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近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心已越發聚焦于“教育現代化”之上。以創新驅動推進教育現代化,可以說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有鑒于此,本刊在今年第6期刊發《以創新推動教育現代化》一文,從橫向視角提出,創新推動教育現代化要從教育思想觀念、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體制機制、學校文化等方面銳意創新;緊接著,在第7期刊發《在傳承中創新推進教育現代化》一文,從縱向視角出發,認為推進教育現代化既要根植于已有的教育認知與文化積淀,又要探尋更多的文化共識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并以我省教育總抓手的傳承創新這一宏觀案例凸顯了在傳承中創新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意義與價值。本期,我們則立足于由省到市到縣直至到校的推進教育現代化個案,以“以案說法”的方式給出“創新驅動: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動能”這一論斷的理由。
從省級層面來說,省教育廳提出以“爭先進、當標兵、建高地”為總抓手,通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優質化、多樣化、信息化和國際化“五化一體”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極好地彰顯了創新驅動對于我省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不僅是省級層面如此,市縣層面也是如此。例如,江門市以教育現代化為核心目標,牢牢把握高標準普及15年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兩大重點,立足于學校特色的傳承創新,從2006年開始至今共創建了260多所特色學校,打造了豐富多樣的僑鄉教育新生態;佛山市禪城區從治理體系結構、辦學主體結構、資源配置結構、招生供給結構、服務社會結構五方面入手,以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全新視角回應了教育現代化發展主題;湛江開發區立足于書院傳統、紅色文化、海洋文化、燈塔精神及開發區風范所建構起來的區域性文化立體風貌與精神品質,生成了點燃式引領的“覺民教育”理念,推動了區域教育生態的良性發展;韶關市武江區,倡導各校通過凝練特色教育理念積極推進學校特色建設,構建“校際聯盟體”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式發展,走出了一條立足于學校生長的教育現代化之路。
省級層面是如此,市縣層面也是如此,學校層面還是如此。例如,像一棵樹一樣生長的“賢文化”,滋養著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的現代教育理想;基于“立德創新”宗旨,廣東順德德勝學校以德之核心本性與價值規范來謀劃教育未來并規約教育創新,找到了一條素質教育突圍的新鑰匙;本刊從今年第1期開始持續推出的“‘提升品質 打造品牌南海特色學校建設系列報道”中所展示的學校,它們也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傳承創新學校特色理念,并在特色理念的引領下建構出現代化學校的個性化圖景:石門中學的“立人教育”、石門實驗學校的“揚長教育”、西樵鎮民樂小學的“飛鴻教育”……
行文至此,值得一提的是,本刊本期以專題策劃形式大篇幅報道的第五屆中國南方教育高峰年會,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教育改革發展:理念、問題與路徑”這個主題,深入探討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以及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發展適應、支撐、引領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問題。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