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目前工程造價相關企業為了提高工程量計算、套價及鋼筋抽取的效率,普遍采用了手算加機算的方式。為了提高中專畢業生的競爭力,適應企業對于中專畢業生機算能力的要求,各大中職院校紛紛開設了工程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培養學生的機算能力。在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教學中,要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切合企業的需求。筆者所在學校已購買了多套廣聯達系列軟件,并開設了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結合筆者的執教經驗,下文對建筑工程造價專業電算化操作課程進行一番探索。
一、背景分析
1.學生就業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中職造價專業的學生,大約有30%的學生進入造價咨詢公司,約30%學生進入施工單位,而有高達25%的學生從事的是建筑行業但是僅與造價部分相關的工作,甚至有些已經脫離了建筑行業。另據調查,學生就業的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比較少。
2.崗位能力需求的現狀
造價咨詢公司的預算員崗位,對學生的軟件電算能力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軟件功能,能快速將復雜圖紙建模,并能輸出準確的工程量。施工企業由于工作內容瑣碎,加上一些小企業不一定配備有算量軟件,對學生的電算能力要求相對低一些,在工作初期學生會使用套價軟件套價,以及能分析計算簡單圖紙即可滿足崗位能力需求。其他的部分就業崗位,甚至是完全不需要用到算量軟件。
部分就業單位對軟件電算能力要求低,并不意味著進入這些單位的學生學造價電算化操作這門課程就沒有意義。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不僅僅是在教學生掌握軟件使用方法,更是一個深入理解圖紙內容的過程,同時也綜合了清單及定額內容的應用,能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總體把握能力。不同的工作崗位對于學生電算化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崗位的能力需求,是目前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常用教學方式及內容的分析
1.傳統講練教學法
傳統講練教學法是當前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講解軟件功能并示范軟件操作方法,學生則根據教師示范操作進一步地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熟悉軟件功能及加強軟件操作能力。
2.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目前較為推崇的特色教學方法,它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進行選擇和組織課程的內容,工作任務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選取或設計,尊重學生的價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聯系實際問題學習,注重對學生的關鍵職業能力的培養。
3.產生的問題
以上兩種教學方式均有各自的優勢,但也有不全面的地方。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例,教師一般會設定一個與工作崗位實際情況相符的任務,然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不僅任務單一,目標也單一。這種一刀切的單一模式,未能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對于專業較強的學生而言,這樣的任務驅動是不錯的激勵方式,但一些專業能力不夠強的學生,很可能會因為任務太難、完成任務遙遙無期而早早地放棄學習。
三、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
1.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簡介
結合以上教學方式的優缺點,筆者采用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該方法將每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均細分為三個層次的訓練,包括:熟悉層次的技能訓練、模擬層次的提升訓練以及高度仿真的實戰訓練。熟悉層次的技能訓練主要是熟悉教學內容,培養基本的專業技能;模擬層次的提升訓練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教學任務及內容,提升專業技能;高度仿真的實戰訓練將專業教學內容整合,模擬實際工作崗位,對工作內容進行仿真訓練,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三個層次的難度及深度逐層遞進,各層次之間環環相扣。每個層次訓練中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及目標,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要求,對應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培養學生實操技能的同時,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實現職業技能的螺旋式提升。該方法充分考慮了學生能力的參差不齊,根據崗位能力的需求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及任務,能最大限度激發各個群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出現知難而退的情況。教師也能根據各個層次的完成情況來判斷學生的真實水平,從而調整訓練任務難度。
2.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比較
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都是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都是屬于開放性教學。
它們的區別主要是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更多地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就業崗位對專業能力的不同要求,提供了階段式訓練方式,給學生設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達到了哪一個層次的能力要求,教師也能清晰地看到學生對各階段訓練內容的掌握程度,判斷學生的整體水平。項目驅動教學法更多的是一刀切地給出一個項目,設置同樣的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差異。因此,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的難度比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要高,教學效果要好,也更好地貫徹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方針政策。
四、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教學實施的探索實踐
軟件操作課程的應用實踐性較強,原有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課程的需求。筆者在調查學生的就業情況,了解造價相關就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后,對造價電算化操作課程的目標及任務進行調整,將以往采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升級為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制定不同難度的訓練模式。
下面以廣聯達BIM土建算量軟件的柱梁板建模為例:
1.熟悉層次的技能訓練
本層次旨在幫助學生熟悉軟件界面,初步掌握軟件基本功能,大致清楚建模的操作流程。筆者準備了一個簡單的示例圖紙作為任務,圖紙包含最基本的柱梁板構件,軸網為簡單的正交軸網。該任務內容簡單易掌握,以此圖紙對學生進行熟悉層次的技能訓練,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使用綜合評價表對學生能力進行評價,同時要求絕大部分學生均能很好地完成本次訓練內容,具體如表1、表2所示:
2.模擬層次的提升訓練
本層次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建模的操作流程。筆者準備了一個稍復雜一點的示例圖紙作為任務,圖紙為多層框架結構,柱梁板構件多,軸網不規則。該任務內容有一定難度,建模量加大,以此圖紙對學生進行模擬層次的提升訓練,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使用綜合評價表對學生能力進行評價,同時要求大部分學生能完成本次訓練內容,具體如表3、表4所示:
3.高度仿真的實戰訓練
本層次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讀實際施工圖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建模速度及準確度,培養學生綜合電算能力。筆者準備了一個復雜的實際施工圖作為任務,圖紙為復雜多層框架結構,軸網不規則,且需繪制輔助軸線;混凝土標號每層均有變化,做法添加更復雜;柱梁板構件多,且存在變截面及標高修改。該任務內容難度及建模量進一步加大,以此圖紙對學生進行高度仿真的實戰訓練,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使用綜合評價表對學生能力進行評價,具體如表5、表6所示:
五、教學成效
1.通過三階段的訓練,并對各階段進行綜合評價,教師能清晰地看到學生對各階段訓練內容的掌握程度,清楚地判斷任課班級學生的綜合電算水平。同時,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水平調整教學任務及難易度,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圖紙,增強了看圖能力,將二維圖紙轉換為三維軟件模型的過程豐富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學生立體地理解了構件的空間扣減關系,能更好地提高手工算量的能力。
3.通過對學生的考核,發現專業基礎課成績差的學生經過訓練也能在軟件電算化課程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對軟件電算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進階式訓練結束后,學生從對造價復雜繁瑣計算的畏懼,最終轉變為對工程量計算的信心。
4.通過三階段的遞進式訓練培養出了一批電算化尖子生,軟件操作能力強。近幾年來我校造價專業學生參加廣聯達公司承辦的各類算量競賽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如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工程算量競賽”中游耿龍、莊澤欣、趙芝偉等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教學實踐證明,造價電算化課程教學中采用核心任務進階式教學方法是符合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基本方針政策的,也符合目前中職造價學生的崗位能力需求的。在以后的教學實踐探索路上,筆者將進一步深入研究造價電算化課程的教學方法,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