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韋雷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七星關區中小學武術健身操開展現狀調查研究
楊韋雷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自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開展武術健身操,我國各省市中小學積極響應,在學校教育者的帶領下,紛紛把武術健身操教授給中小學生。與之前的廣播操相比,武術健身操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是中小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因此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等方法,以畢節市七星關區五所學校為對象,全面調查分析并總結:中小學武術健身操的開展現狀;學生對武術健身操的接受程度;武術健身操的比賽情況;武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武術開展前景。武術健身操在七星關區雖然已經開始被學校關注,但發展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在開展中出現很多問題,整體來看發展并不好。因此,武術健身操的開展應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體育老師教學時應增加武術健身操訓練時間,學校應該把武術健身操列為學生課間活動,增加學生練習武術健身操的時間,激發武術學習興趣。
七星關區 中小學 武術健身操 開展現狀
武術,起源于原始人類生產勞動,歷史悠久,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原始時期開始,技擊貫穿整個武術史始終。武術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有豐富的技擊內容,多樣的運動形式,以達到修身養性、內外兼修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
為了傳承中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武術文化,使學生的課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創編了《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自2010年9月1日起開始在全國各級學校中推廣實施。
我國很多學者對其發展的前景、可行性以及對學生的影響和意義進行研究,總結出武術健身操對于武術文化的發展以及提高學生在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方面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并指出武術明顯有利于少年兒童的生理發育,最重要的是在傳承歷史悠久的武術文化及培養民族精神方面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應加大力度推廣武術健身操在學校的發展。
2.1 武術健身操開展現狀
自教育部創編武術健身操以來,在我國東部及經濟發展快的大城市,受到相關部門及學校的重視,發展較好。但由于畢節市七星關區是西部貧困地區,受地域、文化、交通及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武術健身操的發展不容樂觀。
全國中小學武術健身操總共有四套(每套分九節,每節4×8拍),武術健身操的徒手動作主要以中國武術動作為素材,即“踢、打、摔、拿”,并吸收了中國古代養生動作;運動風格結合武術中長拳的韻律及節奏,從而形成以健身、防身及傳承民族文化三者為一體的一套形神兼備、內外兼修的武術操。
武術健身操結合了學生的身心發育規律,即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社會交流方面的特點,既吸取了廣播體操的動作規格和獨特節奏,又結合了武術的本質攻防技擊。練習武術健身操有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及強身健體的作用,即柔韌性、協調性、精氣神。在畢節市七星關區開展武術健身操,激發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對傳承我國博大精深的武術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為今后武術在畢節市七星關區的發展奠定基礎。通過對畢節市七星關區中小學武術健身操開展現狀調查分析,探究武術健身操的開展狀況、阻礙因素,為今后武術健身操能在七星關區各學校更好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2.1.1 七星關區中小學武術健身操開展情況

表1 武術健身操開展情況

表2 武術健身操比賽情況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武術健身操在七星關區一些學校已經開始開展,但開展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一些學校由于多方面原因都還沒開展,學生的課間活動還是以廣播體操為主,更別說關于武術健身操方面的賽事。這也顯示了七星關區中小學武術健身操起步晚,發展緩慢,應該得到相關部門重視。
從比賽情況來看,有些學校已經組織過相關比賽,以集體、班級之間比賽為主,這對提高學生集體榮譽感有重要作用。沒有單人的比賽形式,另外,這些比賽都是學校內部組織的,沒有校與校之間的比賽,應該適當組織校與校間的比賽,增加各校之間的交流,還能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1.2 師資情況

表3 體育教師專業表
由體育教師專業表可知,體育教師籃球與田徑專業人數最多,兩者共有80%,其他占12%,而武術專業僅有8%。武術教師欠缺,這也說明了學生對武術健身操的學習并不是由專業武術老師所教,而大多是由非專業武術老師所教。武術健身操要得到持續發展,必須有專業的武術老師進行指導。

表4 體育課時表
中小學每周僅有兩節體育課,不管是中學還是小學,武術健身操的學習時間在整個體育課中所占比重低,且有被占課現象,原因主要是很多學校只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而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使很多學生的身體素質急劇下降。從學生現階段的發育特點來看,武術健身操的學習時間少不利于技術的鞏固提高,學生只是大概掌握,應該增加武術健身操學習時間,且嚴格禁止其他老師占用體育上課時間。
2.2 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目的
學生對新鮮事物一般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知識的追求非常強烈,因此,在學習時積極性非常高,上課認真,學習主動,學習效果非常好。武術健身操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新知識,看是廣播體操又不是體操,這樣上課時學生注意力集中,非常希望能學習武術健身操,這也是武術健身操特有的魅力。
2.2.1 學生學習武術健身操的目的

