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晶++徐鴻濤 趙澤東
【摘 要】懂得感恩是一個人的美德,對于大學生來說,懂得感恩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我國大學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來幫助困難的大學生繼續學業,其中大學生的助學金制度就是重要的舉措。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基于大學生的助學金制度,談了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助學金;感恩教育;措施
大學生的助學金制度旨在幫助那些困難的學生順利的完成自己的學業,由于每個家庭的條件不一,所以,在大學當中,有很多學生生活非常困難,有的甚至連學費都湊不齊,生活成了大問題,而助學金成為了他們的救命稻草。而通過助學金的幫助,很多學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幫助了更多的人,這是感恩教育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本文基于大學生的助學金制度,探討了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并給出了一定的建議。
1感恩是中華傳統美德,助學金是良好的切入點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這段燦爛的歷史當中,一代一代的歷史先哲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傳統美德,感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感恩的內容非常多,對國家的感恩,對社會的感恩,對親人的感恩等等,而我們今天所探討的是大學生的感恩。近年來,大學的擴招力度非常大,高校中學生的數量非常多,由于高校高額的學費,很多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很難繼續學業,國家針對具體的情況,開設了助學金,幫助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順利的完成學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一方面,通過有效的政策和助學金能夠切實的幫助到學生,另一個方面,也可以通過助學金為切入點,在高校進行感恩教育,讓所有的大學生知道美好的生活不是空手得來的,在社會主義的光芒照射下,我們才可以富足的生活,所以說,大學生要感恩國家、感恩社會、感恩黨,這是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部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崇洋媚外,哈美哈日哈韓的大有人在,認為國外的都是好的,國內的都是糟粕,出國之后不愿意回國,究其原因,是因為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做的不夠好造成的,所以說,助學金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高校可以利用助學金來教育大學生懂得感恩,從而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以助學金為起點,讓感恩之心綻放校園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話雖然短,但是非常經典,在今天依舊適用,大學生是我國思想最為活躍的一個集體,他們做事我行我素,非常有個性,而大學時期又剛好是他們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做好教育,對于大學生今后的人生都是不利的。而感恩教育作為大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大學的開放性,加上課程壓力比較大,感恩教育并沒有形成體系,不夠系統,也缺乏有效的切入點,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以以助學金為突破點,開展感恩教育,讓感恩之心綻放在大學校園當中。首先,助學金體現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雖然我國貧富差距是比較大的,但是黨和政府并沒有拋棄寒門子弟,而是采用了助學金的方式幫助他們順利的完成了學業,所以要對社會主義制度懷有感恩之心。助學金對于學生只是起到一個幫助和輔助的作用,而大學生在高校學習,都是由父母來供養的,所以說,可以通過助學金過度到對父母的感恩上,這一點在大學生身上目前是比較匱乏的,父母仿佛成為他們的錢包,沒錢就打電話要錢,這是不對的,父母省吃儉用,供他們上學,大學生一定要感恩父母。最后,就是大學生要將助學金這部分愛進行感恩,進行反饋,我國的很多大學生在這一點上做的就非常好,很多受到助學金幫助的學生在畢業后創出了一片天地,用自己的資源和資金來幫助母校的貧困大學生,這就是一種感恩的做法,應該得到發揚和贊頌。所以說,助學金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高校可以通過助學金開展感恩教育,不管是對國家、對社會、對父母,都是可行的。同時,助學金的發放不應該不聲不響,在發放時,完全可以通過國家助學金發放儀式,召集受助學生,通過具有感染力的正式發放儀式給受助學生以積極影響。但同時,也要注意度和方式方法,保護貧困學生的自尊心,防止產生反作用。
3結語
助學金是我國大學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學生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為了讓國家每年支出大量的國家助學金制度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有必要思考和探討一些相關問題,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得到國家資助后能夠以更加健康的心態、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更加優異的行動報答國家和人民給予的幫助。要以助學金為切入點,加強高校的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感恩。
參考文獻:
[1]姚琴.基于國家助學金工作的大學生感恩教育研究[J].中國市場,2015(28):204-205+221.
[2]陳敏娜,潘正欽.國家獎助學金制度下的大學生感恩教育[J].才智,2012(20):262-263.
[3]肖寒.基于大學生助學金制度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J].當代職業教育,2011(09):87-89.
[4]任江林.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德育,2007(1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