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初+馮強+黃林
摘要:高中特色發展體現學校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是社會需求和時代發展對我校現代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深遠而持久的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我校在特色發展方面積極探索、努力踐行,形成了理性和現實的實踐思路。科研引領,將項目研究滲入課程改革之中;重視課程管理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特色高中課程管理體系;積極營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開展研究性學習,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課;依托優勢教育資源,成立高中新課程專家指導組,發揮教育專家的專業引領作用。
關鍵詞:高中;特長教育;特色發展;實踐與探索;辦學理念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根據需要適當增加藝體特色教育的教學內容;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采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特長教育,這無疑給高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戰略機遇。
一、開展特長教育實踐探索相關概念的界定
1.培養?!冬F代漢語詞典》的義象中解釋為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使成才。本課題所研究的“培養”就是以挖掘有藝術特長的學生的潛力為目的而進行一定量的教育和訓練,使他們的藝術能力得到個性化、最優化的發展。
2.藝術特長生。是指比一般的同齡學生具有某項藝術(如美術、音樂、音樂、舞蹈、書法等)項目的突出表現能力的學生(或群體)。具有藝術特長的學生,除了極個別的是天賦的因素,更多的是與同齡人相比,較早接觸了相關的訓練,使得某些能力得到了系統的開發和培養。
3.普通高中藝術特長生。我國的教育體系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逐步發展。在此其中,普通高中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與職業技術高中并列的基礎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最高學段。按學生對藝術學習的心理發展特點,小學低年級與幼兒園的學生對藝術類的學習大多停留在“喜歡”層面,這種行為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思維表現,到了小學高年級分化期,才能初步確立興趣所在,初中部的學生興趣才能相對穩定。因此,我們所研究的“普通高中藝術特長生”是指對藝術具備了穩定的興趣的特長生,而且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所選擇的藝術特長生主要是指美術特長生。
二、開展特長教育實踐探索的背景與提出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教育中,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普通高中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的“排頭兵”。加之受有限的財力和人力制約,學校音、體、美等特長教育所需的設備不足,很多學校完全剝奪了學生的藝術特長發展,學生的個性漸漸泯滅了,想象力的翅膀被折斷了。隨著素質教育的設施,許多高中教育在重新思索學校的發展道路,逐漸改變了傳統的看法,認識到教育至高無上的目的是:為了個人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徹底的解放、潛能的激活、創造力的發展,即: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又不以缺失教學成績為代價;既創新辦學思路,又能使全體學生實現人生目標;既符合我國教育方針,又要讓學校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其潛能,發展其興趣,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張揚。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加強高等藝術院校藝術教育政策的出臺,我國近50所著名院校針對藝術特長生政策、針對高校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的變革,打破了多年來高考分數惟一的模式。藝術特長生錄取優惠機制,是多渠道選拔人才的積極措施,對那些文化課功底一般但在藝術修養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尤其是普通高中學生開辟了一條嶄新的自我價值實現的道路。個性普通高中開展藝術特長班學生生涯教育是社會經濟變革和教育本職任務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普通高中藝術特長班學生的人數已經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高中階段是每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更是處于人生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正處在人生道路的重要轉折點上。藝術特長班學生正是處在這樣一個關鍵階段,關注他們的生涯發展、關注他們的未來,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生涯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中不可回避的課題。
高中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后更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它肩負著為高等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的任務。然而,普通高中的畢業生升入高校的比例畢竟有限,不少家長希望學校能將他們的孩子培養成既有較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又能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特長、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使其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實施特色教育,無疑能為文化成績不突出卻具有個性特長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為其施展才華提供機會。其意義十分重大。
胡錦濤同志在《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廣西教育規劃綱要》也提出了“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要求,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這就迫切要求學校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在遵循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前提下,辦出特色,辦出活力。
三、容縣中學開展特長教育實踐探索的實際情況
容縣中學是一所普通高中,如何辦出社會滿意的教育,就成了現代學校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幸運的是,容縣中學的領導班子敢為人先,找準定位,積極開展特色教育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贏得了社會的充分肯定。
(一)理論支撐
