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云
【摘 要】現代文閱讀理解,在每年的高考試題中都占相當大的比重,但是,對于這一類題型,不僅學生做題時感到難以把握,而且就連教師輔導復習時也感到非常棘手。本篇論文以高考現代文閱讀考查的向度為基點,著重論述了本人在語文教學中輔導學生做好現代文閱讀的常規思路,希望本人的思路能為部分語文教師輔導學生做好現代文閱讀題提供一點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思路;策略
現代文閱讀理解,在每年的高考試題中都占相當大的比重,是高考試題中拉開分數檔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學生做題時感到難以把握,而且就連教師輔導復習時也感到非常棘手。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的得分率,是需要好好研究的課題。下面我談一下我在語文教學中輔導學生做現代文閱讀的思路,希望能為語文老師們輔導學生做好現代文閱讀題提供一點幫助和借鑒。
一、高考現代文閱讀考查向度
現代文閱讀在高考語文中,主要體現在對必考中的一般論述類文章的考查和選考中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考查。但是不管是必考中的論述類文章,還是選考中的文學類或實用類文本閱讀,其考查不外乎如下幾個向度(參見廣東省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考試大綱的說明)。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5)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3.鑒賞評價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4)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5)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4.探究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二、高考現代文閱讀有效答題策略
通過閱讀相關書籍、雜志,更重要的是通過輔導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訓練,筆者總結出如下答題思路:
1.審讀題干,明確考查意圖
在做現代文閱讀的時候,先不要著急讀文章,首先第一步,是仔細閱讀文章后面設置的題目,閱讀題一般有3-4小題。分別是從詞語、句子、段落以及全篇等幾個方面來考查的。學生不僅僅要讀清楚問題,尤其要讀清楚答題的范圍、要求和題目分值。答題范圍、要求和分值貌似無足輕重,實際上作用非常明顯,這是幫助學生做到答題正確和規范的一大工具。
為什么要注意答題范圍和答題要求?這是因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暗示了題目的類型,規定了答題的規范和正確步驟。例如,“概述”就是指示學生只需完整概括、歸納要點,而不需要有具體的分析過程;“分析”則重在“析”字,要求答題要有具體的舉例論述過程;“辨析”重在“辨”,即要求分析兩者的不同。
對于分值,我們需要教給學生一個重要原則,叫“賦分原則”。何為“賦分原則”?這是指對于答題分值的有效分配,例如,分值為3、4、5、6的題目可能分別有3、4、5、6個答題小點,其中,4分的也有可能有2個2分組成,6分是由2個3分或者3個2分組成。當然,在某些題中,5分分值的題目可能也有3個答題。但是,學生在腦海中必須形成這樣一個分配思路,在他答題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幫他鎖定答題思路。
只有學生認真審清題目,把握好出題人的考查意圖,才有可能寫出比較圓滿、規范的答案。
2.整體把握文本,把握整體,著眼細節
現代文閱讀的核心任務,就是在讀懂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可以從分析標題入手,從分析材料入手,從分析首段入手,從分析篇末入手,從分析文章中議論或抒情句入手,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其中,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直接彰顯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感情,一定要重視。學生在仔細閱讀文本的同時,對上述提到的標題、首段尾端、首句尾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一定要格外重視,在閱讀的同時就要用筆圈畫出來,為后面的答案組織環節節省時間,提供線索。對于一些內涵豐富的或者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的句子,要根據上下文好好揣摩它的意味。另外,我們也不要忘了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這對于我們理解文章或許也能提供一定的幫助。
整體把握文本環節是做好現代文閱讀題的核心環節,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專注、細心,做到主旨大意了然于胸,細節也能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這一環節可能需要認真讀一到兩遍。
3.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定位文本,根據題干要求,合理組織答案
學生在組織答案之前,首先要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準確、快速定位到原文相關區域或段落。定位環節對于學生組織答案至關重要。有沒有準確定位,直接決定學生的答題質量。
定位完畢后,還要進一步審查題干要求。現代文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范圍,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學生答題時,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么便答什么,力求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答案時,一定要依據上文陳述過的“賦分原則”,統籌整合答案;同時,要確保整合過的答案是文辭簡潔正確,文通句順。
在整合時,牢記如下幾點
(1)要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問題的題干采取的是肯定形式,學生答題時就應該采用正面的答題方式;問題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學生回答時就必須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
(2)要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題干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學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有些題干明顯是由兩部分組成,學生如果只回答了其中一個小問,他的得分肯定不會高。
(3)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和整合相關語句作答。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而囿于考試時間和自身概括水平的限制,大半部分學生都不能在最快時間內組織好、概括好重要信息點,因此,建議學生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是,從原文尋找答案并不意味著要一味地直接照抄原文,一般情況下,學生必須以文章中的核心詞或核心句為基礎做某種程度地改寫來加以作答,有時還要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排異求同加以整合。
(4)要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文中部分語句有的含蓄委婉,有的形象具體,有的生動細膩。這些具有豐富內涵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都成為考查的重點。學生在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首尾段、首尾句、過渡句等等尤其要重視,出現在這些地方的句子一般都會對主題有這樣那樣的提示,是破譯文章的重要密碼),然后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學生答題時答案一定要簡潔、直接、概況化。
上面所說的只是現代文閱讀在答題時的一般思路和對策,學生了解了這些并不意味著一定可以獲得高分。學生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積累和掌握的語文基礎知識及其對文學的一定程度的敏感是決定其能否真正獲得高分的關鍵。假如失去了這些,學生的答題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因此,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的閱讀訓練,只有多記多做多讀,學生的現代文閱讀水平才能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