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
摘要:依據我國市場對環藝專業人才的需要以及特殊的專業化教學背景的分析,提倡以創新教育模式即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的模式來培養學生,建立導師負責制下的工作室教學模式,進行專業課程一體化實訓教學,并結合社會生產實際開展課題項目的設計研究,通過項目式實踐教學,多媒體教學+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專題設計討論與開放性教學評價使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市場、貼近社會,增強實戰能力。
關鍵詞:環藝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創新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展概況
環藝專業自開設后由于與社會的接軌比較全面,專業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發展的模式還處于摸索狀態,要想取得長遠發展,首先要創新教育模式,站在企業和行業的前沿。我國的環藝專業高等技術教育尚不能滿足環藝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環藝專業人才的培養嚴重滯后于環藝專業產業的發展。其表現為:專業教學多沿襲藝術設計學科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重藝術、輕技術,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依然十分嚴重。因此,加快環藝專業專業教學方法改革,探求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現在是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社會的核心是創新,知識經濟最需要的是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創造性源泉則來自于人所具有的豐富個性。個性化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未來取向。在環藝專業設計領域里,需要大量知識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綜合的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通過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進行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強化練習是培養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的一種培養模式。
首先,從市場反應看,近些年企業普遍反映畢業生實踐能力較差.其次,從學校實踐教學的實際看,目前中國環藝專業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大多仍停留在手繪表現和計算機表現的水平,與設計實踐密切相關的實踐教學(比如工作室教學)十分薄弱,投入不足。所謂實踐課大多停留在上電腦課和參觀建材市場的層次上.而在國外,設計藝術院校非常重視環藝專業設計實踐教學,其中創新教育模式——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創新教育模式的內容和意義
近幾年來工作室興起很快,社會上出現了與環藝專業教育有關的各種類型的工作室,其中有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工作室,政府搭建的平臺,行業學會創建的工作室以及由導師和專家成立的工作室.它們是教學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對常規教學的引申和延續,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體現。建立導師負責制下的工作室教學模式,進行專業課程一體化實訓教學,并結合社會生產實際開展課題項目的設計研究。導師工作室一般由學院提供專業實驗工作室環境,具備一定的研究、設計、開發實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科研工作,學生通過2-3年的基礎平臺訓練后,根據自身的發展條件及社會的需求,選擇進入其工作室。工作室通過各種合作在工作室項目教學中,形式導師負責教授形式內容、繪畫、色彩、創造思維等內容;技術教師負責教授學生技術、手工藝和材料學的內容。工作室教學不僅使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更具應用性和針對性,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多種實習、實訓的環境與內容,提供更多參與應用性課題研究的機會,接觸更多的公司企業,增加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進行選擇的機會和可能,幫助學生較快地找到自己發展的潛力所在,較快地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有意識地按一種理想的人格模型來發展自己。
教師隊伍配置為導師2名+設計總監1名+助教1名,其中:
導師——課程總負責,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制定課程大綱和教學實施方案,對課程進行講解和節奏的調整;
設計總監——提供與課程配套的可操作設計項目,配合導師,完成實際項目的選定、規劃和分配,帶領學生按照公司的步驟完成項目的實際操作;
助教——配合導師和設計總監,輔導并協助學生按照要求完成課題。
以導師個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實踐教學解決了環藝專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難點,在實踐環節上要選擇企業、工廠、設計單位合作,進行模擬或實際的設計——施工——銷售訓練,大幅度增加實踐課時,對于一些抽象的理論概念則放在實踐環節中解決,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領會到理論知識在實踐中轉化的過程,從而理解工作室的課程設置,及培養環藝專業設計人才具有的現實意義。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當然選擇。
三、創新教育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創新教育在于開創環藝專業設計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工作室實踐課程更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不但可以掌握理論,還可以擁有創新能力和較為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走出校園即能在社會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
步入信息時代,大量高新技術的出現,可利用各項高新技術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在教育改革中,以適應時代需要為目標培養國際化的環藝專業設計人才。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通過項目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專題設計討論與開放性教學評價等3個方法進行創新教育探索與實踐。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交替滲透,使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市場、貼近社會,增強實戰能力。
1.開發項目式教學
組織4人為單位的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其中寬松的教學環境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外部條件。從課堂到學術上都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較為寬松的環境,減少指令性課程,縮短學習時數,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支配權,同時,開發項目式教學也是學生市場調研、分析、談論、設計、展示的過程。而其中設計定位與環藝專業設計過程顯得尤其重要。
2.市場調查項目教學
讓學生了解市場動態,了解客戶心理、激發創意及設計新思路。市場調查是學生了解市場,把握市場的唯一途徑。環藝專業設計要求設計師以時代發展為基準,工作室正是要培養學生的設計時代感,而市場調查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學生在此階段,把市場調研作為一個主要課題來做,了解市場的動勢,把握市場的需求。在學習和設計的過程中借鑒各種形式和方法,并在交流中進一步學習。
①分析行業與競爭者
通過識別公司競爭者(行業競爭觀念,市場競爭觀念)——辨別競爭對手的戰略——判定競爭者的目標——評估競爭者的優勢與劣勢——評估競爭者的反應模式——選擇競爭者以便進攻和回避——在顧客導向和競爭者導向中進行平衡。
②分析時尚潮流決定環藝專業風格與流行趨勢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環藝專業流行趨勢預測主要針對國內市場,其影響力更多地局限于環藝專業行業小圈子。但在環藝專業流行趨勢的研究中,要兼顧到國際環藝專業流行趨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國際環藝專業流行趨勢對國內環藝專業流行趨勢影響很大,許多國內環藝專業的流行是受國外環藝專業流行的影響。
③調查新產品發展趨勢情況
這主要是為企業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搜集有關情報,內容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發展情況,消費者對企業新老設計方法的評價以及對其改進的意見等。
④了解消費者需求情況
顧客的需求應該是企業一切活動的中心和出發點,因而調查消費者或用戶的需求,就成了市場調查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1]張一軍.知識經濟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J].浙江工程學院學報,1999(02).
[2]林士蘭,韓存倉.工業造型設計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