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鋰
在職業教育分論壇上,與會的教育科研機構學者、行業企業專家以及各職業院校代表,圍繞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熱點、難點等相關問題,從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及具體行業的發展情況出發,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共謀職業教育發展的中國道路。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項極其復雜、龐大的工程,通過職業教育的體制機制變革,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可為廣東省的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撐。面向未來創新驅動,開展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培養適應發展的人才,是職業教育分論壇的三點共識。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院長郭杰認為,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是必須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二是切實推行教育教學改革;三是加強職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四是積極鼓勵企業深度融合,建立校企結合的長效機制。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孟源北認為,創新發展是未來國家的發展戰略,學校應緊跟國家發展戰略來改革課堂教學,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創新驅動的關鍵在于培養適應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要優化專業群的發展,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介紹了近五年來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的相關內容,指出標準是科學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標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標準,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標準體系的建設,將會引領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和內涵建設。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查吉德提出了治理現代化視角下職業教育政策供給問題的策略:一是厘清政策邊界,正確處理政府、市場、社會和學校的關系;二是明晰政策主體責任,做好政策間的有效銜接;三是推進新型教育智庫建設,提高政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黎國喜以中山市為例,介紹了中山市推進“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措施,提出三個關鍵點: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專業結構布局調整以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
廣東省物聯網協會教育分會會長、廣東澤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玉琪作“科技賦能·教育創新”主題演講,從企業的角度探討了職業教育的創新,同時指出了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學科系統化與工作實際要求存在偏差;質量監控以投入評價為主,與教育產出聯系比較少;畢業生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行業的創新要求。
江蘇省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所長方建華作了 “從能力本位到素質本位——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評價體系構建的理論與實踐”主題演講,指出應正確把握中職教育的本質規律,徹底糾正功利主義、工具主義、科學主義、唯技術主義、一元化的職業教育價值觀,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學生評價的價值理念從“知識本位”“技能本位”“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素質本位”,這是時代的抉擇,更是職業教育的本質追求。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鵬飛分享了該院“一帶一路”職業教育校企協同走進非洲的經驗,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玉歡分享了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用企業思維管理高職院校帶來的成效以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