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
摘 要 高校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既是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教育公平原則的一件大事,也是維護學校安全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能否做好國家獎助學金的評定工作,使高校學生無助者有助、有助者成才,成為檢驗高校輔導員政治素養、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人結合工作實際案例,淺談對獎助學金評定工作中的分析與總結。
關鍵詞 高校助學金 評定案例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1案例簡介
張某,大一新生,軍訓期間表現良好,得到教官和輔導員的一致認可。在10月份申請國家助學金時,僅提供了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班級評定小組根據同學們提供的申請資料、在校表現和日常生活狀況篩選出部分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張偉沒有被列為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
在那之后,有班干部反映張偉情緒低落,并幾次在班級QQ群中發表過激言論,宣稱“學校不公平”“助學金評定有內幕”,引起班級騷亂,和軍訓期間表現判若兩人。
得知情況后,輔導員第一時間找到張偉,和他進行深入交流。通過多次引導,才得知其父母常年在家務農,無經濟來源,在當地屬于低保戶。沒有在調查表中對家庭情況“全盤托出”的原因是不希望把自己困窘的家庭狀況展現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覺得會被同學恥笑,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2案例分析與處理
2.1案例分析
此案例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和心理問題。
首先,案例中張偉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央16號文件中講到,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涌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都使大學生面臨著多種文化和道德觀念、價值觀的沖擊,文化的多樣性給大學生思想注入了新鮮的元素,同時也使一些學生出現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像張偉這樣價值觀“扭曲”的現象比較普遍。在他看來,家庭經濟困難是一件羞于啟齒的事情,這樣的錯誤認識導致他敏感而又自卑。
其次,農村學生特別是家庭困難學生來到大學的心理不適問題比較普遍。青少年時期學生心理比較敏感、脆弱,面對與別人生活水準和方式、見識眼界等方面的差異,還不具備十分理性的思考能力和堅強意志,容易引發自卑心理。而在校園中遇到問題后又不能很好地自我調節,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最后,張偉孤僻內向,人際交往能力弱,遇到問題不知道向他人求教、求助,而是采取較為過激的方式發泄情緒,輿論導向危及班級團結穩定。在申請國家助學金的時候,沒有及時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導致評定小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判斷偏差,過后在網絡公開場合發表過激言論,制造班級混亂。
案例中的現象多發生在大一新生中,具有代表性。而要解決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堅持資助公平,解決該生的實際困難和心理問題是關鍵。
2.2案例處理
2.2.1深入班級和宿舍,了解情況
為了了解真實、完整的情況,事后我及時找班干部、寢室同學和代課老師,多方面了解張偉的學習、生活狀況。
2.2.2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核實情況
通過和家長電話聯系,進一步得知事實上張偉家中還有弟弟、妹妹均在上學,綜合他前后提供的情況,也就是一家上至年邁的爺爺奶奶,中至病弱的父母,下至他們尚在求學中的兄妹三人,全部沒有穩定經濟來源,張偉第一學年的學費是向親戚借的,屬于他們村的低保戶。在電話中我認真地為家長解讀了國家對于大學生資助的相關政策,希望利用政策來幫助困難的家庭渡過難關。
2.2.3向有關領導反映情況,征求意見
掌握張偉同學的情況后,我及時向系部以及學院資助中心有關領導反映并廣泛聽取意見。由于此次助學金評定還在公示階段,還有機會更換名額。
2.2.4召開評定小組會議,研究問題
緊接著我再次緊急召開了助學金評定小組會議,共同商討研究,對比之前的助學金名額分配情況,將家庭情況困難程度重新排序。
2.2.5與學生談話,鼓勵學生之間互相體諒、友愛
我逐一與之前評定的擬享受助學金的同學談話,鼓勵家庭情況相對稍好的同學發揚風格,體會張偉一家所面臨的困難。同學們得知此事后,爭相表示愿意把資助機會讓給張偉。最后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班級評定小組討論出了新的評定名單。
2.2.6上報相關領導,更改名額,重新公示
我再次向相關領導匯報評定小組對于此事的處理結果,征得同意后再次公示。張偉最終得到了國家特殊經濟困難助學金的名額。
2.2.7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用合理方式解決問題
面對班級輿論壓力,我專門組織召開了“弘揚網絡正能量,維權我有招兒”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采取正當合理方式維護自身享受國家教育和資助的權利,注重在網絡等公開場合的言行。班會后,張偉也在班級QQ群里表示之前言語過激,給班級同學造成了負面影響,向大家道歉。
2.2.8事后心理輔導
做好團體心理輔導工作。一方面肯定和贊揚發揚風格、樂于助人、主動將評選資格謙讓給其他人的學生,還要安撫部分因名額有限而沒有機會評選的學生。通過為這些學生提供校內勤工助學崗位,鼓勵學生申請院級、國家級等其他各類獎助學金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緩解經濟困難的壓力。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受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和回報社會的感恩之心,培養他們積極向上、自尊自信、勤奮自強的生活態度。
針對張偉個人,主要是鼓勵他放下心理包袱,多參加校園活動、學生社團,多與他人交流,懂得利用個人或學校提供的資源來建立自己的心理社會支援體系。并且之后持續對他進行跟蹤輔導。
2.3處理結果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張偉基本擺脫了膽怯、自卑、消極等負面心理,憑借在班干部競選中的出色表現被任命為班級的生活委員,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活躍在班級、校園各項活動中。endprint
3案例思考和工作策略
獎助學金的評定與發放,是我們輔導員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大并且棘手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我對上述案例進行了認真思考,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應對策略:
3.1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是關鍵
認真在學生工作中貫徹落實黨中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要求,通過主題班會、班團活動等形式,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和引導大學生知榮辱,懂是非,辨美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有責任感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學生獎助學金評定工作中,只有學生懂得擺正自力更生和接受資助的關系,才能友愛、誠信,才能保持良好心態,在評估前后不出現惡性爭搶、破壞班級團結的事情,保障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班級團結穩定。
3.2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是核心
3.2.1及時解讀獎、助、貸政策
為保證困難家庭能夠利用好國家扶助政策,幫助貧困家庭減輕負擔,除了在發放入學通知書時附寄國家獎助學金申請政策介紹,防止學生因貧輟學。還要在新生入學甫始,系部舉辦專門宣講會,為學生詳細解讀評定、發放國家獎助學金的政策,讓每個學生心中有數,家庭困難學生就可以為申請國家獎助學金做準備,防止學生因貧失學。
3.2.2積極排查、走訪摸底
國家為幫助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制定了資助政策,能不能把國家的好政策落到實處,把好事辦好,真正做到“讓無助者有助,讓有助者成才”,需要我們在工作中深入實際,深入學生,全方位掌握最真實可靠的學生信息,為獎助學金不偏不倚地評定奠定基礎。
3.2.3嚴格把控程序關
公平公正地把此項工作做好,要求輔導員心無雜念,在評定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把控,做到評定條件公正、評定對象公平、評定過程和結果公開,杜絕徇私舞弊、漏評錯評等現象,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實在在得到資助,完成學業,切實感受到教育的公平性。
3.3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是重要環節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除了需要得到經濟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脫貧”。采取措施增強寒門弟子克服困難、努力拼搏的勇氣,提升自信,擺脫自卑。
3.4輔導員自身建設是堅實保障
作為輔導員我們要有一顆熱切的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面對學生,除了要按照國家資助政策辦事,更重要的是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學會傾聽不同聲音,善于發現、主動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使他們在人生的新階段減少束縛,鵬程展翅,“萬類霜天競自由”。
參考文獻
[1] 孫宏斌.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獎助學金工作[J].網友世界,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