1.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的創立者霍華德 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認為:人類具有語言智力、音樂智力、邏輯數理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內省智力和人際智力這七種智力。通常人們并非一種而是幾種智力在相互作用。每個人在現代社會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簡單地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其實沒有意義。關鍵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強調人的多方面發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運的重要性。本探討依據多元智能理論,研究通過科學的管理與教學策略,開發與訓練對藝術具有穩定興趣的普通高中學生的潛質和能力,使他們的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
2.差異教育理論 差異教育理論就是承認學生的差異,并依據學生的差異創設相應環境,采用差異教育政策,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得到最佳發展,以提高素質,發展個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差異教育的重要原則,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分層教育等模式不斷涌現,提高了因材施教的可操作性。特長生教育是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性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需要的分層教學,差異教育理論為特長生教育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差異教育的模式與策略為特長生培養奠定了實踐操作基礎。endprint
3.科學發展觀理論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其基本內涵之一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落到教育層面上就是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所確定的基礎教育培養目標,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培養方式和培養機制。
(二)研究實踐基礎
1.我校一直重視并堅持做好對普通高中藝術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校2012年3月申報自治區特色普通高中立項,2015年11月,通過了自治區特色高中評估驗收專家組的評估驗收,成為自治區第一批特色高中。在藝術特長生培養工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每年都有數量眾多的藝術類特長生主動申請報考我校。正是這些因素,為大力推動了我校的藝體特色教育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我校藝術專業類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共有專業藝體教師36人,美術書法教師12人,音樂、舞蹈教師15人(其中有市屬級學科帶頭人1名),體育教師9名(其中有市屬級學科帶頭人2名)。外聘藝體教師25人,每一位教師都有培養藝術特長生的豐富經驗。
(三)主要內容及主要成效
1.明確辦學目標
辦學思路決定出路。容縣中學積極開展特長教育的探索:確定了學校的辦學理念——重德尚全,和諧發展;辦學目標——人人成人,人人成才,人人成功;辦學方向——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確定了學校的辦學方向之后,學校行政深入研究,立足學校實際,最終確立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開展學校的特色教育。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音樂、美術和書法特色教學為突破口,爭取培養更多的專長人才,使藝術教育走在全省同類學校的前列。
2.發展個性,培養特長,提高素質
要開展特色教學,首先得理清學生個性、特長和素質三方面的關系:特長,主要個人在興趣愛好方面所形成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方式的優勢;個性,通俗地講,就是個別性,除了能力特長之外,個性還包括一個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因此特長教育是個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既是強調全面發展,又重視張揚個性的教育,是共性與個性教育的統一,因此個性教育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外延上看,它們三者的關系是:素質教育包含個性教育,而個性教育又包含特長教育。因此,重視特長教育就是深入地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而素質教育正是國家所提倡的,那么,特色教育不但能落實國家的政策,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容縣中學現在是自治區特色高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同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的特長,學校通過專業考試之后,按照特長編班,在學習培養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藝術細胞和發展前景,制定可行有效的培養方案,同時結合高考的術科考試規律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術科訓練,以最大的可能發展學生的藝術空間。
3.創造寬松環境,提供發展空間
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特長,提高素質,就必須為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空間。不壓制學生,不片面地追求升學率,不用單純的分數評價師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和發展需求?!皩捤伞钡霓k學氛圍是保護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特長和個性的沃土,是杰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條件。一個好的學校環境應該是尊重學生的興趣需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滿足學生自由表現的寬松的文化氛圍。也只有在這樣寬松的辦學氛圍中,特長教育才能真正扎根并永葆生命活力。容縣中學為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提供發展空間,讓其個性不受壓制,真正發展個性,從而培養了特長。
4.創建特長發展課程,體現特色教育地位
要取得特色教育的勝利,課程設計很重要。有什么的課程,就能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特長教育要在實踐中獲得根本性的支撐,成為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就必須立足課堂、抓住課程這一核心環節。為此我們開設了音樂欣賞課、樂理課、器樂課、美術欣賞課、美術創作課、國畫課、攝影課、錄像課等課程。根據實際情況,今后還要開設舞蹈訓練課、播音主持訓練課。我校已經探索性地開展了藝術“自助餐”式教學,學生“選課走班,學生選喜歡的課,找到自己的興趣。現在,我們還正在學習先進地區學校的做法,整合課程資源,根據辦學理念和學生發展需求,開設校本課程,讓學生真正有得選,學得好,成特長。通過課程的設計,突出特色教育的地位,從而達到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突出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特長與個性全面、和諧地發展,讓每一個學生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的目標。
