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翔
【摘 要】本文論述我國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體育教學存在缺少專業師資團隊、課程體系不完善、教學活動優秀案例不多等問題,提出完善教學實施保障條件、建立完善的學前體育課程體系、建立良性的學前體育“校—園合作”模式等措施,促進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體育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體育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7C-0169-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學前教育對幼兒習慣養成、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國家頒布的《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我國對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給予高度重視,以游戲、身體鍛煉為主的學前體育也成為學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但在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幼兒教學師資呈現出教師的體育理論水平較低、在具體活動中不了解體育教學規律、不懂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和調節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的情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注重從源頭上解決學前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合理性問題,為學前體育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打下基礎。
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體育教學現狀
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前體育教學主要安排在幼兒園健康領域教學活動設計必修課程中,少數特色班級比如男生班專門開設有學前體育這門課程,由于近幾年學前教育專業發展迅速,大部分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都擴大了招生規模,招生規模的擴大,人才引進的力度不夠,導致專業老師緊缺,從而影響了學前體育教學的質量。
(一)對學前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學前體育作為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常常被忽視,幼兒園健康領域作為幼兒園教學一個重要部分,在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安排中只占到2個學分34課時,其中學前體育只有14課時左右,不能滿足學前體育教學,忽視了體育與其他科目的區別,沒有引起重視,也缺乏對學前體育師資的培養及資金支持。
(二)缺少專業師資團隊。目前學前體育課程教師主要是由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畢業生擔任教學,有幼兒園工作或掛職經歷的人員較少,大部分教師都要擔任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尚未有專門的學前體育教師,嚴重缺乏專門的師資團隊。此外,學前體育教學教師專業知識不扎實,大部分教師對體育教學基本原則與方法、學前體育教學基本理論知識、學前體育教學規律、學前體育教學方法了解不多,不知道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和調節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對學前體育專業知識學習不夠扎實。
(三)學前體育課程體系不完善。具體表現如下:
1.教學目標制定不完善。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體育教學目前的目標體系主要分為德育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能力目標主要強調具有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必備的專業素質與表現技能;能設計和創編各種類型、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具備實施與指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實踐能力、教學反思與評價能力;初步形成研究兒童健康教育教學的意識與能力。目前,缺少學期體育教學計劃與教學進度制訂和安排的能力,缺少幼兒園體育教學課時計劃設計與組織的能力,教學目標還不夠完善。
2.教學內容安排不全面。目前學前體育教學內容安排主要集中在體育教學活動和體育游戲,多數是用體育游戲的方式去組織體育教學活動,對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的區別不清楚,對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與心理的需求理解不夠深入。缺乏清晰的學前體育理論知識作為基礎,缺少學期體育教學計劃與教學進度制訂和安排等內容,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有缺失,不夠全面。
3.實踐教學安排與幼兒園體育教學脫鉤。課堂學習的教學方法和活動組織,只能在課余分小組進行實踐,真正能夠結合幼兒進行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游戲的機會不多,學前體育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充分,教師理論知識脫離實際,教學未結合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去組織設計,教師實踐指導經驗不足,缺乏校園合作、交流互通。
(四)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優秀案例不多。具體如下:
1.幼兒園體育師資缺乏。目前全國還只有幾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開設有學前體育方向的專業,培養的學前體育人才有限,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學生學前體育知識不扎實,導致幼兒園體育師資的缺乏,只有少數幼兒園配備有專業的學前體育教師,多數幼兒園的學前體育教師是由班主任、保健老師兼任或臨時聘用體適能培訓的機構教師來擔任。
