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萍
(河南省蘭考第一醫院有限公司兒科重癥監護室 蘭考 475300)
聯合使用甲潑尼龍和阿奇霉素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分析
李慧萍
(河南省蘭考第一醫院有限公司兒科重癥監護室 蘭考 475300)
目的:探討甲潑尼龍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研究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和甲潑尼龍,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和給藥前后的CRP水平。結果:兩組的CRP檢測值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研究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和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效果更為理想,安全性更高。
小兒支原體肺炎;甲潑尼龍;阿奇霉素;治療效果;安全性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臨床兒科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及時診斷并給予積極的治療是保障療效及預后的關鍵因素[1~2]。為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92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甲潑尼龍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和單雙數字法等方式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6例。其中,研究組男30例,女16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6.840.34)歲;病程10~27 d,平均病程(17.211.39) d。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780.44)歲;病程9~26 d,平均病程(17.111.49) d。兩組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接受臨床常規治療:低流量吸氧補充機體氧容量,補液維持機體內環境(酸堿度、電解質等)穩定,丙種球蛋白(國藥準字S20023011)1次/d、靜脈滴注1.5 g/kg/次,連續使用3 d,頭孢曲松鈉(國藥準字H31020954)1次/ d、20~80 mg/kg/次,連續給藥4 d。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國藥準字H20058149)初始劑量根據患兒實際體重確定,10 mg/kg口服,1次/d,應注意每例患兒每日最大給藥劑量不應超過0.25 g,第2天劑量減半并連續給藥4 d,共5 d。研究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和甲潑尼龍,阿奇霉素的給藥方法同對照組,甲潑尼龍(國藥準字H20020224)1次/d、2 mg/kg/次,連續給藥2 d。
1.3 觀察指標及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給藥前后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變化情況。根據患兒治療前后的臨床表現(咳嗽、發熱、肺部喘鳴音等)和影像學檢查變化情況,結合世衛組織(WHO)制定的相關標準判斷其療效:(1)顯效:治療后各種臨床表現均消失,胸片顯示肺部陰影消失;(2)有效:治療后各種臨床表現均顯著改善,胸片顯示肺部陰影縮小幅度在50%以上;(3)無效:治療后各種臨床表現均未改善甚至加重,胸片顯示肺部陰影縮小幅度在50%以下甚至增加。CRP測定:清晨空腹抽取患兒靜脈血2 ml,經離心(速度1 500轉/min,離心半徑10 cm)10 min后,分離血清并進行CRP檢測,儀器選用TBA-40F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檢測方法為快速免疫透射比濁法(turbidimetric inhibition immuno assay),使用試劑盒(四川省邁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RP檢測結果正常范圍為0~10 mg/L。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兩組患兒給藥前后的CRP檢測值以()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效果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CRP檢測情況比較兩組CRP檢測值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研究組下降幅度較對照組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CRP檢測情況比較(mg/L,

表 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CRP檢測情況比較(mg/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CRP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6 53.36 4.39#2.87*#對照組 46 54.2811.24 7.2410.98 13.95
2.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出現1例面部潮紅(2.17%),對照組未發生任何不良反應(0.0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甲潑尼龍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通過對炎性因子的調節達到抑制其炎性反應的作用[3]。有學者提出[4~5],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若加用阿奇霉素和甲潑尼龍可有效避免因患兒個體差異所致的療效不理想,有利于獲得更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研究中,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后,該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71.74%;研究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阿奇霉素和甲潑尼龍后,該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89.13%,其炎性反應指標CRP的下降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和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可獲得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安全性高,有利于保證患兒的療效及預后。
[1] 劉玲,姚寶珍.加味五虎湯聯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治療痰熱閉肺型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7,32(3):352-356
[2] 占文君.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對患兒C反應蛋白活性及心肌酶含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4):521-522
[3] 姜燕,唐紅強.小劑量甲潑尼龍沖擊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12):156-158
[4] 易惠茹,易思明.甲潑尼龍聯合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8):84-85
[5] 彭鋒,鄒敏珍,陳慧瓊,等.痰熱清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1):28-29
R725.6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53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