5.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特長教育要取得成功,還要靠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抓好課堂教學是一個學校抓好教學中心工作的關鍵所在。我們抓音樂、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主要是通過教研課、示范課、匯報課及說課、上課、評課等比賽來推動教改。在教學中,教師改變了“教師教歌,學生學唱”、“教師教畫,學生學畫”的單調的做法,在音樂課中,采取“聽、唱、奏、賞、動”的愉快教學法,“聽”引導學生專心聽音樂;“唱”指導學生把歌唱好唱準;“奏”讓學生參與各種表演歌曲樂曲的活動;“賞”讓學生欣賞大量的中外名曲;“動”讓學生通過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形象。在美術課中,讓學生“聽樂曲,想意境,玩玩畫畫,剪剪貼貼,”把音樂、繪畫、工藝融為一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中,配上錄音,錄像、圖解、小品等,以優美動聽的旋律,新穎的藝術構思,娓娓動聽的朗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會課文的內容,懂得語言美、行為美。
學校還注重加強學科間的聯系,拓寬教學之路。藝術教育不只是幾位音樂、美術、書法教師的事,而是學校的要事、大事。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其他學科的教師與藝教老師一起深入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設計教案,做到教學環境優美化,教學手段藝術化,學生學得實,學得活,切實提高藝術教育質量。endprint
6.抓好課外活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就是獲取知識不能單靠課堂,而是要深入社會,要實踐。所以,藝術課外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藝術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學校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要求上好藝術類課程的基礎上,教師要帶好藝術課外活動。充分協調好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的關系,調動各方面有利因素,使藝教活動豐富多彩,扎實有效。
(1)開設藝術教育活動課。我校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提出不同要求,安排不同時間,并定期交換授課內容,全校學生參加,做到目標明確,措施落實,評價完善。確保時間、地點、人員到位。
(2)為學生搭舞臺,實現自我價值。藝術教育的源動力來自于興趣,因此,興趣的培養成了藝術教育的關鍵。我校努力創造條件,創造機會,讓更多的學生能參加各種藝術類社會活動,如舉行美聲唱法比賽、鋼琴比賽、電子琴比賽、敲擊樂比賽、美術比賽、書法比賽等,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才華的機會,在社會活動中實現自我價值,增強自信心,激發動力,培養興趣。
(3)定期開展活動,豐富生活。學校每年于5月或10月舉行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書法比賽展、攝影比賽展、美術圖畫比賽展。舉行演講比賽、元旦文藝晚會等,通過開展形式各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特長,并讓學生覺得有努力目標,生活有樂趣。
(4)開展社團活動,豐富學習生活。在學校團委的直接牽頭下,學校成立了28個學生社團,如吉他音樂協會、美術協會、詩詞創作協會、書法協會、舞蹈協會等。各社團利用課余時間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既豐富了課余生活,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各協會平時有計劃到縣各地進行書法展、寫春聯、友情演出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加深對生活的認識,拓展生活經驗,體驗生活樂趣。
學校擴大活動面,人人參與。為使全校學生能歌善舞,達到藝術育人的目的,讓學生全員參與到活動中來,使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受到美的教育。
四、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
(一)顯性成果
1.多年來,我校已向全國各級各類優秀高等院校輸送了大量的藝術
類人才,在藝體特長生高考術科成績中,2016年的特長生高考術科考試通過二本線達100人(其中音樂36人,美術36人,舞蹈7人,書法4人,體育17);2017年我校藝體特長生高考中有255人通過專業術科本科上線,(其中音樂67人,美術62人,舞蹈26人,書法22人,體育78人),體現了特色教學的優異成果。先后有一大批學生考上四川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高等院校。
2.積累了大量的藝術特長生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經驗,制定了從高一到高三各年段的教學大綱,尤其是針對高三美術特長班的教學制定了周密的教學計劃和集訓方案,編撰并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覃旭松老師的校本校材《素描》、吳虹穎老師的《舞蹈》、植海燕老師的《播音主持》、陳麗霞老師的《本土音樂》、陳運品老師的《美術色彩》等,為學校的特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3.詩詞、社團成果是校園品質的一部分。學校成立了“文昌閣”詩社,定期出版《文昌閣》詩集,出版校本教材《千載容州千載詩》,有記者團、書法協會、演講與口才協會等社團組織多達26個。學校作為“全國詩教先進單位”、“廣西詩詞學會詩教培訓中心”和廣西“華文教育基地”,是與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外地學生舉行社團聯誼交流活動的窗口。
(二)隱性成果
1.通過藝體特長生成長檔案庫跟蹤調查發現,有30%的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整體素質是脫胎換骨的,大部分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這都是得益于藝術的修養。事實說明,“讓我校培養出來的藝體特長生有良好的后續發展”這一研究目標已經初顯成果。
2.通過課題研究,藝體特色教師本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也獲得了較大的提升。集體備課、互通專業信息等有助于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的無形財富。
五、結論及意義
這幾年來,我們通過開展特色教學,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開發了學生多元智能,促進了學生技能和專長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高中生活的品質,讓學生的生活世界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信、健康的情緒、高尚的情操。與此同時,特長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成才開辟了新路。近年來,我校藝術高考人數在不斷增加,升入高校率在不斷提高,社會滿意度也在提升,說明我們所走的路子是對的。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極大的推動了我校藝術特長教育,使藝術特長教育的視角從微觀擴展到宏觀,教學目標從提升個體水平向提升整體水平發展,也為后續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總的來說,本次課題研究還是較圓滿地完成了預定的目標,是成功的。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我校的特長教育要產生影響力,還有大量的工作去做,特別是在特長發展課程的體系建設、師資培養、層次設置、課程評價上還需要加大研究和實踐力度。總之,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社會的需要,我們一定以百倍的努力,朝著“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07-29
[2]《教育思想的革命》讀書筆記(2012.04.18)
[3] 胡錦濤總書記在《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0.9.8)
[4]《廣西教育規劃綱要》(2013.3.12)
[5]《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6]《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