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為景
摘 要: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理念,更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是一個科學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同時低碳經濟也是一個經濟、社會、環境系統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性問題。筆者從低碳經濟的含義出發,對比研究低碳經濟時代的檔案利用。
關鍵詞:低碳經濟;檔案;利用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在低碳經濟時代談檔案利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 低碳經濟的含義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目前大家普遍認同的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低碳經濟的目標就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低碳經濟時代下檔案利用的意義
檔案作為歷史的記錄,不僅蘊含著大量的知識信息,而且具有展示歷史真貌的功能。對檔案的開發利用可產生一定的效益。檔案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不僅要妥善保管,而且要充分利用。如何才能在保護檔案和保守秘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的功能?就是用全面的觀點、歷史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檔案。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對這一問題的每個方面、每個角度、每個階段的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但是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能源問題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在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中,切實踐行科學發展觀,尊崇綠色GDP價值取向,發展低碳經濟具有強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作為服務于經濟社會建設的檔案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機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當順應形勢主動搶抓低碳經濟時代先機,打造新型低碳檔案事業,將“檔案工作低碳化”作為一個重大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在正確判斷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前提下,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出發,緊密結合檔案工作實際,狠抓檔案征集、保管、利用、辦公等業務基礎,力圖通過創新性地夯實事業基礎來開啟檔案工作的“低碳化”運作。
3 低碳經濟時代的檔案利用
檔案的利用是檔案工作的目的。筆者結合新時期檔案信息的特點分析低碳經濟時代的檔案利用。
(一)檔案利用的特點
1、檔案利用的綜合性
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檔案工作也圍繞這個中心開展各項業務工作,使得檔案館藏門類齊全、結構合理。于是,對于檔案信息開發利用,就不僅局限于單元性的機關工作查考,而是逐漸向教學科研工作、政治宣傳教育、外交活動、軍事斗爭、經濟建設、編史修志、國家管理等多元方面發展,形成多元性與綜合性開發利用趨勢。檔案信息的綜合性特點要求進行檔案的綜合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和浪費。
2、檔案利用多層次性
經濟迅速發展,檔案信息不僅是政治活動的原始記錄信息材料,而且也是經濟活動的信息記錄材料,有的還是國家科學文化信息及教育與科學知識的原始記錄,具有很強的知識性,不應受到過多的政治因素干擾,而應在為更多更廣泛的不同身份的檔案利用對象提供方便上給予政策上和法規上的保證。
3、檔案利用的廣闊性
國家的改革開放、政府職能的轉變、經濟建設的發展,促使社會活動聯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依賴性也越來越大,活動的空間具有跨行業跨系統跨地區等特點,包括境內外的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由此,它們所產生的檔案材料范圍也愈廣泛,信息的聯結性也愈強。同時,計算機等新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運用,使檔案利用逐漸走出狹隘的天地而具有廣闊的空間。
4、檔案利用方式多樣性
檔案利用,除了傳統的閱覽室利用外,還可以實行各種檔案文件匯編、出版發表論文論著、轉讓各種技術文件或專利文件,開展各種科學技術信息咨詢、科技成果展覽會、科技信息發布,以及各種科技信息快報與簡訊等,同時,還可以建立一個單位、一個系統、一個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的檔案目錄中心,并隨著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形成各級檔案信息網絡。另一方面,檔案部門還應有戰略眼光,積極創造條件,加入計算機信息聯網,并通過信息高速公路,實現全世界的檔案信息共享。
(二)低碳經濟時代的檔案利用
1、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
檔案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一種智力資源,它可以產生經濟和社會兩種效益。而社會效益也可以轉化為經濟效益。片面強調其中的一種,或者機械地將二者截然對立起來,都是不明智的。我們應該以努力的、積極的效益觀念去適應新形勢,使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能“并駕齊驅”,使檔案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使檔案事業不僅能適時生存,而且要興旺發展。
2、局部效益與整體效益并重
現在,“大河”與“小河”的關系比喻,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在檔案利用中,當局部效益與整體效益發生沖突時,也要遵循“大河”與“小河”的關系理論,兼顧局部效益與整體效益,而不能強調其一,做到“大河”水滿,“小河”長流。
3、現實效益與長遠效益并重
檔案工作是一項對延續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現在的館藏檔案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財富,而現在的收集歸檔工作也同樣為未來留下豐富的館藏。館藏檔案越豐富、越完整,其效益也將越大。在歷史長河奔流的每一個瞬間,檔案都將產生一定的效益。但這并非說每卷檔案在每個時期都會產生作用大小相同的效益。事實上,在現在有用的檔案,將來未必有用;反之亦然。這就必然產生現實效益與長遠效益的矛盾。我們不能因為某種檔案將來有用、當前無用而摒棄它;也不能因為某種檔案將來無用、現在有用而不重視它。我們應該做到在檔案利用工作中,現實效益與長遠效益并重,而不偏廢其一。
4、注重效益與保守秘密并重
作為一種特殊的知識信息載體,檔案有其特殊性。因此,檔案工作中有其特殊的要求,保守檔案秘密就是其中之一。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勃勃生機,帶來了效益,也帶來了對檔案工作更高的要求。激烈的競爭,特別是國際間的競爭,對保密的要求更高了。我們決不能單純注重經濟效益,只把眼睛盯在“錢”上,只記住“開放”,而忽視保守檔案的秘密。要嚴格執行《檔案法》、《保密法》的規定,該開放的檔案一定要開放,使之產生相應的效益;該保密的檔案一定要保密,絕不能無限制地讓所有人都去利用。該控制到什么范圍、時間、對象,就控制到什么范圍、時間、對象。我們既要有效益觀念,也要有保密意識,效益與保密兼顧,絕不能顧此失彼。
5、注重效益與保護檔案并重
保存檔案是為了利用,但在利用檔案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檔案的保護。檔案是原始的、唯一的、不可再生的資源,維護檔案的完整和安全,是檔案工作者應具有的職業道德,也是檔案用戶應盡的義務。因為,保護檔案也就是維護黨和國家的歷史面目,是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它關系到黨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可謂“一紙重千斤”。利用檔案使之產生效益的同時,不忘保護檔案,使之更好地被子孫后代所利用。
4 結語
總之,建設“低碳”的檔案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我們能夠搶抓機遇,敢于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實踐,就有理由相信在低碳經濟時代背景下,探索檔案工作的“低碳化”新路子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趙建軍 低碳經濟視域下的生態文化建設 林業經濟 2014.
2.龐昌偉 發展低碳經濟 維護生態安全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 2015年第2卷.
3.翁勇青 市場經濟條件下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15年1期.
4.景波 淺談檔案的收集與利用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院報 2015年9月.
5.林金堵 世界將走向“低碳經濟”時代 短評與介紹 2016.
6.周元春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影響因素與對策思考 經濟縱橫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