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潔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多數老師采用中規中矩的方式進行教學,部分教師也曾在教學中做出一些創新,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而學生對于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大多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不能很好的實際運用。導致師生間知識的傳遞阻礙。只有突破這種阻礙,才能讓老師和學生之間更好的去進行互動。
【關鍵詞】主動性;方法;傳遞;阻礙;創新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老師的大多數還是會用比較習慣的黑板和粉筆,對學生進行授課,在關系到一些重點時,學生也只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長期的這樣下去,讓學生對老師,對語文課,失去了興趣,而不少老師在發現問題后會進行改變,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課件做的色彩鮮明,但是這其中也存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由于色彩的鮮明雖說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但是學生不知道什么是重點。而對于班內學生成績的變化老師也是在進行表揚和稱贊,或者委婉的批評教育,但是也依然很難改變現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突破這種阻礙,讓我們的課堂能真正的達到一種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下面我就結合我多年的經驗來進行分享。
一、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意識
其實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我們遇到的問題是總認為學生年齡小,而且腦袋比較空白,只要認真的把知識講到,學生能記住,這就達到了目的,但是往往事與愿違,最后造成老師為了讓學生把知識點記住,而學生則死記硬背,為了應付考試而學。那么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老師沒有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學生被動了,心不甘情不愿了,學習的興趣也就沒有了,所以當時一些滾瓜爛熟的知識到考試往往又會錯很多,所以我們在教授知識的前提下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觸摸新的知識。對于鍛煉學生的主動性,我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找答案”具體的實施方法,比如說在課文“晏子使楚”的一文中,我會問學生,晏子奉命去訪問楚國,卻被楚國的國王百般刁難,那么誰知道晏子在楚國遇到了哪些事情?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下面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五分鐘后我來提問,到時間以后開始抽學生來提問,在提問時我會先將較兩個平時學習認真的學生回答,為的就是給后面回答問題的同學一個思路,第一個問題大家基本上都能回答對,而第二個問題則給了我各種各樣的答案,有的同學說:如果是我遇到鉆狗洞的事情我會很生氣然后直接回去報告國王,還有同學說:如果是我遇到自己國家的囚犯了我會很羞愧。得到答案后我知道了學生真的是自己去思考問題了。所以說我在教課的過程中,會讓學生帶著思考去,而不是我一字一句的讀給學生,再讓學生去寫寫畫畫死記硬背。這樣以來,每次的新課文大家都會去主動的先瀏覽一下,為了防止老師問的時候自己答不上來,久而久之,學生就學會了自己主動尋找問題從問題中尋找答案的好習慣。
二、在學習中為學生灌輸道理
我們還拿《晏子使楚》一文來做例子,我會在這篇文章學習完以后讓大家去思考,并且每人寫出一段話,作為學后感,然后我隨機抽取幾個讀給大家聽,有一位同學寫到:在遇到事情時候要冷靜,不要沖動,想辦法去解決自己得困難,不讓別人抓住自己的把柄。其實對于學生寫出來的我都會給予表揚,因為這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道理,然后我會告訴大家:大家知道老師得到什么道理了嘛?老師在這篇文章中知道了,遇到事情要換一種思路來看,就像文章中,表面上對自己很不好但是只要自己動腦子、想辦法,不但問題迎刃而解了反而給自己帶來了崇拜的目光。所以呢大家以后遇到問題,一定不能只看表面,要想辦法去化險為夷,將不利的條件化為對自己有利的工具。
三、活躍的課堂氣氛也要有緊有收
在語文的課堂中老師與學生互動來活躍課堂氣氛,這一點是很多老師都會這么做,但是在活躍的同時也存在一個弊端,就是學生思維太跳躍,在該安靜下來聽課的時候注意力收不回來,那么怎樣既能讓學生得到活躍的學習環境,又能在該安靜的時候迅速的把心收回來。由于學生的年齡小,注意力的轉變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的,所以我會用思想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正題上,比如說:《黃繼光》的課文預習中讓大家進行激烈討論以后,學生很難從這個激烈的環境中走出來,將注意力放在課堂,這時候我會,制止討論,然后問大家,想不想知道更多“黃繼光”的故事,大家由于正在討論這個話題,所以當我說出“黃繼光”的故事的時候大家就會很感興趣,這時候在引入整體,學生就能很好的進行聽講了。
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方法,讓師生間溝通沒有阻礙,課堂上能很好的溝通互動,這樣寫生才能語文課更有興趣。
參考文獻:
[1]林瓊.小學語文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張愛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教育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