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 要:文章探討“互聯網+”新環境下,面向大數據處理、智慧化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的創新。大專院校圖書館只有創新服務模式,才能適應教學、科研的需求,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提供服務。結合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大專院校圖書館用戶及其需求,本文從用戶需求、服務模式、資源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專院校圖書館服務。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大專院校圖書館;服務
二十一世紀是個信息時代。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我國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面貌。圖書館也正面臨著由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進而向未來智慧型圖書館改革與變遷。大專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如何轉型,以適應圖書館功能的轉變,成為當今圖書館發展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1 互聯網+”背景下大專院校圖書館的用戶及其需求
大專院校圖書館肩負著為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職能。圖書館服務的對象主要是研究型讀者和學習型讀者。研究型讀者主要指教師 、科研人員等:學習型讀者主要指在校學生、以及各種短期培訓班的學員等。由于學習層次和目的不同,這兩種讀者有著深淺不同的信息需求。研究型讀者從事的是科研工作。他們需要大量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論文、專著、科研報告等文獻。同時還需要與本學科專業相關的最新學科發展動向、發展趨勢等信息,是一種較高水平的信息需求;學習型讀者的信息需求主要是學科專業教材、教學參考書,以及一些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參考資料。兩者用戶信息需求雖然有不同之處 ,但又有著相同的需求特征 :精品化、個性化、多層次化、及時性。這些特征使得大專院校圖書館要適應當前網絡信息化的社會,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科研等,就要在原有服務的基礎上,從服務模式、資源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
2 加強“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
大專院校圖書館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教師、科研人員、學生以及一些培訓人員,他們即是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者,又是圖書館價值的實現者。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專院校圖書館用戶的信息意識、專業素養以及信息檢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戶不用到圖書館,通過網絡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檢索并使用館藏資源,這就要求圖書館館員有一定的職業專業素養。只有對館員加強“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才能為大專院校用戶提供全面、快捷、優質的服務,并間接地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榜樣。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發人的熱情,對讀者價值和權利的認同。這就要求大專院校圖館館員必須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原則,把讀者滿意當作服務的最高境界。
3 服務模式由被動型向主動型的轉變
大專院校圖書館的讀者在傳統環境下,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一般在于館藏文獻和館舍空間,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只有到圖書館館舍內才能實現,對館員的依賴性很強。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專院校用戶由于信息檢索能力、自我服務意識的增強,不再對館員有強的依賴性。對信息資源的檢索也不再局限于圖書館的資源。面臨網絡信息資源的廣泛性、豐富性,大專院校圖書館以往的被動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大專院校用戶的需求,只有轉變為主動的推送服務模式。才能應對大專院校用戶不斷變化的信息需求,才能更加有序便捷地為用戶提供高效的服務。
4 加強資源建設,創建特色資源庫
大專院校圖書館要進行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必須建立豐富的、方便快捷、具有個性特色的文獻資源數據庫,才能滿足各層次用戶的需求,資源建設要實現由資源單純利用型向資源建設型的轉變。大專院校圖書館的資源主要是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隨著信息載體的多樣化與現代化,大專院校圖書館必須由舊的文獻收藏體制模式轉向以信息傳遞為主的開放網絡體制模式,由以單一的紙質資源收藏為主轉向以開放的電子資源為主。同時,電子資源也需要由單向信息傳遞功能向多維的網絡傳遞功能轉變,向用戶提供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多媒體信息.更好地體現出現代信息技術的速度性、方便性和效益性。紙質資源的采購,可以創建圖書館公共郵箱、在圖書館網站創辦讀者需求欄目等,方便用戶通過網絡推薦或書單形式等推薦書目,切實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購買。由于各大專院校圖書經費有限,可以成立圖書館聯盟,通過網絡實現館際互借,達到資源共享。同時為了方便用戶對館藏紙質資源的檢索,可以建立館藏書目檢索數據庫,將本館傳統手工文獻目錄格式轉換成機讀目錄格式,方便用戶對文獻的簡單了解和借閱。電子資源庫的建設主要是通過購買數字資源庫,如萬方、重慶維普、超星等.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服務、虛擬參考咨詢、網絡資源導航服務、以學科館員為核心的知識導航服務等。同時還可創建個性特色信息服務和特色文獻數據庫。個性特色信息服務,如學科服務平臺,即學科資源和服務的整合平臺,由學科館員為科研用戶提供各種專業資源和服務。特色文獻數據庫是各大專院校圖書館有效地開發館藏資源,展示各館特色,吸引讀者,從而提高圖書館的影響力。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古籍拓片數據庫”、“基因數據庫”:清華大學圖書館的“科技新刊報導數據庫”等。
5 “互聯網+”環境下的館員隊伍的管理與素質提升
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的發展,圖書館應立足自身,提升館員隊伍服務素質,增強館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將館員從傳統的借還工作中解放出來,轉移到信息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和服務的智能化中。
(1)圖書館館員應充分熟悉了解館內的所有資源,為讀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館員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務素質,具備篩選信息資源的能力,同時具有新技術和新多媒體終端的使用能力,為讀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和海量的信息中提供導航服務,并根據自身的學科背景,為讀者提供更加有效和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2)圖書館館員要具有信息資源使用的培訓能力。在“互聯網+”的環境下,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網絡資源浩如煙海,各種應用軟件層出不窮,而讀者獲取信息和使用軟件的能力和水平不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圖書館員應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培訓能力,為讀者開展各種培訓,提高讀者使用各種軟件和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
6 結束語
“互聯網+”環境下大專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既面臨挑戰,又充滿機遇。圖書館應當以用戶的需求為基礎,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專業的館員隊伍,利用新媒體技術不斷提升圖書館服務品質,挖掘圖書館自身的價值和特色,使圖書館在“互聯網+”環境下順利轉型發展,將圖書館建設成為學校的學術交流中心、技術加工中心,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