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蕓
一、調查背景
文明禮儀是公民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創建和諧社會必要的精神保證,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現實中,我們總能發現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也有很多同學把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這些出現在中等職業學校校園里的不知禮、不守禮、不行禮、不尚禮的不文明行為,應當引起警覺,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事不宜遲。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兩年的學習生活以后就要進入社會各行各業,他們的行為也將溶入到社會整體中,他們的文明禮儀程度將直接影響到社會整體的文明合諧生活,因此,了解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文明禮儀情況,引導他們進入更高的文明層次是十分有意義的,對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也有一定的推動促進作用。
二、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及其家長的文明禮儀狀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得到的相應數據,來對現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禮儀方面的情況做一個系統的了解通過了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禮儀的現狀,對中等職校學生不文明行為產生的原因、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中等職業學校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和改善不文明現象提供一定的參考。
三、調查對象
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及家長
四、調查形式
調查問卷(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5份)
五、具體實施步驟
(1)設計調查大綱,制作調查計劃;
(2)編制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文明禮儀現狀調查問卷;
(4)確定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
(5)隨機抽查本校學生及其家長各100名;
(7)問卷回收,統計回收率,并制作統計表;
(8)分析問卷,并得出結果;
(9)撰寫調查報告,并提出正確的結論。
六、數據分析
第一部分:學生基本情況及文明意識調查
根據調查有45%的同學認為自己文明禮儀受影響的因素主要來自家庭,有35%的同學認為影響因素來自學校,15%的同學認為影響因素來自社會。另外93.1%的同學認為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禮儀,可見同學們認識到文明禮儀對中職生重要性,而1.2%的學生認為不重要。這些數據說明大多數的同學其實是重視文明禮儀的,而有部分的學生是見風使舵的,可以受到影響的,但仍有部分的學生是從根本上沒有重視文明禮儀。
表明對于在校園內的公眾文明、衛生文明、語言文明的實際行為調查上,可以看到基本上能夠遵守文明禮儀的占半數少一點,而能夠被影響的占一部分,真正不能夠遵守文明禮儀的只有一小部分。
第三部分:社交文明禮儀調查
根據調查注重社交文明禮儀的為47.2%;不太注重的為40.8%;不注重的為12% ,對于在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文明行為調查上,可以看出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同學是屬于可以被影響的,他們的行為存在不確定性,時而隨環境或心情的不同在遵守文明禮儀與不遵守文明禮儀中變換。
表明大部分學生家長對于文明禮儀有一定的認識并經常有在公眾場所有文明行為和使用文明用語,甚至支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相關文明禮儀教育,有少部分學生家長持無所謂的態度,可見這部分家長對自己和孩子的文明禮儀不夠重視,忽略了文明禮儀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調查結果分析與探討
(一)調查結論
從調查中發現學生接受禮儀教育主要是從家中長輩中獲得的,學校禮儀教育不受重視,校園禮儀,社會禮儀缺失的現象明顯。我們看到大部分同學的文明禮儀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們的文明禮儀存在很多問題,說臟話,不注意個人、公共衛生,公交車上不讓座,不注重課堂紀律,不愛護公共設施,插隊,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行為。
同學們對禮儀還是很看重的,但是我們對于禮儀的理解還很模糊,只是停留在與人的交往需要禮儀,卻在實際行為中不明白怎樣才是遵守禮儀?有些同學很容易受到影響,看到別人不遵守自己也就放棄了。從調查中我們看到了中職學生對文明禮儀知識的渴望和對文明涵養提升的需求,側面也體現了我們學生群體的文明禮儀需要不斷地完善。
(二)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倡導禮儀教育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過多的呵護甚至溺愛,不少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往往習慣于以自我為主,往往缺乏一種與人謙讓、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關心、體諒別人,有時顯得智力有余而教養不足、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也有一些孩子因為不擅社交,孤獨無伴,而形成了任性、內向、偏執等不良性格。而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加強禮儀教育,提高與人相處、交往、合作的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發展,也有利于促進全社會文明和諧發展。
(三)如何深入開展禮儀教育
首先,學校要開設禮儀教育課程;其次,家庭禮儀教育不容忽視;再次,積極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最后,把學生文明禮儀滲透到日常工作中。
在這次調查中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調查人群不夠廣泛,數據分析不夠精確等,希望通過這次實踐,下次能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