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軍華
摘要:我國在2015年就頒布了《中國足球改革方案》,要各地中小學將足球納入體育教學課程當中,既可以加強學生體質,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國足球教育水平。對農村而言,開展足球教學還存在許多現實的問題,如何在現有的情況下解決其中的問題,提高農村初中足球教學水平,就此展開對農村初中足球教學方法探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農村初中 足球 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生而言,此時是鍛煉的黃金時期,通過鍛煉可以促進身體發育,強化身體素質,增強體質。而足球是非常適合初中生進行的一項運動,學校開展足球體育教學,可以有效地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對以后成長有著重要作用。
在全國提倡足球體育教學的現在,農村中學的足球教學環境有希望得到改善,使農村的孩子也能體會到足球的樂趣。作為農村初中的體育老師,也必須制定針對農村初中的學生的足球教學方法,以下我們就對農村初中足球教學方法進行簡單探究。
一、農村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足球教育經費不足
首先,農村初中學校沒有經費給學生設置學習足球相應的基礎設施。學校有球場,但針對足球訓練的器材不足。硬件水平跟不上,學生即使想學習也沒有條件學。導致體育課的足球教學無法開展。
其次,由教育經費不足,請不到專業的足球老師,農村初中現有的師資力量不足以教初中學生踢足球。部分貧困農村山區連基礎課的老師都配不齊,更別談專業的足球老師了。由于農村初中學生沒有專業的足球老師教導,同樣不能達成足球教學目標
最后,農村初中因為沒有經費,學生營養跟不上。同時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家里人都指望其考上大學改變家庭命運。很少有多余的時間和體力在課后再進行足球訓練。
由于以上種種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使足球教學被嚴重耽誤。
2.教學水平不高,師資力量不足
進行足球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要求較高,除了具備實際操作經驗外,還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但是憑目前農村初中的教學水平難以教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參與足球教學當中。
同時,學校師資力量并不足以對學生開展足球教學。農村初中老師不能提供足球方面專業的指導,和教學過程中滿足學生對足球的學習熱情和明白足球的樂趣。
即使有其他老師兼職足球老師,在課堂紀律上,農村初中學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敷衍教學的現象。老師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生從心理上就不重視足球教學,導致足球教學不能正常開展。
3.教學方法單調
由于師資力量,教育水平等原因,在農村初中足球的教學方法上,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改進,教學過程單調乏味,不能引起學生興趣,學生上課沒有積極性,不能真正學好足球,體會足球帶來的樂趣。
在教學方法上,依然沿用兩種方法。其一,直接開始訓練。通過技巧訓練、步伐訓練、爆發力訓練等,不斷重復練習,這時期的學生對足球的熱情很快就會降下來,變成敷衍式的訓練。其二,純理論教學,不開展實踐,和平時上課一樣,老師照本宣科,將足球教材中對足球的介紹都交給學生。學生由于不能實際接觸足球運動,造成心理的逆反,在以后更不會對足球感興趣。這種純理論教學的方式更是對學生興趣的一種磨滅。
兩種足球教學方式都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不能真正體會足球的快樂,同時又什么都沒學到,導致學生不僅是對足球,對所有體育活動都將產生厭煩的情緒。
二、農村足球教學方法提高辦法
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要提高農村足球教學水平,首要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興趣有了,老師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展足球教學才能事半功倍,獲得良好的教育成果,達成教育目標。
1.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農村中學里,學生的足球基礎近乎為零,不具備專業訓練的能力。老師在進行足球教學時,要根據農村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保證學生體會到足球運動的快樂。
例如,在教學目標具體制定中,對農村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學生之間可以完成簡單的配合。同時起到鍛煉身心的作用,使學生體會足球的樂趣。
對初二的學生,在教學目標中,還是繼續培養其對足球的興趣為主,讓學生完成部分簡單的戰術配合,運動量上可以在小場地上踢完一場比賽。同時教導學生運動時受傷的處理辦法,增加學生自信心,培養團隊精神。
面對初三學生,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可以開始培養學生制定戰術能力,對抗能力,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增強心理素質,達到可以控制個人情緒等目標。
通過在足球教學中不斷以小目標進行引導,最終將學生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2.合理創新足球教學內容
在足球教學中,教學方法不是單純的只有訓練和理論教學兩種,教師要不違背教育大綱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將足球教學變得適合農村初中學生,讓學生在足球運動中體會到快樂。
農村初中生處于身心快速成長的階段,雖然接觸足球的時間不長,運動基礎較為薄弱,但是可塑性很強,教師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成長。
例如,初一學生的教學內容可以是基本的傳、停、帶、射。對足球起源發展進行簡單講解,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認知;觀看經典的足球比賽,老師一邊講解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同時進行戰術內容進行理論講解,比賽規則之類的易于掌握的知識技巧。
農村初二的足球教學內容,可以在初一的基礎上加深。讓學生練習腳法,不同的腳法在傳、停、帶、射方面起到的不同作用。同時開展實戰教學,在比賽中鍛煉學生的體力與足球技巧。讓理論結合實際,讓學生真正掌握足球基本的技巧。體會足球的魅力。
初三學生在教學內容上,老師可以讓學生提高足球技巧,鍛煉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各種戰略戰術理論,讓學生來分析歷屆足球比賽,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實戰眼光。開展班級之間的對抗賽,讓學生了解自身水平。
3.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足球教師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農村初中學校開展足球教學設施不齊全,老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彌補基礎設施的不足,提高足球教學質量。
例如,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足球教學時,以過往比賽視頻作為教材,將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足球技巧和理論,以深動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拓展學生眼界,彌補教學中的條件不足。
還可以使用實戰教學法。不一定要舉行正規賽,讓學生分成兩組,小場地進行對抗賽。學生在比賽時如果能夠成功地用上自己所學的技術,便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還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所以教學比賽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
農村初中足球老師因地制宜,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新的教學方法,改變那種傳統枯燥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操作所學的知識,這樣學生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認真對待。
三、小結
農村初中足球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國家教育機構應該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保證農村足球教學的順利進行,讓農村孩子可以感受到足球的魅力,鍛煉好身體。
在初中具體足球教學中,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制定教學方法,既可以自行創造,也可以綜合運用現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提高興趣,提高足球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發軍.初中足球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J].運動,2016,(09):128+135.
[2]張克江.提高初中體育足球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J].學周刊,2016,(22):191-192.
[3]吳宏勝.農村初中足球教學方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