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是將圖畫和文字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獨立圖書形式,具有形式的形象性與直觀性、內容的趣味性與啟智性以及結構的連貫性與講述性等特征;小學生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在于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情感智力發展的促進和思維感悟能力的鍛煉;
關鍵詞:繪本閱讀;繪本特性;價值取向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圖畫書),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近年來,作為兒童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閱讀及教學越來越受到小學階段學生和老師的青睞。本文旨在通過對繪本特性的闡釋,探求小學生繪本閱讀的價值所在。
1 繪本的特性
繪本雖然也叫圖畫書或圖畫故事書,卻不等于“有圖畫的書”。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在他的著作《我的圖畫書論》中,用兩個淺顯易懂的公式簡明扼要的指出繪本與插畫書的不同:“文X圖=繪本”、“文+圖=插畫書”。由此可見,繪本不是簡單圖畫與文字的疊加,它以圖為生命,強調圖與文的內在聯系。繪本作為一種獨立的兒童圖書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形式的形象性與美觀性。繪本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符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認知水平。在文字方面,繪本充分考慮孩子的語言習慣,仔細推敲,再三錘煉,使得文字簡煉生動,通俗易懂;在圖畫方面,繪本繪畫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以使得物象形態生動形象。此外繪本精致優美的印刷材質,也使得圖文色彩鮮明協調,緊密搭配,讓人賞心悅目。
內容的啟智性與趣味性。繪本內容的趣味性和啟智性主要體現在故事性上。世界繪本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有講友情的、講親情的、講勇敢的、講生命尊嚴的、講自然和環境的等等,幾乎涵蓋了兒童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但無論哪種題材,繪本大都通過匠心獨運的故事設計,運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或詼諧有趣或夸張形象的手法,將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開發融入他們喜聞樂見的故事繪畫中。
結構的連貫性與講述性。連續性與講述性是繪本圖片所必有的特性。[1]繪本不僅強調書籍自身的完整性(封面、封底、環襯、扉頁、獨頁、跨頁等),更加注重繪畫要前后呼應,圖文合奏,相輔相成,以達到連貫性和“說”故事的效果。
2 小學繪本閱讀教學應有的價值取向
繪本的相關特性使其更加符合兒童認知發展規律,被大多數人認為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今年來,隨著繪本閱讀的普及,繪本教學也逐漸延伸至小學課堂中,備受學生和老師的推崇。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繪本教學活動能夠為他們提供一種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同時繪本教學也是社會、語言、情感、藝術、價值觀領域教育相互滲透、整合的一種有效途徑。[2]由此可見,繪本閱讀教學意義重大。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應堅持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取向。
1.以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為導向。蘇霍姆林斯基說:“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誠然,學習能力的基礎是閱讀能力,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期。“養成了閱讀習慣以及最能享受閱讀樂趣的學生,不一定考試成績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幸福和最具發展潛力的”。[3]繪本以其圖畫文字美觀形象的獨特性,符合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和認知感受,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從而達到從閱讀到“悅讀”的效果,引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這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大有裨益。
2.以促進情感智力發展為目標。繪本教學應有的價值追求,就是引領孩子與繪本對話,與繪本展開心靈的溝通和碰撞,進而領會和感悟繪本故事的真諦,獲得心智的啟迪。[4]繪本魅力在于透過圖畫和文字的交織與互動,圖文并茂地敘述一個個故事,表達特定主題和情感。吸引孩子在繪本瀏覽中品味繪畫的藝術,在多種主題故事中體驗喜怒哀樂的情感,在豐富閱讀中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開闊視野,豐富知識。一些優秀經典的繪本作品,更是有助于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所以在小學繪本教學中,使學生獲得感官享受、心靈愉悅以及精神提升的情感智力,也是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
3.以鍛煉思維感悟能力為原則。繪本閱讀的意義不僅只是單純讓孩子多一些文字和圖畫的感性認知,也要讓學會在圖文共話中讀出故事,啟發想象和思考。幼兒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它是在直觀行動思維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這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想象力與好奇心正處于迅速成長的階段。所以,鑒于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水平,一方面受視覺感受性的影響,小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更加容易被新鮮有趣、生動形象的物象所吸引;另一方面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促發小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的發問、思考和探索。繪本不僅以其精美的畫面,可愛有趣的形象,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能極大的吸引小學生閱讀的興趣,而且繪本中夸張新奇的表現形式,跌宕起伏的情景設計以及圖多文少或只有圖片的大量留白形式等,都為學生閱讀創造了廣闊的思考、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可見,在繪本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感受,去思考和想象,對于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思維感悟能力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向楊西.淺談繪本圖畫的連貫性與講述性[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7(12).
[2]韋冬余,袁燕.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12).
[3]李林山,張曉玲.繪本閱讀教學價值走偏的審視及矯正策略[EB/OL].www.pep.com.cn(人教網),2011-01-24.
[4]白燕.繪本教學的價值取向探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5(12).
作者簡介
顧志輝(1992-),男,漢族,湖北咸寧人,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