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勃霄
“外婆,偶像是什么?”“偶像就是榜樣,是你想成為的人,是那個一直給你力量的人。”“那您的偶像是誰?”“外婆的偶像是雷鋒。”“為什么?”“外婆希望像他那樣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跟大部分零零后不同,我是聽外婆口中雷鋒的故事,伴外婆《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長大的。
外婆是位小學教師,擔任班主任23年,送走十余屆畢業班。退休這么多年,還有很多她的學生們經常來看望,可謂桃李滿天下。其中一個軍人還帶著自己的兒子來,說是讓孩子見見自己的恩師,是老師教育引導他從一個打架大王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國防軍人。有個學生是孤兒,小時候家庭困難,外婆每天偷偷地在那孩子的書包里放一個煮雞蛋,當時生活條件很有限,雞蛋都是憑票供應的,媽媽當時都沒這樣的待遇。外婆在職時,長期在學校義務給學生做飯、蒸飯;有的學生家長因事不在家沒人照顧,外婆便把學生帶回家,輔導學習管吃管住;假日為差生輔導功課,不但不收任何費用還給學生做可口飯菜。
學生們常說外婆愛學生、懂學生,特別注重因人施教,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習興趣,他們的成績、能力、才藝等各方面的發展都要感謝當年老師的啟迪。外婆常說:“我喜歡孩子,自己家就一個,所以把所有的孩子都當做自己家的孩子疼,孩子都貼乎你、親近你,圍著你,這多快樂!”
北方冬天多雪,每年冬天大雪后的清晨,小區單元門外總會出現一位老人的身影,只見她手上拿著鐵鍬,又鏟又撮,旁邊過道上還放著箒把,不時兩樣工具輪換著使用,偶爾微笑著抬頭看著東方泛白的天空,迎著朝陽,在其他人的睡夢中,已經將大家每天必經之路清理干凈。從我記事起,就常常清晨偷偷地爬起來,俯在窗前看,這幅白雪為襯,朝陽為光的圖畫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是在外婆的懷抱中長大的,外婆生活一向節儉,可每隔段時間,外婆就帶著我去個地方送錢,當時我太小,我弄不大明白,后來才知道,那個地方叫郵局,不是送錢,是匯款。外婆在一直默默資助著兩個家庭貧困的孩子讀書。外婆說她做了自己該做的,帶給別人溫暖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喜悅。發自內心的自覺地奉獻、給予、助人,并把它作為快樂,這不就是雷鋒嗎?
2013年,外婆離開了我們。但大雪后的清晨,小區單元門外行人的必經之路仍舊被清掃得干干凈凈;郵局的固定賬戶仍舊會如期匯入助學款。我堅信,雷鋒是偶像,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傳承與發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繼,更需要不斷賦予它不同時代嶄新的意義,讓雷鋒精神成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