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劍鋒 趙正國 黑濤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 鄭州450000)
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對甲狀腺結節的臨床治療效果
馬劍鋒 趙正國 黑濤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 鄭州450000)
目的:探討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小切口組各51例,分別實施常規手術和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比較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小切口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切口長度及術中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小切口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在甲狀腺結節治療中具有明顯的優勢,臨床效果顯著。
甲狀腺結節;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臨床效果;并發癥
甲狀腺結節是普外科常見的良性疾病,是指甲狀腺內有良性腫塊,并可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甲狀腺結節一般為多發性,常規開放手術可將病灶徹底切除,但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綜合有效性不佳,且手術瘢痕明顯,影響術后美觀[1]。研究指出[2],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屬于微創術式,技術逐漸系統化、理想化,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在甲狀腺結節治療中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102例,均為多發結節,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小切口組和常規組各51例。小切口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37.45.1)歲;最大結節直徑1.4~3.8 cm,平均直徑(2.40.7) cm。常規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26~60歲,平均年齡(37.94.9)歲;最大結節直徑1.4~3.8 cm,平均直徑(2.30.8) 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成員審批通過,均簽署同意書。排除嚴重感染或有系統性疾病者、合并嚴重內科或者精神系統疾病者。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常規組實施常規開放甲狀腺切除手術,小切口組實施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如下:患者取仰臥位,肩部墊高,使頸部充分暴露;以胸骨切跡上方2 cm為手術切點,于皮膚褶皺處做一3~5 cm長度的小切口;逐層分離皮膚、皮下組織,游離皮瓣,切開頸白線,暴露甲狀腺及其周圍組織,判斷其供血動脈,結扎一側血管,切開甲狀腺并游離相關血管,離斷有關分支后放置橡皮引流管進行引流,縫合切口。術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盡量在42~84 h內將引流管拔除。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小切口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等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組別 n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切口長度(cm)住院時間(d)小切口組 51 40.21.2常規組 51 56.710.3 41.810.6 4.20.8 5.5 1.4 t 12.047 15.893 6.145 6.075 P<0.05 <0.05 <0.05 <0.0511.2 74.99.8 6.61.2 7.9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小切口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多種原因均可誘發甲狀腺結節,如碘攝入量異常、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陷、藥物濫用、甲狀腺感染、炎癥反應等。手術是甲狀腺結節的主要治療方式,常規開放手術術中對甲狀腺游離的范圍較大,不僅增加了出血量,甚至會增加周圍正常組織損傷的風險[3],且切口較大,容易出現皮膚麻木、頭部活動受限、感官功能障礙、皮下血腫等并發癥,影響術后恢復及美觀[4~5]。
小切口甲狀腺切除手術為典型的甲狀腺結節微創手術。相較于常規開放手術,該術式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創傷更小,切口短,對頸前血管和淋巴管回流影響較小;其次,該手術對患者正常組織傷害小,術后恢復迅速,且并發癥發生風險也相對較低;再次,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術后對患者外形美觀影響較小,對機體造成的創傷性應激反應較輕,臨床效果也更為理想[6~8]。
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切口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小切口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甲狀腺結節不僅能夠減輕創傷,促進術后恢復,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綜上所述,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迅速等優勢,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 朱衛國.對比分析常規甲狀腺切除術與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在甲狀腺結節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5):76-77
[2] 鄧文杰,秦青平,夏玉春.超聲刀FOCUS在低領小切口甲狀腺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15,23(7):556
[3] 孫太冉,李秀芬,魯蓓,等.傳統甲狀腺切除術與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對比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173-175
[4] 劉云宏,甘艷軍.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與胸骨上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的療效對比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2):247-249
[5] 高峰,吳遲.傳統甲狀腺切除術與改良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比較[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6,23(5):514-516
[6] 王培民.傳統甲狀腺切除術與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臨床對比評價[J].臨床醫學,2017,37(1):98-99
[7] 梁廷海.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療效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11):38-39
[8] 王巖,李鵬飛,嚴斌.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33-36
R65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49
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