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娣
摘要:傳統高中語文課堂以教師的講說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機械被動的接受著課程內容。語文課程本來就是單調枯燥的,加上高中階段學生繁重的課業壓力,學生難以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們要順應新課程的要求,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使語文教學富有成效。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高中語文 有效課堂教學 教師
語文學科是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良好語言能力的培養與思維品質的養成起著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改革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旨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從根本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育教學工作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應當深入了解新課程在教育教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進而完善自己的語文教學工作。
一、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被廣泛推崇,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當今教育背景下,作為新時代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摒棄傳統語文教學方式對思想的束縛,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使自己的教學工作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可以通過瀏覽教育網站和閱讀教育書籍,借鑒優秀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構優化方面的寶貴經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情況,制定出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走近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對學科教師產生認同感,才會對該學科產生學習興趣。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做知識的傳授者,問題的答疑者,還可以在課下走近學生,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在對學生學習生活情況有基本了解的同時,還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此外,教師要充分發掘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例如,在講授一篇描寫祖國河山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富有代表性的秀麗山川圖景展示出來,在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在范讀課文時要做到聲情并茂,在講解課文內容時要聯系生活實際,從而感染學生,達到“教”與“學”的共鳴。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利于學生正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從而深刻的理解課文中心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對于學生情感態度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重視課程評價,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課程評價對學生起到的激勵作用。教師要尊重不同學生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結合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制定一套科學公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模式。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應當體現全面性和綜合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現每位學生在語文學科方面的潛能。對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取得的進步,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良好的評價模式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充滿信心,使學生朝著理想的學習目標不斷前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虛心接受學生對自己語文教學工作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設性建議,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實現專業素質的提升,達到教學相長。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語文課堂作為語文教學開展的主陣地,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中語文課堂變得富有活力,使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獲得最大的收獲,是值得我們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思考的。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順應時代發展對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與文化素養,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為高中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有效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把握教育教學的關鍵要素,不斷深入研究,使語文教學達到最佳的狀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自主的進行學習,從而對語文學科發自內心的產生興趣。長期以往,語文教學工作定會取得長足發展,課堂教學也會變得簡單高效。
參考文獻:
[1]蘭瑞平.過于標高 遙不可及——對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幾點意見[J].語文教學之友,2006,(01).
[2]張紅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評價綜述[J].聊城大學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