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瓊
【摘 要】學生美術教育家校共育,能使教師和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先進的美術教育經驗,又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家長以更科學的美術教育觀念來開展家庭美術教育。使學生在校與家庭沒有了距離,共同促進了學生的美術教育全面發展。
【關鍵詞】家校配合;美術教育
美術作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徑,它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美術知識,也不僅僅是美術技能的訓練,而是通過學生內心達到審美狀態,良好心理得到培養和發展。小學的美術教育家校共育,能使教師和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先進的美術教育經驗,又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家長以更科學的美術教育觀念來開展家庭美術教育。在多年的美術教學工作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景,使學生樂于學習
作為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懂得少兒藝術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針對低年級少兒能夠在自己的情緒支配下隨意表現主觀意愿的特點,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為主,兒童把繪畫當成游戲,可以隨心所欲不受任何約束,在加強少年兒童記憶力、開啟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繪畫創作的教學游戲中鼓勵兒童自由表現,為兒童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雖然他們的作品用成人的眼光看有些滑稽可笑,但正是這簡而又簡的單線條糊涂亂抹正好吻合了人類原始繪畫的特征。當我們看到天真無邪的簡單勾畫時,我們的心靈也會震顫、激動不已。
教師在鼓勵學生自由繪畫的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進入聯想繪畫,結合已經學過的簡單文字以及拼音字母,看它們像什么,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藏在兒童心靈深處無意識積累的模糊印象。通過繪畫活動加工創造,鞏固強化,逐漸過渡到用簡單的幾何形體和色塊去表現復雜的事物,發展抽象概括和藝術表現的創造才能。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自己喜歡的色彩作畫,啟發學生對色彩、大自然和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師應尊重他們自主,自動的行為,這種行為對將來的創造性思維天窗的開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少年兒童對繪畫知識的逐步理解,鼓勵他們做記憶畫,再由記憶畫逐漸導入“想象畫”。由于記憶畫教學對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協調發展模仿能力和創作才能的教育優勢,所以在啟蒙教育的各個階段,都應貫穿形象記憶教學。教師對少兒的畫應盡量用口去說,而不是用手去參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激發起少兒的畫欲,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從各種各樣的心理束縛中解放出來,提高自信心。
二、家校配合,調動學生積極性
新課標教材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美術學科的實踐要以材料為依托,材料的配備需要經費投入,然而,學生家長對美術教育不重視,進行美術教學實踐確實有很多困難。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師要結合實際進行家校配合,教師和家長之間互相交流,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家長以更科學的美術教育觀念來開展美術教育。
如何讓不懂美術的家長,配合教師的美術教學,教學中,我采取以班級家長會為突破口,通過班主任、美術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們認清美術學科,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所占有的份量,它是不可缺少的一門重要學科,要讓家長明確到學習美術,不僅僅是讓孩子懂得掌握如何繪畫或制作手工的方法,它還能促進學生良好審美素養的提高,知道如何辨別美與丑的道理,以及個性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家長會將新的美術教育理念滲透給家長,讓小學的學生家長改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程度,支持學校教學工作,配合美術教師的教學要求,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學習用具或材料,保障美術課的正常進行,教學任務的按時完成。
三、開放課堂,創設空間自主發展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有計劃地巧妙設疑,置疑,創設問題情景, 為學生創設自由生動活潑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是學習者,欣賞者,模仿者。
例如我在上《我們的田野》一課時,先是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聆聽一首“我們的田野”歌曲,讓學生感受那無邊的田野、美麗的土地、藍色的群山、飛翔的雄鷹等帶來得美感。聽完后,學生們都爭著搶著說出自己的感受:老師我看到了金黃金黃的麥穗了;老師我聞到了花香;老師我看到我的爺爺正在田里干活(因為他的爺爺是在農村)……這時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現田野的背景圖,告訴學生我們要把將剛才你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畫出來,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貼到黑板上的田野中。這時的學生們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悅心情急著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個貼在前面。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業負擔的輕重,決定著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
教學《靈巧的手》一課,在進行手偶游戲時,在學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創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動心情時,我便讓學生上臺表演,有的學生做出了各種小動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鴕鳥,蝸牛,長頸鹿,大灰狼……
總之,真正的美術教育不僅是教師的責任,也是家長和社會的責任。美術課堂教學的優化,藝術教育途徑的探索需要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蕾.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繪畫創新能力.《教育教學研究》,2008
[2]江渝艦.家校合作.把對兒童的美術教育延伸到生活.《讀寫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