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歷史使命,這就需要有一個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目前,黨員黨性教育和培訓的主要渠道是各級黨校,黨校在取得巨大歷史成績時,面對新時期黨員的變化和需求也需要求變求新,積極適應社會需求和黨的要求。
關鍵詞:黨性教育;黨校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黨校會議上講到,“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黨校要有一套檢查的辦法,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也要拿出考核檢驗的辦法,努力使黨校黨性教育不僅能夠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且能夠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黨校作為培訓黨的領導干部的主渠道、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責任重大,應當努力把握黨性教育規律,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和使命,發揮好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切實提升黨性教育的效果,讓學員在黨校的學習經歷,成為他一生記憶深刻的黨性鍛煉體驗;讓學員在黨校黨性鍛煉的收獲,成為他一生彌足珍貴的財富。在新形勢下,黨性教育一定要把握時代特點和干部成長規律,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使黨性教育更有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一,黨校要通過理論教育來夯實黨性修養的根基。2015年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主要任務是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政治上的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可見,理論修養是黨性修養的核心內容,其深度決定著黨性修養的高度。理論武裝是黨性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武器,對黨員的黨性起固本強基作用。新形勢下黨校學員的黨性教育,應當把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相結合,把黨性教育貫穿于理論教學的全過程,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黨校教學的中心內容,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黨校學員。教學力求使理論入心入腦,打牢學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觀念和改進作風的思想理論基礎。
第二,黨校應科學設計載體,提升黨性教育自覺。黨性教育是理論教育也是實踐教育,這就要求黨校需要在黨校課程中進行科學的理論教育武裝,進行嚴格的學員管理,同時需要學員在親身體驗中、在實踐中加強黨性的錘煉養成。面對理論教學,在實踐中的直觀體驗和切身感悟更具有沖擊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各級黨校通過對學員發放的調研問卷統計發現,學員對黨的優良傳統體驗式教育、愛國主義體驗式教育、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具體實例的參觀學習、典型示范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層民情調研等黨性教育實踐載體的效果最為認同。學員們期望能夠更加深入基層,自覺求智于民、問計于民,了解基層實際情況,在教育實踐中磨礪黨性、檢驗黨性、提高黨性。黨校在黨性教育實踐中組織的讀書交流、學員論壇、領導工作經驗交流、教學參觀、黨性分析、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和載體,對于學員黨性修養也具有較好的效果。
應當注意的是,不同的黨性教育活動載體,要根據不同班次學員的特點、教學安排的節奏以及黨性教育的整體設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宜。通過形式多樣的黨性教育活動,使學員身心受到觸動、感動、震撼,能夠有所思、有所悟,看到差距不足,強化敬畏和感恩,自警自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第三,黨校黨性教育課程要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持正面教育就是堅持科學的理論和思想去啟發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效,通過正面教育理清社會中荒謬的、錯誤的、腐朽的思潮和習慣。通過黨史課程和老一輩作風建設課程,運用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的巨大歷史成績和優良家風、工作作風去鼓舞、啟發、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用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影響、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發展成果,要要把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擺在突出位置,精心組織安排,引導學員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提高政治素養、錘煉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
第四,黨校要健全完善黨性教育制度,形成長效機制。黨性教育是一個改造人主觀世界的過程,這就決定了黨性教育不可能是一個短期的過程,也決定了它不僅僅僅是一個部門所能承擔的。要想取得黨性教育的良好效果,各級黨校是主力,責無旁貸,但也需要其他部門的有力配合,形成制度上的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成效。這就需要各部門和黨校進行有效溝通配合,健全和完善黨性教育培訓制度。完善考核制度,相關部門要把黨性教育和培訓作為黨員干部考核評價、培養使用的重要依據。對黨員干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黨性教育的培訓或輪訓,對其中優秀者要記入檔案,進行相應獎勵,反之,則進行處罰。
同時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并在外請優秀社會師資方面做出改革創新。
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各級黨校在黨性教育中,要不斷改革創新和探索黨員黨性教育的新路子,積極適應黨員干部成長規律和黨建的時代要求,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做出黨校應有的突出貢獻。
作者簡介:
王玉國(1978.11— ),男,漢族,籍貫:河南鶴壁,工作單位:中共開封新區工委黨校,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社會學、黨史。endprint