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林
摘 要 打造高效課堂是近年來課改的主旋律。傳統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如何改變這無奈之現實,本文作者為此獻策,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 注重教學方法, 著眼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效開發課程資源。
關鍵詞 認知水平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 能力提高 開發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所謂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指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并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對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進行詳細闡述和說明,希望能給其他語文教學同仁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1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制定的三維目標去設定我們一堂課的標準。但在預設目標的時候,不能機械地去套用標準。應該結合每堂課的具體內容,以過程與方法為主線,然后將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地滲透在其中。三維目標不是三維分立,而是三維統一。當然,能力的目標、情感態度的目標,不是某一節課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在每一節課中有機地滲透?,F在常見的問題是,有些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忽略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例如:有些老師要求學生默讀時,既沒有明確的目標,又缺少方法的指導。實際上語文課程標準針對不同的學段,給我們提出了非常明確的目標。
教師應研讀課程標準,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確立目標,選擇教學方法,提出適合的要求。教師要不斷追求教育的合理性,常常追問自己“我這樣安排教學符合課程標準嗎?”“這樣安排教學符合學生掌握知識和身心發展的規律嗎?”“這些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嗎?”“我要怎樣做才能達到這一目標?”等問題,并將這些觀念運用到教學中去。
2注重教學方法, 著眼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師要深鉆教材,把教材放到學生的整個發展的過程中去看,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著眼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要知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做起:
2.1正確運用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大膽置疑
傳統的教學設計,追求清一色的標準答案。衡量教學成功的標準,是將有問題的教學變成沒問題,讓學生“沒問題”地走出教室。其實知識的價值就在于問題的存在,過去的課堂教學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沒問題”。 對于學生的置疑,老師的態度應該是鼓勵、引導,通過鼓勵使學生從不敢提問到“敢于”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做到“善于”提問。逐步培養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課堂提問是學生和教師的雙向活動,就教師而言,應從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與能力及心理素質水平,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尋求最佳答案,進而獲得新知,提高能力;就學生而言,應是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或課文疑惑之處提出問題,或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期師生共同探討,進而增長知識,開拓思路,培養創新精神。
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征求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的心態和需要,不斷改進教學,課堂上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來解決,不能解決的教師應通過梳理逐步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可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不讓學生置疑,如何引導學生置疑,看起來是一個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問題,其實是一個觀念問題。這意味著教師應重新確立自己的課堂地位和工作角度;教師應開始退出課堂主角,而成為學生的合作者、鼓勵者和引導者。教學過程不僅應從問題開始,而且應以問題為終結。
2.2 課堂上還要注意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
新課程提倡改變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適當的方法,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課堂上既要有動,還要有靜,要動靜結合,放收適度。動的時候動而不亂,靜的時候不顯得沉悶,做到動而有序,不燥不亂。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空間,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2.3 實施多元化的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應是多元化的,而不要僅限于對朗讀的評價上。要通過評價促進語文素養的提高,而不只是提高朗讀水平。評價時不僅是評優劣,還應該評對事物是非觀念的認識。僅停留在“你真棒!”“你不錯!”“你真聰明!”的層次上是不行的,應分層次,重引導,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可采用生評生、生評師、師評生、競賽評等。
3有效開發課程資源
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應是動態的,備課時不僅要關注預設,還要關注生成,抓住課堂上即時生成的東西作為課程資源??梢韵冉M織學生通過自讀、朗讀、默讀、同桌交流等多種方式,經歷了由初步感知到整體感悟的過程。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撥引導品讀一個或幾個自然段,認真研讀,教師又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用一句話寫下自己感悟,并巧妙地引導加之適當的課件和音樂,促使學生在一次次的感情朗讀和動手實踐中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升華。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重新確立課堂觀:教育資源無處不在,稍縱即逝的生成性目標與事先準備的預設性目標同樣重要甚至更為寶貴。關注發展、關注生命比關注預設、關注形式更為重要。新課程的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而不僅僅是優秀教師展示授課技巧的表演場所;應該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離開學生的主體活動,這個時空就會破碎;應該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總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小學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打造高效課堂這一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康馨.淺談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J].新課程教學,2015(06):56.
[2] 趙宇.如何打造靚麗高效的語文課堂[J].教育,2016(08):98-99.
[3] 史曉慧.小議高效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文信息,2016(09):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