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占軍
摘要:在形形色色的教育模式中,藝術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與學生人格的塑造是至關重要的,其中,舞蹈教育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觀性在藝術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舞蹈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作為一種表現性藝術,對中職學生和諧審美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舞蹈能夠使學生從更高的境界上認識世界、認識生活,在藝術的境界中完善和升華個人藝術修養。所以在舞蹈教學中,舞蹈老師可以借機培養學生們形成正確和諧的審美觀,以提升舞蹈對于審美教育發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舞蹈教育 中職學生 和諧審美觀
中圖分類號:J7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4-0083-02
舞蹈來源于生活,它能夠將音樂與詩歌結合表達,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藝術表達形式之一。舞蹈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在不同時期人類思想、信仰、審美和生活理想的不同,舞蹈除了能夠讓人們去娛樂、欣賞,同時也具有教育作用。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所謂教育是根據自身條件以及院校教育的要求來進行的,所以舞蹈老師可以通過舞蹈教學,對學生們的審美觀念進行教育和啟發,提升學生們的精神境界和綜合素質。由此可見,舞蹈對于塑造中職學生和諧的審美觀具有積極作用。
一、舞蹈教育的發展
舞蹈作為人類創造的最古老的其中一種藝術形式,從古代開始,就被人們有意識地運用在陶冶情操方面。在商代,舞蹈就被視為一種通過情感為中心的表達藝術,所以中國古代統治者們便借用舞蹈中所包含的藝術情感,早早發揮了其教化作用[1]。到了近代,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了培養上流社會的人,將交際舞與芭蕾舞作為提升人才修養與素質的兩種訓練。這兩種舞蹈可以規范人們的儀容儀表和社會禮節,還可以訓練人們秀美的肢體和優雅的氣質;在現代,我國逐漸意識到舞蹈教育在提升國民素質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從校園中開始普及芭蕾舞、民族舞、集體舞等不同的舞蹈訓練。舞蹈老師們利用舞蹈教學,讓中職學生們去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以此來提升中職學生對自然景觀、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和人生的審美觀念,從更完善的審美角度看世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這樣的舞蹈教育普及方式是其他的教育形式所無法代替的[2]。
二、舞蹈對中職學生塑造和諧審美觀起到的作用
(一)“以真為美”
舞蹈以“真”作為自己的靈魂和精髓,舞蹈老師在教育的初始應該讓學生明白,美只存在于真實的事物中,在謊言、虛情假意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是不存在美的,讓中職學生意識到實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按照客觀的規律辦事,自覺遵循客觀自然規則和科學的重要性。其次再通過舞蹈中豐富的肢體動作來培養中職學生們的真實情感[3],例如在形體課程中,舞蹈老師可以讓中職學生通過大幅度的反轉、優美舒緩的伸展、激情洋溢的奔跑等肢體動作對學生們進行教育,讓中職學生在舞蹈實踐的過程中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此外,在音樂、服飾等可以聽到或者觸及到的真實效果影響下,中職學生通過肢體動作的不停變換也可以達到一種健身效果,在這些可以真實感受到的變化以及影響下,中職學生更能受到舞蹈藝術的熏陶,進而產生對真實美的不同理解,使得學生們對美感的體驗得以增強。如此一來,舞蹈老師就能夠更好地鼓勵中職學生們去追求真實的情感行為。
(二)“以純為美”
這里面提到的“純”即為純粹、純樸、純真。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于美已經產生了極大的包容性,不論是從表面上所體現的美還是人工雕琢出來的美,還是自然的、未經雕琢過的美[4],這體現了美的多樣性,同時也造就了每個人審美的差異性。在物欲橫流、追名逐利的世俗間,絕大多數的“俗人”對于美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從而忽視了人們內心深處最原始的那種純凈美。這樣相互影響的現象甚至已經蔓延到了校園中,越來越多的學生將功利視為圓滑的為人處世之道。莊子有言:“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而眾美從之”,他將能體現純樸的人尊為世界上的“真人”。而舞蹈中所追求的美,是自然的、真實的、未經雕琢的、最純粹的美。舞蹈能夠讓人們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最真實的內心情感,在跟隨著節奏起舞的姿態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最純粹的真、善、美,用虛擬象征的手法去表現人和物運動的狀態,使人們動情、入情、振奮,使觀眾產生聯想與之共鳴。多讓中職學生去欣賞、鑒賞一些優秀的舞蹈作品,令學生們的內心深處與這些舞蹈作品所要表達的純粹情感產生共鳴,可以使中職學生們樹立和諧的審美觀,讓學生們擁有如何去辨別善惡美丑的能力,明白自然和諧、純真得體才是真正的美。
(三)“以善為美”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在每一個人誕生的初始,都是純潔善良的。然而,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置身于社會這個大染缸中[5]。在花花世界中,充滿著形形色色的人,外在的美與內心的善是無法成正比的。然而在社會規則的運轉下,所有丑惡與虛偽都是無法長久生存的,真正的善是存在于一個人的人格中。以善為美是古代賢者們的共同認知,它的目的是要讓人們意識到講禮儀、崇尚倫理的重要性。舞蹈,作為一種以抒情見長的藝術形式,它能夠通過情來表達真實、表達純樸、表達善良。以舞臺劇《邊城》為例子,在中職學生觀賞這部作品的時候,就可以很深刻地感受到舞臺劇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淳樸善良的人性美。從一個風景如畫的邊遠小城中,學生們可以看到生活在那里的一群善良淳樸、與世無爭的鄉民[6],在這座小城里,沒有追名逐利,沒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被鄉民們看得比生命還重的道義,這是一座充滿著人性美與人情美的地方。除開《邊城》還有原生態舞臺劇《云南映象》,學生在觀賞《云南映象》這部作品的時候,也能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懲惡揚善的思想感情。由此,中職學生們可以切身體會到,在舞蹈藝術發展這一條漫漫長河中,不論是從遠古翩翩而來的舞者,還是充滿現代氣息的舞臺劇作品,都從不同的角度體現出善這個宗旨。讓學生們明白,善,是舞蹈能夠在歷史的顛沛下仍保持著永恒價值的一種體現。從寓教于樂中,讓中職學生們知道,要樹立以善為美的和諧審美觀便是講禮儀、崇尚倫理、注重教化,這樣便可以領悟“以善為美”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