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概況: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教育改革發展
7月15—16日,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南方教育高峰年會在廣州召開。教育部綜合改革司司長劉自成、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鋒,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湯貞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0位知名專家學者、大學校長,兄弟省(區、市)教育研究機構負責人,優秀論文作者代表,廣東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研機構、大中小學負責人,行業企業負責人,廣東省教育廳各處室(單位)和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各機構負責人,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教育改革發展:理念、問題與路徑”這個主題,深入探討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發展適應、支撐、引領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問題。邢鋒主持峰會開幕式。
本屆峰會設有2個綜合論壇和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民辦教育4個平行論壇。
劉自成在主旨演講中認為,廣東作為南方教育高地、改革開放前沿,這些年奮勇爭先,強力改革,成績顯著、特點鮮明。他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在于人才驅動,基礎在于教育驅動。要創新人才培養體制,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書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改革辦學體制、完善管理體制;要深入研究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研究教育與科技的關系,堅持本色、放眼世界,立足當下、著眼長遠;要凝聚智慧,同頻共振研究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發展。
景李虎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緊盯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產業需求和教育事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相互拉動,競相發展的良性機制;二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綜合運用政府、產業、市場、金融等要素,形成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條件和氛圍;三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加快培養創新人才。他強調,要以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優化教育結構,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著力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方位提升教育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能力。
湯貞敏在大會閉幕式中表示,教育要自覺扛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時代旗幟。創新不會從天而降,不會自然生長。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自主創新的源泉。而人才的成長,根本落腳點在教育。教育強,則創新強。要精準切中制約教育改革發展及人才培養創新的問題病理——宏觀上缺乏有利于創新人才孕育成長的土壤與環境,中觀上缺乏有利于創新人才冒尖的管理與制度,微觀上缺乏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自由與空間。要正確把握深化教育改革發展及人才培養創新的總體理念與路徑。充分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把握教育改革發展及人才培養創新是全面的改革發展、全面的創新,是全程的改革發展、全程的創新,是面向世界的改革發展、面向全球的創新。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7月15日下午,第五屆中國南方教育高峰年會平行論壇——職業教育主題研討與焦點對話舉行,廣東省、市職業教育科研機構學者,行業企業專家,以及各職業院校代表,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教育改革發展的理念指引下,圍繞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熱點、難點等相關問題,與會者從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及具體行業的發展情況出發,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共謀職業教育發展的中國道路。
本屆峰會平行論壇分為兩段,第一段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杜怡萍主持。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項極其復雜、龐大的工程,通過職業教育的體制機制變革,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可為廣東省的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撐。廣東技術師范學院院長郭杰在分析廣東省職業教育發展概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如何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郭杰認為,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是必須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二是切實推行教育教學改革;三是加強職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四是積極鼓勵企業深度融合,建立校企結合的長效機制。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孟源北認為,創新發展是未來國家的發展戰略,學校應緊跟國家發展戰略來改革課堂教學,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創新驅動的關鍵在于培養適應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要優化專業群的發展,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介紹了近五年來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的相關內容,指出標準是科學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標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標準,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標準體系的建設,將會引領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和內涵建設?,F代職業教育標準研制路徑有:一是供需調研,明確方向;二是分解能力、突出重點;三是課程轉換、實現對接;四是編寫標準、固化成果;五是開發教材、注重實施。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查吉德提出了治理現代化視角下職業教育政策供給問題的策略:一是厘清政策邊界,正確處理政府、市場、社會和學校的關系;二是明晰政策主體責任,做好政策間的有效銜接;三是推進新型教育智庫建設,提高政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黎國喜以中山市為例,介紹了中山市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措施,提出三個關鍵點: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專業結構布局調整以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
論壇第二段由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正校級督導羅志主持,重點圍繞職業教育應培養適應發展需求的人才以及如何開展校企合作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鵬飛分享了該院“一帶一路”職業教育校企協同走進非洲的經驗。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玉歡分享了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用企業思維管理高職院校帶來的成效以及啟示,認為高職院校創新借鑒并引進現代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創新為驅動,構建有效的管理機制,是提升高職院校綜合實力、增強辦學活力的重要途徑,可以改善高職院校傳統管理的弊端,為高職院校發展注入活力,激發高職院校管理積極性,提高高職院校解決問題的能力。
廣東省物聯網協會教育分會會長、廣東澤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玉琪作“科技賦能·教育創新”主題演講,從企業的角度探討了職業教育的創新,同時指出了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學科系統化與工作實際要求存在偏差;質量監控以投入評價為主,與教育產出聯系比較少;畢業生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行業的創新要求。
江蘇省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所長方建華作了“從能力本位到素質本位——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評價體系構建的理論與實踐”主題演講,指出應正確把握中職教育的本質規律,徹底糾正功利主義、工具主義、科學主義、唯技術主義、一元化的職業教育價值觀,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學生評價的價值理念從“知識本位”“技能本位”“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素質本位”,這是時代的抉擇,更是職業教育的本質追求。
面向未來創新驅動,開展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培養適應發展的人才,是職業教育分論壇的三點共識。此外,本次論壇還進行了兩場精彩紛呈的嘉賓焦點對話,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強烈反響,互動交流環節氣氛非常熱烈。
責任編輯 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