2.學前體育教師培養機制不健全。學前體育職后培訓一直處于比較混亂的情況,官方和專業的學前體育教師培訓很少,大多由民辦協會、體適能公司組織。這些培訓的主要內容有幼兒園早操創編、幼兒園體育游戲、親子活動等,沒有系統的學前體育培訓。學前體育教師的在職培養機制不健全,導致教師很少得到專業的學前體育教學指導,再加上幼兒園方有責任風險,導致學前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自身專業水平很難提升。
二、學前體育教學改革對策
(一)完善教學實施保障條件。具體如下:
1.建設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建立由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幼兒園體育教師組成的專兼結合的學前體育教學團隊,各專業教師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互相融會貫通,打造跨學科發展的新型教學團隊,從幼兒行為觀察方面、運動損傷預防、基本動作形成的一般規律以及實踐教學中突發情況的處理等多發面進行深入研究,將多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打破重新架構,打造一套切合幼兒園體育教學的理論實踐體系,培養一支理實結合的專兼職教學團隊。
2.建設功能齊全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利用現有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一批適宜于學前體育教學的室內外實訓場地,在校內依托學校大學體育場地器材資源,在現有的體育場地中,開發一批適宜進行學前體育教學的場地,同時在校外實訓基地中選取一批體育場地充足的幼兒園進行實踐,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將保障學前體育教學實踐場地充足,達到良好的效果。
3.建設豐富的教材和課程資源。依托跨學科學前體育教學團隊的組建,發揮各專業特點,研究出學前體育專門教材,結合《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各年齡階段基本動作的要求,打造不同的教學模塊,制訂幼兒園各年齡班學期體育計劃,結合民族特色,在學期體育計劃中加入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定期對學期計劃的實施進行跟蹤、修改、完善,逐漸形成一套系統的幼兒園體育計劃,對學期計劃安排的體育課、體育游戲、戶外體育活動視頻、教案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共享,依托合作幼兒園聯合開展實施體育教學計劃,逐漸形成學前體育教學資源庫,定期開展學前體育教學研討,從學前體育教學資源庫中選取一批優秀的課程資源,為教材中實踐課例進行更新。
(二)建立完善的學前體育課程體系。具體如下:
1.開設學前體育課程。結合目前幼兒園人才需求實際情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單獨開設學前體育課程,制定完善可行的課程標準,安排合理充足的教學課時,保障學前體育教學內容順利實施,提高學生對學前體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學前體育知識的了解,促進學前體育教學的發展。
2.完善學前體育課程目標。結合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制定出適宜于幼兒園體育教學、戶外體育活動、體育游戲活動的學前體育課程目標,將原有德育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體系完善為德育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中增加了解幼兒動作的發展規律,了解體育教學理論知識;能力目標中增加提高幼兒體育教學能力和組織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能力,培養學生將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體育教學技能與學前教育其他四大領域的知識點綜合運用的能力;技能目標增加掌握各年齡段幼兒規范的基本動作和基本運動技能,各年齡班戶外活動常規的訓練方法和技能,能夠運用體育教學原理和幼兒教育理論,分析和解決學前體育活動組織與體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3.合理安排學前體育教學內容。以體育理論、運動生理學、解剖學、學前兒童體育的理論和教學法等學科的理論為依據,結合幼兒園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實際,研究與學前兒童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相關的各種問題,學生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學前兒童健康領域中和各種教學理論和組織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實踐問題,提高學生從事學前兒童體育教學教育教學技能和體育活動的組織能力。
(三)建立良性的學前體育“校—園合作”模式。將課程教學團隊中的幼兒園兼職教師作為種子教師,把課程教學內容實踐到教學一線,定期對幼兒園實踐基地的學前體育教師進行培養與指導,從培養教師中選取一批優秀的學前體育教師,作為培養對象兼實踐導師,結合課題項目進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幫助優秀的學前體育教師快速成長,同時也借助這些優秀學前體育教師擔任學生見實習指導教師的機會,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見實習進行指導,定期進行教研,共同開發教材和教學資源,達到雙贏的學前體育“校—園合作”模式。
【參考文獻】
[1]萬茹,莫磊.中國學前體育課程百年發展變革的歷程及啟示[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5)
[2]許金祥.淺析幼師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J].新視角,2008(10)
[3]辛勤.學前體育教學的現狀及改革策略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
[4]張軍,聶陽.學前體育常見問題及對策探析[J].教育研究,2012(6)
[5]陳娜娜,韋宏浩.學前體育教育問題初探[J].教學科技文獻通報,2010(9)
[6]董旭.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建設幼兒體育技能課程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5(2)
[7]王小衛,周明進.對學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探討[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6)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