表5 學生學習動機
根據學生學習動機表可以看出,學生學習武術健身操主要是為了健身和防身,武術健身操既有廣播體操的健身價值,又有武術中的防身自衛價值,這是學生關注自身身體素質的重要體現。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重視身體健康。不管是初中生還是小學生,都喜歡運動,這是由他們活潑好動的生理特點決定的。適量運動有助于身體健康,而武術健身操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中小學生適當掌握一些防身自衛技巧也是必要的,但也要區別于電視中夸張的動作,真正的防身動作簡練,攻防兼備。
從表5還可以看出,學生認為課間活動是一種娛樂活動,可以放松緊繃的神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學生感到壓力非常大,主要是學習壓力,他們并不是學習機械,也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這里應該引起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關注。
2.2.2 學生對武術健身操的滿意度

表6 武術健身操滿意度表
從表6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喜歡練習武術健身操,希望通過武術健身操增強體質,提高身體運動能力。當然也有的學生持一般態度甚至不喜歡,他們只是把武術健身操當成一種任務來完成,被動的接受,沒有一點活力。對這部分學生老師要注意及時疏導,爭取讓他們投入到武術健身行列,喜歡運動,喜歡上武術,這有利于傳承我國悠久的武術文化。

表7 學生喜歡運動項目情況調查表
由表7可知,學生比較喜歡球類項目,尤其以籃球為主,而田徑、武術雖然也有學生喜歡,但喜歡的人并不多。這也說明武術要想在中小學發展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喜歡武術,武術注重技法,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我國武術文化的瑰寶,因此應在學生中大力發展。
綜上所述,武術健身操在七星關區中小學開展并不好,甚至有的學校沒有開展,相關部門應該使武術健身操成為學生每天的課間活動,在鏗鏘有力的節奏中和伴隨武術獨特的發聲,使武術健身操成為學校一條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看到學生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看到學生為實現夢想、實現中國夢而努力拼搏、奮勇直前;看到學生天真活潑,陽光可愛的一面。
3.1 結論
(1)中小學武術健身操的開展課時不能滿足教學和訓練的需要,武術健身操課在體育課中所占比重較少,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有的學校甚至還沒開始武術健身操的教學。(2)中小學體育課時少,用來訓練武術健身操的時間更少,2012年10月22日,根據我國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嚴禁學校老師占用學生體育課,七星關區明顯存在教師占用體育課現象。(3)通過調查發現,七星關區中小學嚴重缺乏武術專項老師,很多都是田徑和籃球專項,他們并不能很好的勝任武術健身操教學任務。(4)七星關區武術健身操比賽形式單一,以班級間比賽為主,缺少個人技能比賽,并且學校也只是偶爾舉行比賽,沒有形成規模,武術健身操發展不易。(5)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學習武術健身操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因此很多學生喜歡學習武術健身操,但也有學生對學習武術健身操感覺一般甚至不喜歡。根據學生喜歡的運動情況來看,學生非常喜歡球類運動項目,對武術及其他項目并沒有多大興趣。
3.2 建議
(1)在進行武術健身操教學時,老師應隨時關注學生學習武術健身操的情況,教學時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原則,并且可以從高校聘請專業的武術老師、教練,對校內的體育老師進行專業的武術培訓,提高武術健身操的教學能力。老師應做到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理安排訓練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武術健身操的學習興趣。(2)中小學武術健身操訓練課時少的問題,應該得到學校相關部門重視,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文件精神,禁止其他老師占用體育課,任課老師注意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同時可以把學生課間廣播體操改為武術健身操,增加學生練習武術健身操的時間。(3)武術健身操要在七星關區中小學開展,首先應得到七星關區教育局的支持,把武術健身操列為學校年終考核的一部分,從而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重視武術健身操的開展情況,加大武術健身操宣傳力度,多組織有關武術健身操的比賽,爭取每學期舉行一次,可以增加個人比賽。同時,學校應該對獲獎的師生設置獎項,健全獎勵制度。(4)老師在進行武術健身操教學時,可增加武術內容,如教一些防身的武術動作,另外,武術健身操的練習過程中,結合武術健身操音樂,提高學生學習武術健身操的積極性。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編.中國武術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徐 才.武術學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3]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編.中國武術教程簡編本[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5.
[4]孫永軍. 武術操即將引入學校[J].京華日報,2011.
[5]富嘉貞.關于課間體育活動的研究與建議[J].中國學校體育,2000,3.
[6]梁春雷.試論小學推廣武術操的作用及意義[J].考試周刊,2007.
[7]謝慶偉.中小學武術健身操開展可行性及狀況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06).
[8]林子棵,林云峰.武術操取代廣播操作為課間活動探究[J].參花(下),2013,06.
[9]蔡建豐.運用武術手段對初中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2011.
[10]劉 佳.太倉市武術健身發展現狀調查研究[D]. 蘇州:蘇州大學,201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ushu Fitness Exercises Develop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Qixingguan
Yang Weilei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Wushu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ntent, the study makes it more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need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Wushu teaching methods. This study is mainly on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Wushu teach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Wushu teachers to use teaching methods.
visual communication Wushu teaching
G85
A
2096—1839(2017)8—0071—03
楊韋雷(1994~),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