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鳳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呈良好的趨勢發展。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在學生綜合素質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占據了重要的成分,所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當前的教育形式下,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 數學語言能力 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但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大多數的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片面追求數學知識的講解以及過度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很大層次上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最終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當中對一些數量關系理解的不夠到位,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育者應該轉變教學思想,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低年級數學語言概述
在小學實際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利于規范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行為規范在一定層次上還能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必須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認知,在加強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讓學生對數學語言有一個基礎的了解,然后在數學語言進行實際的理論操作。在小學教學當中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是一個基礎性的教學,所以要想真正的將數學這門學科學好,必須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這樣才能對后期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相關的案例,如乘法的定義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它反映了“連加”,又強調了必須是相同的加數。舉例如“3×4”,不但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3乘以4并能說出是表示4個3連加,通過這樣回答就反映學生對乘法的理解,經過一學年的數學嘗試,不少學生都能正確運用數學語言表達所學的數學概念。能完整地回答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還能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同一個問題,表現了思維的靈活性。這樣即訓練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也讓學生掌握并運用了知識。
二、培養低年級數學語言的具體策略
(一)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
在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過程中,作為教育者應該在培養的過程中立足于學生的興趣,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老師應該利用自身的表達方式對數學語言進行有效的講解,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自主性,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數學語言,還能加強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記憶。在眾多的學生當中會有一些數學語言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利用學生的這個優勢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引導出新的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認識人民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在小學數學當中占據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這節課時中教學的重點是認識人民幣,教學的難點是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實際教學當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比喻的手法進行教學,將相應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轉換。教“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我先出示畫有5只小白兔的幻燈片叫學生數數有幾只,然后出示與小白兔對應的5只小黑兔,讓學生認識“同樣多”,再在5只黑兔后面增加了2只黑兔,讓學生說出,黑兔的數量除了和白兔同樣多的5只外還多2只,用加法計算,算式是5+2=7,并要求學生能說出算式“5”是黑兔和白兔同樣多的只數,“2”是黑兔比白兔還多的2只,所以黑兔有7只。這樣即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讓學生掌握與運用了知識。
(二)老師應創造相應的數學語言運用情境
小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還要注重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運用情境的建立,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數學語言能力的記憶,還能提高學生的在數學語言能力方面的應用。作為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應該結合相應的教學情況針對數學教學語言進行設計,可以采用劇本的形式,把班級的學生根據性格特點進行角色分配,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時、分、秒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一些學生扮演分,一些學生扮演秒,剩下學生扮演時,由老師出題例,如一分等于多少秒,由學生自行組織隊伍集合起來,給出老師要的答案。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語言的運用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師在語言上的示范
對于小學生相對來說在模仿力方面較強,所以老師的數學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老師在使用數學語言的過程當中應該做到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這樣才能更好的使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的學習當中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長度單位對于處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是一個學習上的難點,在老師教學當中也是教學上的重點。關于長度單位教學老師應該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長度單位有哪些以及單位之間的關系,在講述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運用數學語言對學生進行教學,以身邊的一些事物進行舉例。例如,身邊的粉筆以及黑板的長度等都是一些例子,老師可以進行親身的示范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接著可以讓學生針對老師講述的內容不明白的部分進行提問,學生也可以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針對低年級學生的教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著重加強學生應用數學語言能力的思想意識,讓學生能夠真正的認識到數學語言并真正的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數學語言的重要性。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針對加法的學習,老師可以進行應用舉例。如數學第一冊教材中有一幅小鴨插圖,我引導學生能進行四種不同的敘述。第一種,“岸上有5只鴨子,從河里又上來3只,岸上一共有幾只鴨子?”第二種,“岸上有一群鴨子有3只游到河里,岸上還剩5只,岸上原來有幾只?”第三種,“一共有8只鴨子,有3只在河里,岸上有幾只?”這樣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學習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給予適時的評價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當中,作為教育者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動力,老師的鼓勵可以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去進行學習。在課堂當中,學生的發言得到老師的肯定,學生會更加勤于思考。在小學教學當中老師的評價可以分為指導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還有總結性評價。老師在日常的課堂當中除了給予學生相應的激勵性評價之外,還要給予學生相應的總結性評價,這樣才能進一步讓學生對自身的數學語言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對于處于小學的學生來說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至關重要,所以作為教育者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底蘊,著重加強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讓學生在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外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永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84.
[2]于海英.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01):88.
[3]侯昌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30):11.
[4]周進書.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2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