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紅
【摘要】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筆者根據高中英語聽力的需求,探討了聽力訓練對策和訓練方法,并從實踐角度闡述了如何進行有效聽力教學和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對策和技巧。
【關鍵詞】英語聽力 對策方法 訓練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117-02
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應“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聽”是實現這一標準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目前,學生英語在聽力方面主要存在下列問題:詞文的上下文理解及猜測能力差;重要信息,細節抓不牢;背景知識面不豐富;聽力習慣不正確;聽力題解題技巧不熟悉。這些問題容易造成“聾子”英語現象,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影響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和能力?以下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采取的對策與方法。
一、選材對策
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材料的收集致關重要,因此,在聽力選材方面,筆者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選材真實,培養情感。除使用英語教材外,我還引入多媒體,電影錄像,英語節目廣播,報刊雜志等,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生活,日常生活等方面題材和對話,這些語言材料真實自然,時代感強,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培養他們的聽力情感。
2.難度適中,激發興趣。聽力材料難度要適中,這樣更容易激發興趣。
3.材料同步,適當延伸。所選材料要緊扣高中各年段教材的內容,使聽力成為教材內容的一種延伸或補充,相互促進,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二、訓練對策
思想是行動的燈塔,要想有效訓練聽力必須有良好的訓練對策作指導。
1.重視心理因素,掃除精神障礙,培養學生興趣
教師要理解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在聽力教學中,采取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習材料及學習方式,排除因焦慮而產生的心理障礙,把他們的興趣引導到聽力上來。
2.注重質、量結合,兼顧精聽、泛聽,減輕聽力負擔
處理好聽的質量與數量的關系。精聽就是細節處理所聽語言材料內容,注重質量;泛聽就是廣泛接觸不同風格,不同類型聲音的材料,顧及數量。
3.加強集中訓練,引導分散訓練,常聽而不長聽
注意聽力訓練的時長安排,堅持少吃多餐,做好精聽與泛聽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課后盡量多接觸優秀的視聽作品和網站,如CCTV-9、普特英語聽力網、多聽英文歌曲等方式來分散訓練。要有“常聽但不長聽”的意識,每次20-30分鐘,這樣既能激發興趣,又能抵制厭聽情緒。
三、訓練方法
1.創造良好的聽英語語言環境
首先,教師應盡量利用口語組織教學并且多使用與單元學習有關的詞語來訓練聽力。這樣,又能再現現階段詞、句,通過增加“出鏡率”而突出其重要性,同時,教師還可借助手勢表情,圖片等適量使用一些新詞、句,激發、引導他們使用“中上下文理解”及“詞句猜測”等聽力手段。
其次,長期堅持課前3至5分鐘的值日生報告活動,內容可包括自我介紹、天氣,小新聞等,也可男女問答,增加聲音的多元化輸入,提高語音辨別能力。
2.注意聽力課中各個環節的合理運用
上聽力課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聽前準備,讓他們養成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在聽的過程中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擾,而且有疑惑時要當機立斷不能糾結。聽后注意查看聽力原文,評價得失。
(1)聽前準備。聽前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堂導入和學生的聽前準備活動。成功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激活相關知識,繼而他們就能在聽前抓緊時間,快速預覽相關題目、插圖等,并進入聽力狀態。成功的預測,為聽音過程做足了聽前準備,進而讓學生信心十足地進入聽力課第二步驟—聽音階段。
(2)聽音階段。進入聽音階段是聽力的重要部分,是獲取信息的關鍵時段。盡管有了聽前準備,但如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聽力材料的處理要分層次,設題要由易到難。由易到難及梯度方式解決問題,使課堂聽力任務有效完成。
(3)聽后階段。聽后階段是聽力訓練的深層次、收成果、總結反思階段,對成果要加以肯定,對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分析,理清解題思路,真正做到消化吸收。適當的指導、分析可消除聽后疑慮,在評價總結中努力發現學生解答聽力問題的亮點并加以肯定,增強學生的信心。
3.加強高考英語聽力各題型的認識和應對訓練
通過對高考試題以及考綱的研讀,高考英語聽力測試主要考查學生聽懂對話或獨白中的細節和事實,并通過這些細節和事實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考查學生能根據談話者的語音、語調推測談話兩方的關系、意圖、觀點和感受,并能對所聽到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獲取主旨大意。因此,在平時的聽力課和試卷講評課中,讓學生廣泛接觸高考聽力的題型及設問方式并加以訓練,對提高學生聽力水平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以下是筆者對高考英語聽力各題型設題認識和針對性的訓練方法:
(1)主旨大意題
此類題要求考生通過對話或獨白,對它的中心大意或主旨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全面領會。此類試題常見的設問方式有: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about?
What does the passage focus on?
應對技巧:應試此類題要求考生聽懂大意,還要求對對話者的隱含意思或言外之意做出推測。在訓練時引導學生把握對話雙方的語句,注意語音中傳達的主要信息,弄清雙方談論的中心事件。
(2)具體細節題
具體細節題設及到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價錢、數量、原因等,其設問方式有:
What does the man/woman buy?
What is the man/woman looking for?
What color/size does the man/woman like?
Where will Jane be in about one hour?
Why did Jane call Mike?
應對技巧:此類題難度不大,要求考生在聽前要快速瀏覽題目內容,獲取信息,把握聽音重點、特點,注重具體的信息點。獲得信息后,區別選項,稍加推理,理出結果。
(3)推理判斷題
此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對話或獨白發生的背景,說話者間的關系的理解程度。推理判斷題的設問方式有: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What can we know about …?
Which is true about…?
應對技巧:此類題難度較大,要求學生不但要聽懂內容,而且要針對性地進行歸納判斷對話的結果及相互關系,要求學生不但要注意對話的各種信息,并對其加工處理,針對設題的意圖進行分類篩選,得出合乎情理的結論。
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man spent most of his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B:The woman has always been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C:The man has lived in the city for around 10 years.
聽力原文:
W:Where have you spent most of your life so far, in a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
M:I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 when I was a little boy.We moved to this city ten years ago.What about you?
W:I have already lived in a big city.
解析:學生首先應聽懂談話的內容和主題,其次,針對題目進行辨別:B選項很明顯的從女士的說話中的關鍵詞“in the city”知道是錯誤的。C選項中的“most of his life”與男士說的 “in the countryside when I was a little boy”不相符,故正確選項是C。
(4)談話意圖題、做事方式題、看法感受題
一般說來,說話者都有其意圖,要么提出疑問,要么表達自己的觀點,此類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通篇文章的把控能力,并且針對關鍵詞揣測說話者的立場。此類題的設問方式有:
What does the man/woman imply/mean?
How does the man/woman go to the station?
What is the man/womans opinion?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應對技巧:此類題有個特點,由第一人開啟話題,第二人提供信息,而且往往從第二人所說的內容中可得到問題的信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注意中心詞。如果在沒有完成對話內容時,有時通過中心詞來處理也可得到相關信息。
通過實踐,學生普遍反映對聽力不再有恐懼感了,由于通過聽力訓練,他們掌握了相應的聽力解題的應對策略,對聽力訓練活動的興趣和意識明顯提高,學習信心及積極性也水漲船高。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提高了教學水平,又為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創造了條件。
然而,聽力教學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教師不能有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思想,需要平時勤抓善練,把聽力訓練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周潔瓊.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