律師事務所,并秉持不宴請法官和檢察官、不收受傭金、拒絕走門路的“三不”原則。當時,韓國司法腐敗成風,他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卻又備受矚目。
1988年,盧武鉉當選國會議員,正式步入政壇,文在寅則留在釜山繼續從事勞動維權工作。據韓國《國民日報》報道,當時每天到訪咨詢所的釜山、慶南地區勞動者絡繹不絕,3年內其經手的訴訟案件達300余起,勝訴率70%。
盧武鉉的鐵桿幕僚
2003年,盧武鉉時代拉開帷幕,文在寅成為青瓦臺民政首席秘書。不過一年后,他因健康問題及不愿卷入黨政政治,選擇了辭職。
2004年2月,文在寅來到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尼泊爾。他斷絕了與韓國國內的聯系,輕松地享受著登山的快樂。但這種平靜沒有持續多久。3月的一天早晨,文在寅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翻閱《國際先驅論壇報》。《韓國總統盧被彈劾》的標題讓他吃了一驚。他立即終止旅行,返回韓國。原來,韓國國會通過了對盧武鉉的彈劾議案,他被暫停總統職權,接下來要應對憲法法院庭審。文在寅立刻組建律師團,親自擔任代理律師,還擔任了發言人的角色,并時常參加反對彈劾盧武鉉的燭光集會。兩個月后,彈劾議案被憲法法院推翻,盧武鉉恢復總統職權。之后,文在寅先后擔任青瓦臺市民社會首席秘書、民政首席秘書等職。
盧武鉉卸任后,來自保守陣營的李明博接掌了青瓦臺。沒過多久,盧武鉉卷入受賄丑聞,韓國檢方展開調查。文在寅又回到盧武鉉身邊,擔任其法律顧問。2009年5月23日,不堪壓力的盧武鉉在慶尚南道金海市烽下村私宅后的貓頭鷹巖一躍而下。文在寅在自傳中寫道,那是他人生中最痛苦、難熬的一天。他向媒體宣告盧武鉉離世的消息,安排葬禮,處理后事。對盧武鉉不離不棄的情誼,穩重、有節制、可信賴的形象,給韓國民眾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