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文言知識是研究古代文化瑰寶的必備要素,又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怎樣進行文言文教學,有必要深入研究。下面,筆者就中學文言文閱讀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熱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興趣,才能調動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從而實現“教有法,學得益”。
(1)豐富教學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習文言文的趣味性。“講”,老師講授,學生自講。教師對艱澀語句、難懂字詞進行重點講授,破除文言閱讀中的障礙;引導學生自主講解淺顯的文言短文,以加強對文言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演”,分角色演,故事新編演。組織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體味文言語境,進一步加深理解。“說”,說情節,講譯文。“說”其實就是將自己的“譯”表述出來,就是讓學生根據課下注釋準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2)優化朗讀訓練。當今社會已經遠離了古代的語言環境,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朗讀古籍原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尤其是文言文學習,不僅要多讀,更要懂得如何讀。文言文在對仗、鋪陳、排比等詞句美之外,還講究一定的節奏感和韻味美,讀來瑯瑯上口、抑揚頓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教師可在課堂內先做相應的示范朗讀,讀清句讀,讀準感情,用聲情并茂的朗讀感染學生;接著引導學生讀出節奏感,讀出音韻美,讀出優美和諧的快感。
(3)融匯文史知識。我國古代傳統文化具有文、史、哲相融的特點,徜徉于文言世界,我們可以領略荊軻刺秦王的悲壯、鴻門宴的緊張,可以感受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恭,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還可領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大道理,感悟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蔑視權貴、剛直傲岸的節操,體會歐陽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通過學習文言文這個窗口,讓學生去破譯古人的生活、思想和精神風貌,從這些詩文中學習傳承勤勞善良、自尊自律、慎行守廉、惜時苦學、助人為樂等傳統美德,以及匯聚著的中華民族傳統精神文化和意志品質。
二、指導方法,掌握文言現象
文言文具有特殊的語法規律,這為我們閱讀古文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困難,學習文言文應該掌握如下方法:
(1)養成單字思維的習慣。文言文用字簡約,以單音節詞為主,一般一字一詞,而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再者文言中有些詞現在不用了,但它們的意義作為語素(詞素)依然保留在現代語中。例如“失”,在文言中是一個詞,在現代漢語中不能作為一個詞單個使用,但是它可以作為一個語素構成許多詞,失禮、失陪、失盜、失手、失敬、失約、失態等。因而我們要花一定的時間來學習文言中單字的意義和用法,充分理解領悟文言文中單字的詞意。
(2)熟悉文言特殊語法現象。古今語法的差異,是我們學習文言的障礙,文言文常見的特殊語法現象有詞的活用、句子的省略倒裝、互文等。如知道疑問句或否定句中代詞作實語,賓語前置,就可以判斷《陋室銘》一文中“何陋之有”即為“有何陋”。再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己知”,在否定句中,代詞賓語放在動詞前了,知道了這個就能解釋類似的現象。如“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勇力弗敢我殺”等等。“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在這里是代詞,不是判斷詞,知道了這個就能解釋一大批類似的,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等。
(3)靈活翻譯。掌握了文言詞的意義用法與句子的結構,則對整個句子的翻譯便可靈活組織語言。學生在實踐中遇到阻礙,遇到疑惑,經過思考和教師的指點得到了解決,記憶也就更深了。譯文要準確規范,對中學生來說,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開始訓練時,總是不夠準確不夠規范的,但是如果教師每次都指出那些不準確、不規范的地方并予以糾正,久而久之,準確規范的翻譯就能夠逐步做到了。
三、加強訓練,提升閱讀能力
“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說的就是要加強訓練。那么,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要進行哪些訓練呢?
(1)理解詞義和句式基礎上的誦讀訓練。掌握文言文常用詞語和句式,不是讓學生背字典和名法條款,而是通過誦讀,用“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辦法去理解文章;通過反復誦讀一篇作品,真正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指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所謂比較閱讀,就是把相關聯的作品放到一起來讀,看異同,評優劣,在比較閱讀中獲得全面準確的認識,從而開拓知識視野、訓練思維能力、提高文言文鑒賞能力。比如學生學習了《廉頗藺相如列傳》,再研讀王世貞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兩相比較,同時引發了思考和爭論。
(3)準確規范的翻譯練習。準確,指詞語翻譯得當,字字落實;規范,指譯文的句子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練習文言文的現代漢語翻譯,可以檢查學生對文言文字、詞、句的掌握情況,還可以提高現代漢語的表達能力。
(4)適度的課外閱讀延伸練習。語文教學重視課外閱讀,若文言文訓練僅限于課堂,則難以形成堅實的能力。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難度適當的文言作品要求學生閱讀,如“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三國演義》等,使精讀和博覽相結合,使學生文言閱讀的能力真正提高。
(指導教師:趙春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